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艾 《新闻知识》2012,(7):54-56
伴随着城市的变迁与传播技术的变革,城市媒体呈现出数字化、多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城市媒体具有传播迅速、信息海量和用户互动等特点,因而在构建城市文化、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公共文化信息服务视角,梳理了城市新媒体的多元形态,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新媒体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薛峰 《新闻战线》2015,(5):207-208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世界丰富多彩,许多关于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新概念、新渠道也越来越多地涌现在大众眼前。面对新媒体环境的变化,体育文化的传播也出现了崭新的渠道,因此,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如何让体育文化的传播顺应新媒体的特征,引起大众的关注,加强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度和广度,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互联网的出现创造了一个更广阔的信息收集平台,极大地改变了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因此媒体的  相似文献   

3.
正在新媒体环境下,群众对于信息的接收方式呈现出性化、多样化等特点。体育文化传播应顺应这种新形势,努力调整自身的传播策略,在内容、形式等各方面实行改革,应用多媒体之间的协作互动以提高体育文化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各种自媒体和新媒体如雨后春笋,作为传播体育新闻的体育媒体也同样面临着由传统媒体方式向新媒体方向转型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实现新媒体与体育新闻传播的有效融合,是体育媒体人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目前,新媒体与体育所组成的跨媒体融合成为体育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影响下,新媒体已经走进体育传播的每个角落。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尤其是利用电视媒体的丰富资源,与体育新媒体进行配合、协助,建立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平台,引领了中国体育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在大型体育赛事中,体育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新闻报道和经营能  相似文献   

6.
手机媒体、互联网、数字媒体的发展意味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时代改变了大众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方式,以山西这一特定区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总和为核心的三晋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也必然发生改变。本文探讨新媒体时代背景中对三晋文化传播的策略:增加三晋文化传播的形式,以博客、播客、BBS论坛、微信公众号、手机APP为多种形式,实现全媒体空间的立体式、交互式、开放式传播;增强三晋文化传播的趣味性,以互联网环境为传播机制,要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必须在网站制作、程序创作的过程中,增强观赏性、审美性与趣味性;同时增强三晋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在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是主要的受众群体,接受对象发生改变后,要有效针对青年群体进行自媒体方式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媒体以其互动性、及时性、便捷性、海量信息等特点,迅速展现了其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独特优势。本文以国内外档案部门利用新媒体开展档案文化传播的经验和做法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档案文化传播与新媒体方面的可融性及可鉴性,学习和领悟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方式手段和发展方向,了解新媒体受众群捕获、消化信息的习惯,培养档案工作者在传播优秀文化实践上的主动意识。一、新媒体概述"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40多年前。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大部分受众的认可,但是,现今很多人喜欢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却鲜有人研究将多种传播媒介相融合,从而产生一种新的传播形式,称为"融媒体",继承传统媒体传播的"质",发扬快速高效的新型传播的"量",在给受众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能使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核心职能,最重要的是摆脱传统媒体刻板、效率低、新兴媒体传播"短保质期"的尴尬局面。本文提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创新与融合的发展方式,形成传播速度快,内容互动性强,范围广,低成本"融媒体"会成为多种媒体传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传统媒体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转型是必由之路,与新媒体的充分融合更是当务之急。如何巩固传播公信力优势并释放品牌张力呢?为让传统媒体的传播力量在移动互联时代仍然能够焕发勃勃生机,保有较强的传媒竞争力,本文提出"以构建龙江网络问政平台为契机,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发展策略,并对项目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进行一系列设计。  相似文献   

10.
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对文化消费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融合背景下,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呈现出交互影响的嬗变轨迹,使纸质阅读和屏幕阅读成为信息认知的重要方式.文章从跨媒体传播角度,以阅读文化变迁为基点,探讨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的内在肌理和新媒体传播规律时文化消费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刘钊 《出版科学》2015,23(2):34-37
融媒体文化的出现,重构着传媒业的传播特质和编辑思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后呈现贴近受众、微传播、用户生产内容、碎片化、平台化等发展趋势.编辑在融媒体传播视域下,应建立跨媒体、以受众为本和出版人的传播意识,深入挖掘新媒体大数据,实现媒体融合的划时代传播.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媒体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传播者与受众混为一体,新旧媒体走向了深度融合。新媒体以崭新的姿态倍受公众欢迎,人们渐渐地冷落了传统文化,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存在严重的民族价值取向问题,由于西方文化不断渗入中国。因此,本文通过介绍融媒体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分析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最后研究融媒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对文化消费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融合背景下,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呈现出交互影响的嬗变轨迹,使纸质阅读和屏幕阅读成为信息认知的重要方式.本文从跨媒体传播角度,以阅读文化变迁为基点,探讨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的内在肌理和新媒体传播规律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传媒事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不仅在基于文化传播的背景下积极寻求文化传播的广泛价值,更是在现代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前提下完善现代的文化信息传播机制,保障民族文化的传播的广泛性.伴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快速的发展,现代化的新媒体建设不仅要考虑信息传播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还要在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详细的考虑现代民族文化对新媒体信息体系建设的影响,充分保障民族优秀文化通过新媒体机制积极的传播.下面本文就民族文化对新媒体内容建设的影响作出详细的分析,对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机制的建设作出探讨,旨在促进民族文化通过现代新媒体平台积极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便携终端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新媒体发展迅速,改变了信息传播与交流的结构、模式甚至习惯,使传统媒体由开始的不以为然到不得不冷静地审视自己并积极采取措施以有效应对。广播的伴随性和即时性使其与新媒体的融合变得更简单、更便利。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签,媒体则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互联网、网络电视、手机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文化传播呈现出新的传播特点,在这样一个开放性传播平台上,传播范式也面临着新媒体元素的重新润色。本文试图从视觉传播效果入手,阐述在新媒体语境中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如冰 《传媒》2019,(14):60-61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当下不同媒介间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形态有了更多的跨界和融合,使媒介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元媒介”的特征,即不同媒介间的内容生产更加丰富多彩,传播形态更加智能化、多样化、便捷化。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有机结合,方便了受众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由此可见,媒介融合不仅深度改变了受众的交往方式、信息接收和认知方式,还为新旧媒体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的创新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8.
数字媒体是新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发展的产物,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数字媒体具有更广泛的受众覆盖面、更高的开放性以及更便利的交互模式,因此也是现代社会最高效的传播工具。随着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同步发展,传统音乐文化的地位受到严重冲击,文化传播与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而融合媒体正是最优的传播手段。本文以传统民族音乐传播为例,探讨融合媒体技术在音乐文化传播中的优势与特点,并讨论有效利用融合数字媒体技术开展民族音乐传播的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在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对于传媒市场格局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提高对新媒体传播规律的深入了解及信息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与新媒体实现融合是发展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针对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及其与新闻编辑的融合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提出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切入点,对于促进广电媒体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融媒体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创新的路径,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面临着创新,改变了新闻传播和用户的关系,融媒体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创新的媒介,创新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内容.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创新路径创新后表现出很多优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积极融合起来,创新了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也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本文中比较了新媒体与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