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卜今 《编辑学报》2013,25(6):571-573
随着生物医学领域文献发表量的快速增加,撤稿量也随之增加。本文通过检索PubMed收录的关于中国作者发表文章的撤稿文件,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生物医学领域中国作者撤稿在2005年后进入快速增长,平均撤稿时间为16.55月,撤稿主要集中在影响因子为0~3的期刊(58.9%)。2)撤稿原因分别为重复发表或抄袭(40%),科学错误(15%),作者署名或版权问题(8%),伪造数据或怀疑伪造数据(5%)。3)因科学错误、重复发表或抄袭、伪造数据或怀疑伪造数据而撤稿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非SCI给出不详撤稿信息的比例明显高于SCI期刊(P<0.05)。撤稿行为是对缺陷科学结论纠错的有效措施,从PubMed收录的对中国作者的撤稿声明分析中可以发现某些中国作者科学失范行为的模式,以及科技期刊编辑部对待撤稿的态度,并可借鉴经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国内期刊出版环境的净化。  相似文献   

2.
叶青 《编辑学报》2021,33(1):37-41
近年来,随着学术不端行为导致的撤稿事件频发,撤稿声明在中国SCI期刊上发表的数量也日渐增长.越来越多的期刊需要处理疑似学术不端行为稿件的撤稿事宜,编辑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通过对2016-2020年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收录的中国SCI期刊(不含港澳台地区)刊发的撤稿声明进行调查,记录并分析了相关撤稿声明的信息,包括发表的期刊、期刊所属学科、发表时间及卷期号、题目、类型、被撤稿论文发表时间及其撤稿后的引用情况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SCI期刊的撤稿声明发文规范整体良好,但还有许多不足,期刊编辑部需要进一步提高撤稿意识、完善撤稿机制、规范撤稿要求,接轨国际标准,从而保证刊发论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维护期刊的学术声誉,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著名的摘要和引文数据库Scopus中检索2015-2017年医学领域国际期刊的撤稿声明,收集并分析撤稿声明中的相关信息.检索后共获得1 015篇针对已发表正式论文的撤稿声明,声明数量逐年减少.发表撤稿声明较多的期刊,普遍质量不高,撤稿数量和期刊影响因子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从Scopus上可以获得能提供有效撤稿相关信息的声明摘要共409篇,涉及文章419篇,学术不端是撤稿的主要原因,占所有撤稿原因的46.8%.撤稿文章来自38个国家,其中数量最多的为中国(97篇)、美国(95篇)、伊朗(53篇)、日本(28篇)、印度(22篇)、英国(14篇)、韩国(11篇).几乎所有国家的撤稿原因中都包括学术不端或重复发表.撤稿声明时滞为0~26年,中位数2年,平均值3.3年.学术不端的撤稿时滞中位数为3年,重复发表的撤稿时滞中位数为1年.  相似文献   

4.
董敏  刘雪梅 《编辑学报》2019,31(3):297-300
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13—2018年被撤销的中文科技论文,统计被撤销论文的基本信息(发表期刊、论文题名、发表时间及卷期号、撤销时间、撤稿方、撤稿原因、编辑部处理方法及撤销后的引用情况等),调查我国中文科技论文被撤销的情况及撤销后论文继续被收录和引用的情况。共205篇被撤销科技论文纳入研究,涉及145种期刊。184篇(89.8%)来自自然科学类期刊;撤稿时滞为1~145个月;著作权、知识产权纠纷是撤稿最主要的原因;撤稿声明发布后还有59篇论文可以在数据库中在线阅读和下载全文,其中31篇论文依然被其他学者引用。结果表明期刊及相关学术机构应加强学术不端的审查和宣传,规范撤稿机制及流程。  相似文献   

5.
出版伦理是出版工作在社会任务和责任方面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撤稿在学术期刊中较为常见,撤稿原因也较为复杂,既有作者原因,也有编辑和期刊的原因.若在撤稿原因表述、撤稿判定标准、重复发表的处理、重复发表且学术不端的处理方面存在不妥,则容易导致撤稿的出版伦理问题.为有效地解决上述伦理问题,应规范撤稿流程,合理表述撤稿原因,完善撤稿判定标准,做好重复发表的谨慎处理,为营造健康、有序的期刊出版环境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6.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出版前作者撤稿的152篇论文为研究对象,调查稿件的处理过程,通过邮件、电话回访以及追溯撤稿论文的发表情况,分析撤稿原因,发现一稿多投、期刊出版时滞和审稿周期过长、试验数据及处理问题、无法完成修改、导师不同意发表是出版前撤稿的主要原因,其中一稿多投是首要原因.要防范出版前作者撤稿,需要从法律和诚信建设方面规范作者和编辑的行为,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从服务作者的角度缩短审稿周期,发挥网络出版优势,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抵制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中国知网和中文期刊学术平台综合检索撤稿声明,统计论文撤稿原因及撤稿声明刊登后的被引频次,比较2个数据库对撤稿论文的处理情况,检索撤稿论文在网络平台和期刊官网中的状态,并对施引文献的引用态度进行分析,以期从施引期刊、数据库、施引者等角度分析撤稿论文被引的原因,并提出应对对策。结果发现,撤稿论文所涉主题关注度较高、施引者引用不当、施引期刊难以把握撤稿论文的被引、数据库间撤稿流程存在差异是撤稿论文被引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提升作者科研数据管理意识,引入全文本引文分析,判断撤稿论文被引用的学术价值,加强各环节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管力度,规范数据库间撤稿流程和网络平台、期刊官网撤稿要求。  相似文献   

8.
声明     
正本刊编辑部近来陆续发现有作者存在一稿多投的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编辑程序,浪费有限的学术资源,故特作如下声明:一、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必须为原创作品,禁止一稿多投、剽窃抄袭、重复发表等现象。二、在本刊规定的审稿期限内,凡有一稿多投、剽窃抄袭、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即予撤稿;如已刊发,则公开列名通报,并给予当事人三年内不接受投稿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影响科技论文发表周期的原因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的发表周期是指从收稿日期至出版日期之间的时间。发表周期的长短,事关作者权益,涉及读者需求,影响期刊本身的信誉与效益。中国科学院“八五”期间自然科学期刊发展计划中,要求大部分期刊的发表周期不超过10个月,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因此,针对录用稿件的大量积压,科技论文发表周期过长这个问题,笔者试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影响发表周期的主要原因1.稿件在编辑部停留时间长当来稿中满足出版要求的稿件数量大于期刊容量时,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为尊重作者的选择,保护作者投稿积极性,把暂时不能刊出的稿件留存编辑部,串至下期发表。这样,依次下串,旧稿挤新稿,积存稿件越来越多,发表周期愈来愈长。现在虽有部分期刊在征稿启示中自行规定:自收稿之日起3个月或半年内未收到编辑部的录用通知单或退稿通知单,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刊物投稿。但实际处理稿件时间多在半年以上,更多的则是“石沉大海”、“黄鹤一去不复返”。2.时间制约发表周期尽管编辑部对专家提出了限定的审稿时间,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审稿专家确定后,总会有相当数量的审稿意见和稿件不能按期返回编辑部。一般情况,根据笔者的经验,编辑部规定每位审稿专家的审稿时间:校内专家以15...  相似文献   

10.
郑晓梅 《编辑学报》2019,31(1):40-40
近年来,中国论文大规模撤稿事件屡次爆发。本文通过检索2008—2017年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录的论文,对SCI-E收录的论文撤稿概况及中国作者撤稿论文的逐年变化、撤稿原因、来源期刊、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学科分区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撤稿时滞及撤稿事件背后的原因、意义和影响,并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下同行评议制度的完善和期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近年来,“终身教育”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广大民众对知识更新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日渐强烈,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当代博物馆认识到这一社会需求的变化,着手组织社会教育色彩更为鲜明的展览,形成了博物馆中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博物馆教育性展览。怎样认识博物馆教育性展览的特点?怎样发挥博物馆教育性展览的作用?怎样满足观众的学习要求和获得积极的教育效果?笔者试图从观众学习的角度,从获取积极的博物馆教育效果出发来讨论这些问题。宣示性、欣赏性和教育性展览依据展览目的、主题展现方式、观众参观行为等条…  相似文献   

17.
18.
We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automatically identifying sentences in different MEDLINE abstracts that are related in meaning. We compared traditional vector space models with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for detecting relatedness, and found that machine learning was superior. The Huber method, a variant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which minimizes the modified Huber loss function, achieves 73% precision when the score cutoff is set high enough to identify about one related sentence per abstract on average. We illustrate how an abstract viewed in PubMed might be modified to present the related sentences found in other abstracts by this automatic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