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邰克锋 《大观周刊》2012,(33):11-11
爱真理意味着接受空虚,继之接受虚空,继之接受死亡。真理是同死亡在一起的。初读之时隐约记得,只要孜孜不倦的努力,终有一天你会进入这个天才所特有的领域一真理王国。薇依的一生是行动的一生,她厉行着哲学的每一步道路,她渴望真理企及真理,没有谁能像她这样果敢弃绝的,在信仰的驱使下,在真理的道路上前进着,或许是匍匐的,这样的重负带给我们的是遥不可及的敬畏。韦伊像天空一道亮闪的星,带给我们企及上帝的信仰,带给我们追求真理的勇气,在生这一道路上告诉我们人之信仰为之所受。重负之下彰显的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2.
19世纪,巴黎的"Arcade"即拱廊街可以说是产业革命与建筑技术卓越发展结为一体的产物,也是欧洲城市商业空间的原型和精神。后来,在资本主义的渗透下以大规模的购物广场为代替的商业空间里只有消费,没有如前的艺术空间。在机械复制普遍的新的社会里,在资本主义支配下的人们要重新感觉到以"产品"为代表的艺术中的新的灵韵。而且在资本主义的渗透下,人们的消费可能不再是自觉地、主动地展开。不论是在享受大众文化的过程中,还是在网络空间中的生活里,人们都无意识地受到资本主义的操作。  相似文献   

3.
一、新媒体背景下知识获取方式的转变 1.知识获取内容和渠道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形态多种多样.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手机短信、触摸媒体、宽带网络等,它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多媒体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手段,文字、图片、音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交叉组合.使得内容组合和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新媒体获得相关知识.不再局’限于以往从课堂和书本获取为主的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4.
寒冬时节,手中这本《好品格决定好未来》的新书,令我有"雪中得炭"的惊喜。作为三岁孩子的妈妈,最近一年里越发体验到女儿带给我的全新挑战:精灵调皮、依赖与反叛。一直以来,尽管有若干育儿书本和论坛在向我传授各种理论和经验,可是当家中那位可爱的小朋友"魔鬼"起来时.  相似文献   

5.
孙犁既是一位文学宗师,又是一位学术大师,他的阅读观可以概括为:"我的精神支柱是书本","有些余力就只好爱爱书吧","读书杂一些","择善而从","读书总是带有时代特点","读书应道首先得其大旨","抄一次比读十次都有效","图书馆使我眼界大开","把文化带给劳动人民"等。  相似文献   

6.
《传媒》2014,(7)
正"创新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改变是我们优质服务的实践。留下您有观点的态度,有态度的观点,就来——@天空之熊:2014年,最火的词之一就是自媒体。在自媒体浪潮下,作为信息中介的传统媒体机构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传播渠道,其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都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现在人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和消费者,商业价值来自于每一个自媒体。在一个广泛意义的自媒体生态圈中,平台和联盟等组织被极度弱化。  相似文献   

7.
魏敏 《新闻世界》2020,(2):43-48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启了融合发展时代,媒体深度融合重塑了媒体业态和格局,进入了融媒体或全媒体时代。这种新媒体直接引发了数字阅读、移动阅读和智能阅读革命,并融合演变为一场深刻的阅读革命。这场阅读革命正在改变着我们的阅读理念、习惯和行为,从媒体读者到信息用户,从平面阅读到立体感知,从信息利用到数据分析,从知识服务到智慧服务,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而深邃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8.
杨丽君 《今传媒》2016,(2):34-35
当前社会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便捷的网络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利用社交软件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布消息的主体不再限制于媒体单位.无论是谁,只要可以使用社交网络,都能够成为自媒体时代的"新闻发言人".因此,在自媒体时代,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缺乏真实度和合法性的界定,很容易造成新闻侵权;再加上其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对自媒体时代信息来源和新闻侵权的立法工作需要用新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自去年年初以来,中国社会从来没有经历这样密集的自然、社会和政治波折,也从来没有受到国外媒体如此高度的关注和报道。不论我们对此感受如何,在一个全球化时代里.这些关注和报道都在直接影响我们国家软实力的标志之一——中国的海外国家形象。总结去年以来的经验可以发现,开放和透明,是中国提升自己海外国家形象的关键。这一点,在“7·5”乌鲁木齐暴力事件中被再次证明是真理。  相似文献   

10.
社交媒体上的疗愈视频日益流行,这类视频不仅带给受众类似"奇怪的满足感"的审美感受,而且引发学界对社交媒体上的审美范畴迷因进行反思.文章用康德美学理论和网络观察法来探讨这些图像的观看与延伸轨迹,试图在类似转发、点赞等假定被动性过程中恢复受众的审美判断能力.审美判断不仅是社会关系的日常碎片,还是基于互动形成和转化为群体判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审美范畴迷因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分享,而是一个由共享观点、实践和处理世界的方式组成的波动聚合体,揭示了审美范畴迷因的贡献者无意中参与了一个检验美学理论原理的哲学项目.  相似文献   

11.
广告是什么,"她"能给我带来什么——20年前,我不知道。就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却已把我们合为一体,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如此清晰的印记。"她"的莫测带给我夙兴夜寐的辛苦,"她"的压力带给我辗转反侧的思虑,有时想想,没有"她"的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历程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尤其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信息技术带给我们应接不暇的全新体验。人们的信息获取途径呈现多元化趋势,图书馆已不再是获取知识信息的首选途径,各类型图书馆的读者入馆率和网  相似文献   

13.
当代知识观     
《"知识就是力量"吗?》争鸣之十三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ispower)中的"力量"(power)具有多义性,培根这个命题在当代哲学中得到了新的解释.培根把知识看做服从自然,即驿自然的本质和原因的正确认识,因此知识或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什么是真理并不服从人的欲望。尼采在更广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我们暂且称之为"权力"--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知识观。他把权力看成整个世界的本质,断言"这个世界就是权力意志,你自己也是这个权力意志"。一切有机物、无机物却是权力意志。物理的世界是动量,动量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是权力意志。…  相似文献   

14.
<正>"当技术已经起决定作用时,很多人还在大谈内容为王、营销为王,但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些都不能为王了。"传媒的本质不再是内容供应商,而是传媒行为的供应商当全世界人民都可能供应内容时,我们要供应行为。数据驱动行为,不驱动内容,而数据驱动行为,数据即知识,而知识产生行为,这是人性的要求。于很多传媒组织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颠覆。在不同的时代,我们有不同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山不再是那个山,路也不再是那个路。新的世纪,新的变化,正刷新着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带给我们新的视野,新的概念。同理,新闻报道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列宁极其重视图书资料的收藏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知道,列宁曾经说:“要理智地、自觉地、有效地投身于革命,就必须学习”;“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列宁一生的伟大实践告诉我们,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用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武装自己的头脑,有效地进行斗争和科学研究活动,列宁同志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爱书如命,一生都没有离开过书本。所以列宁同志极其重视图书资料的收藏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陈力丹 《新闻界》2012,(12):70-73
我国近邻缅甸的新闻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2012年6月1日,缅甸新闻审查与注册局局长廷瑞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从本月底开始,将不再有新闻审查,本地期刊和杂志也不再受监察。"他还说:"与其说是我们准备好了,不如说是时间到了。当我们的国会和政府都在赶民主进程的时候,媒体审查怎么能够同时运作?"[1]  相似文献   

18.
面向21世纪 ,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显然是加快推进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建设一个开放式的教育格局。由应该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由封闭式教育转变为开放式教育。素质教育所追求和达到的结果是 :在增长文化知识的同时 ,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 ,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及创造能力。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遵循这一思路 ,在教育体制改革中 ,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中 ,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目前的显著标志就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和书本压力都在减少。这…  相似文献   

19.
石雅玲 《大观周刊》2012,(48):369-369
生物课程是一门研究性学科,作为素质教育阶段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物课程将带给学生们很多足以在今后生活、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但是,上个世纪的教学实践往往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佐以简单的标本、课件示范,以书本为依托。以学生答卷成绩为考核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教学环境和目标的变化,以及被教育对象心理、生理、价值观的变化.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适时提出了新课程教育体系,旨在与时俱进,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快乐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收获知识,掌握技能,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而非仅仅答好卷子。  相似文献   

20.
时下,去电影院里看场电影已不再是什么难事,但在广播里听电影录音剪辑却成了奢侈的享受,对于很多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或多或少都有一段久违的译制片情节。这源于我们都从收音机里感受过乔榛、丁建华、童自荣等富有魅力、洋味十足的声音,《佐罗》、《追捕》、《爱情的故事》等影片我们都是先听后看的。在艺术家们创造的优雅氛围里徜徉,那一句句动听的话语还在脑海中萦绕,可如今,收音机里已经难觅"电影录音剪辑"的踪影,为什么各家电台都纷纷放弃了影视类的节目呢,当然,这里的原因很多,比如涉及电影的版权问题、获取电影录音的渠道问题、收听习惯等等。现在电台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