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结合媒体融合时代背景,总结了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出版的形态主要有建立独立网站、手持移动终端应用、有效利用数据库系统,并分析了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出版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形似"而不是"神似",科技期刊经营理念落后,数字化出版人才缺乏。提出从生产技术、内容呈现、传播方式三个方面加强科技期刊媒体融合,从而增强科技期刊的传播效果,提高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融合新闻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融合新闻"研究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越来越注重解决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本文对融合新闻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融合新闻“研究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越来越注重解决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本文对融合新闻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融合新闻“研究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越来越注重解决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本文对融合新闻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出版工作是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科技期刊作为促进科学知识传播、展示科学研究成果、提高学术话语权的重要媒介,有必要加强党对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直接领导,促进科技期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发展。本文分析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存在的问题,并以笔者工作的农业科技期刊为例,提出强化意识引领、创新工作形式、织密组织机制及盘活人才资源等农业科技期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是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和科技成果传播的重要媒介,提升其传播力和影响力对加强学术交流与科技信息传播,增强我国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要从转变办刊理念、优化编委会和编辑人员构成、弥补专业空白化等宏观层面,以及精心策划专栏和专辑、丰富论文类型和语种等内容层面进行改革,还要从纸质出版向刊网融合出版形式转变,通过网络出版、域出版等形式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实现全媒体出版,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而提升全球学术交流话语权和学术评价主导权,服务科技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文章从用户视角重新审视媒介融合,以期丰富该领域的理论脉络。文章立足于用户的媒介融合实践,将其划分为打包式融合、参与式融合以及嵌入式融合三个维度,分别从媒介消费层面、内容生产层面以及日常生活层面阐释了用户的媒介融合实践,通过对用户媒介使用行为的分析,或能为媒介融合进程的发展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选取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工具,以2000-2011年11年间国内发表的有关媒介融合的922篇期刊论文为分析数据,从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来源分布、作者分布三个角度分析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的现状,为其今后的进一步实践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4,(12):78-80
媒介融合改变了报业的生态环境,从技术层面看,媒介融合本质上是基于技术的融合;从经济层面看,媒介融合使得单一的媒体形态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基于媒介融合的媒体一体化正成为媒介发展的新趋势。虽然报业从技术、内容、产业形态上积极探索媒介融合之路,但仍面临融合的空心化,缺乏创新性,缺少科学谋划等问题,亟需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从出版媒介的改变、编辑素质和能力要求提升,阐述了媒体融合时代科技期刊编辑转型必要性。提出了媒体融合时代科技期刊编辑转型的策略和方向,从编辑和作者关系构建的特征以及方式,简单探讨了科技期刊编辑和作者关系发展,希望以此推进媒体融合时代下科技期刊编辑转型。  相似文献   

11.
孔薇 《编辑学报》2020,32(6):611-614
全媒体战略构想正朝着更广范围和更深层面加速推进,为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内容建设、用户体系、平台搭建和人才资源4个层面构建了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并从不同维度对科技期刊大众传播进行理性审视。融媒体时代的科技期刊应在专业化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聚集和整合内容资源,在专业传播与大众传播之间寻求发展策略的平衡,不断提升科技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2.
李岚 《视听界》2014,(4):36-40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电的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这是一场剑指全媒体的生态式改革。本文从国家政策的层面,分析了广电转企改制、打造市场主体的体制机制变革;从业务流程再造与机构重组角度,探讨融合媒体机制;借鉴互联网产业经验与互联网思维,激发广电内容生产机制的革新;通过产业架构与跨界整合的探索,创新广电产业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3.
雷雪 《编辑学报》2022,(6):662-667
预印本是开放科学环境下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预印本发展对学术出版体系的积极作用,归纳了现行的科技期刊预印本政策,以及设立预印本编辑、将论文同行评审与预印本开放评论相结合等创新实践;探讨了预印本与科技期刊的融合出版流程,以及预印本平台与单刊建立合作关系、科技期刊出版商开辟预印本专区等融合发展模式。在上述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预印本与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快预印本相关政策制定、建立预印本与科技期刊平台的互通互联机制、推进同行评审与开放评论相结合的论文审查模式应用等,以期促进新型学术出版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工具,以2000-2012年13年间国内发表的有关媒介融合的1243篇期刊论文为分析数据,从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来源分布、作者分布三个角度分析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的现状,为今后的进一步实践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费瑞波 《出版科学》2018,26(1):56-59
出版产业融合创新是我国现代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而价值创造是出版产业融合的动力源泉.文章分析了我国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出版产业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阐述了出版产业融合创新的价值创造过程,并对我国现代出版产业融合创新的路径提供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杭敏  王兵 《新闻战线》2023,(17):36-39
我国主流媒体客户端建设经历了早期尝试、快速转型、深度融合等三个发展阶段后,愈发注重凸显效率和差异化运营。主流媒体客户端的转型,从组织层面来看,需要从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层面进一步探索出新;从产业层面来看,需要进一步整合,提高整体应用率,以实现媒体融合全局中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丛艳娟  吉国明 《编辑学报》2019,31(5):531-534
为了适应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加快期刊的融合速度,以陕西省8种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为例,给出了科技期刊具体的融合方法。对科技期刊的融合背景和影响科技期刊融合的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编辑人员整合、编校共享平台、整体宣传和数字化运营等方面展开论述。认为要想取得真正的融合效果,需要对期刊进行定位,挖掘期刊特色,形成期刊风格,还要充分利用期刊编委和审稿专家的人脉资源。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12):72-77
步入"十二五"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加速发展,然而,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滞后造成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的"勉强"和"稚嫩",因此,如何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开辟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新格局,已成为文化体制改革推向深入必须回答的重要时代课题。本文在剖析我国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重要意义、基本态势及其中存在的各种管理体制与机制障碍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了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的战略选择,并进一步从宏观管理模式创新、文化法制建设、健全文化发展政策、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3,(3):61-66
三网融合并非三网合一,也不仅仅是三网在技术层面上的融合,更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融合,尤其是适应各国国情的政策的融合。我国三网融合从概念提出至今已有十余年之久。它虽已成为国际发展的主流趋势,但在我国进程相当缓慢。本文首先回顾三网融合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总结监管政策不到位是我国融合产业发展缓慢的首要原因。从分析韩国IPTV发展历程中获得对我国三网融合监管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别从渠道融合、内容融合与受众融合三方面探讨了新浪微电台的融合策略,分析了其跨平台、多形态、参与式的传播方式在"微时代"背景下的竞争优势,并从内容创新和平台建设两方面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针对实践层面探析了延伸广播产业价值链和增强广播用户体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