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溪地区的满族十分重视家谱,无论是官宦望族,还是庶民百姓,凡有族必修纂谱书,分家必抄录.望族富户修的谱书,规模较大,包括谱序、族源、谱系、祭祀、家训、典型、恩赐、命名定式等,寒门小户则用一张纸或一幅白布,按辈份依次填写祖先的名字,称谱单.过去,满族修谱书极为讲究,一般选在龙虎之年,每修一次,杀猪3口,由族中能文者撰书,印刷成书.后来续修家谱,仪式则日趋简单.近数十年来,虽因种种原因致使大部分家谱被毁,但幸存的家谱数量仍然很多.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在一些地方续修家谱之风颇盛。本文在回顾总结作者搜寻家谱、研究家谱到主修家谱经历的基础上,以山东长白山马氏第六次续修家谱为例,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推陈出新,创新修谱,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这一课题,进行了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言民间珍藏家谱,指我们在搜集、整理、研究谱牒学的过程中,在普通老百姓那里所搜集到的家谱。凡四十种,均为各家族修谱或续谱的抄本。贵阳花溪竹林寨《班氏谱系》民国六年正月(1917),班氏第十三代孙班永恒,以谱失,得于姑母处之旧谱续修。据谱,其先祖班壹,扶风人,避于楼烦。后复至陕西扶风郡,元朝时由扶风迁入江西广信府,元顺帝二十五年(1357)入黔。明洪武六年  相似文献   

4.
《兰台世界》2016,(Z1):76-77
<正>一、加强征集力度,丰富馆藏资源档案征集的意义非常重要,它不但是档案工作的一个起点,还具有利于珍贵资料的保存、教育后代的意义。家谱是一种重要的文献档案,大多散落于民间。新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萧山有越来越多的村热衷于修编家谱,一股修编家谱热潮悄然在萧山兴起。所谓盛世修谱,富裕起来的萧山人修谱热情很高。很多人在寻根修谱前,首先想到的是来档案馆查看相关档案。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一边提供服务,一边了解  相似文献   

5.
世人瞩目、历时四年时间编纂的《中国家谱总目》将在2005年内最终定稿,随着这部书的编订完成,家谱将从此结束祠堂供桌、农家箱底的散落时期,以“军团”面貌步入公众视野。是谁唤醒了一度沉睡的家谱?当中国社会清晰地显示出以地缘取代血缘的发展趋势时,宗族的代表符号——家谱又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家谱,从私藏走向公有《中国家谱总目》,这部旨在“集存世中国家谱之大成”的鸿篇巨制,目前已征集到家谱目录六万多份。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秋芳说,这与近年来民间修谱、捐谱行为日盛有着密切联系。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家谱一直深藏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五莲县档案馆在加大馆藏档案资源建设过程中,注重家谱档案的征集和接收。目前已收集到各类家谱档案28册。包括清道光年间修诸城《臧氏族谱》,民国年间修《城阳管氏族谱》、《郑氏族谱》、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档案馆自上世纪80年代建馆初期开始档案史料的征集工作,经过 20余年的不懈努力,抢救并征集到了一大批散存于社会上的珍贵档案史料,丰富了馆藏,有效地改善了馆藏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金书铁券》已被列入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青海省档案馆在馆藏建设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档案史料征集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类。家谱类。《李土司家谱》、《中湘南冲刘氏四修族谱》、《赵氏家谱》、《阿氏家谱》、《庞氏宗谱》、《谢氏大房实录》等30余部家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李土司家谱》和《中湘南冲刘氏四修族谱》。珍贵历史档…  相似文献   

8.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11,(1):F0002-F0002
《爱新觉罗宗谱》是清朝的皇家家谱,原称《玉牒》。清代《玉牒》始修于顺治十八年,嗣后每越十年续修一次。光绪33年,最后一次修《玉牒》。最后一次续修《爱新觉罗氏宗谱》是在1936年8月,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下了一道“圣旨”,要求续修宗谱。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建设》2005,(7):53-54
近几年来,宜兴市档案馆查档接待出现了新的亮点,利用馆藏特色档案拍摄电视专题片、编辑图书画册、续修家谱、追根寻宗等文化类查档者每年达1000人次,显示出社会对档案馆文化需求的旺盛势头。为了更好地发挥优势,做大做强档案馆,市档案局决定把围绕政府文化目标、围绕群众文化需求,广泛征集档案资料,构建地方文化史料中心,为建设地区先进文化、特色文化服务,作为“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从家谱发展史来看,宋代以后,除皇家玉牒与孔府家谱外,其他民间所修家谱性质逐渐从族人身份证明变为家族组织存在的表征,这种转向使得家谱档案属性随之出现了转变。以现存徽州家谱为例,这种转变在表达对象和表达思维上都有所展现。究其原因,则有两点,一是明以后徽州基层社会的变迁,二是宋以后中国谱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日,泰兴市档案馆接收《倪氏宗谱》进馆,《倪氏宗谱》由原泰兴市人大主任倪家明捐赠,宗谱共12册,老谱6册为民国十七年第六次续修原始版本,新谱6册体列严谨,图文并茂、装帧精美,囊括宗谱的七次续修经过及各世年表。  相似文献   

12.
邹华享 《图书馆》2003,(6):27-30,42
1 “族谱”纂修情况清乾隆二年 (1737) ,毛尔达、毛彝生诸公创修韶山毛氏族谱 ,因代远年湮 ,惜未存世。直到光绪七年(1881) ,将近一个半世纪以后 ,才由毛祥纲等人续修《中湘〔1〕韶山毛氏二修族谱》。其间 ,族众有志续修 ,多因意见不合未果。震、、鉴、深四房先后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分修房谱。除鉴房外 ,其它三房房谱已残缺不全。按照谱 30年一修的惯例 ,宣统三年(1911)三修 ,毛奇广、毛鸿宾等人主修 ;民国 30年(194 1)四修 ,毛泽钧主修 ,毛宇居 (泽启 )总纂。凡四修 ,有文录七卷、齿录十五卷 ,共二十二卷。所谓文录 ,乃笔者对谱中的序跋…  相似文献   

13.
怀化市会同县最近发现了手抄本“家谱”——《向氏谱五世提图》(以下简称“手抄本”),为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任职广东化州石城县尹五载,“以礼解组归”(届满还乡)的向基所修。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裔嗣续修《向氏世系总图》时,重录向基主修谱内容,两次修谱合为《向氏族谱》手抄本。  相似文献   

14.
由于重视地方文献征集与开发利用,并将征集家谱作为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内容,武进图书馆现已成为武进地区的谱牒信息中心、家谱收藏中心、学术研究中心.重点介绍了武进图书馆收藏与开发家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家谱是我国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又称宗谱、族谱、家乘等.家谱在我国延续了三千多年,宋代以后,随着近代封建家族制度的形成,修家谱的风气十分盛行;到了明清两代,修家谱出现了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6.
家谱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文献价值,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家谱文献资源的征集与采访,推动家谱资源数字化与共享,实现家谱文献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家谱是一种重要而珍贵的地方文献资料,文章探讨了家谱文献的价值,指出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家谱的征集和开发,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三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近三十年来,家谱兴修繁荣。新修家谱与古代及民国的老家谱相比,在装帧形式、编纂内容和表达手段上进步显著。新家谱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但也有相当大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近日,青岛市崂山区档案馆深入王哥庄街道12个社区,将返岭社区《周氏族谱》、会场社区《杜氏族谱》等16部家谱征集进馆。崂山区档案馆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深入王哥庄街道返岭、青山、黄山口、会场等12个社区,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将保存在社区村民手中的家谱征集入馆,然后进行了统一复制,使之成为崂山区档案馆的特色文化馆藏。这些家谱有的年代久远,上至元末明初,大部分家谱自清代开始,这些家谱对于了解明清社会变迁有着积极意义。目前,崂山区档案馆已保存  相似文献   

20.
方荣 《档案》2014,(11):16-21
在各种纂修家谱的形式中,初次创修家谱最难,尤其是在当今各种材料缺乏的历史条件下,显得更难。按照笔者创修的实际经验体会,以现存祖先墓碑碑文为切入点,分八步可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