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峻岭,山西省寿阳县人。自1960年投身于新闻事业,先在公社广播站干编播,后调县小报当记者,再后调《晋中报》、《山西工人报》任副总编。现任《山西工人报》社长。在36年的新闻生涯中,他采编了大量新闻报道,他采写的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言  相似文献   

2.
2004年3月4日,一个月光皎洁的初春之夜,武钢工人报第一采访组记者和特约记者一行登上前往南京的汽车,拉开了武钢记者万里行活动的帷幕。至4月13日,第三采访组从潇湘大地返回,武钢工人报与武钢用户服务办公室、销售公司、股份公司销售部联办的大型市场采访活动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3.
3月3日,经济日报在一版发表记者采写的《垃圾堆里的“新闻”》,通过采访天津市两位清洁工人,说明今年春节因不是公费过年,故垃圾堆里“不但鸡鸭肉鱼没见到,就连整棵白菜都少见”。时隔两天即3月6日,《湖北日报》在一版加花边发表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公费过年真害  相似文献   

4.
《新闻三昧》2008,(1):47-48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应金泉在2007年第11期《新闻实践》杂志发表《报网互动中的纸质媒体变革》一文,指出: 新闻生产方式从单一的制作版面转向打造内容生产链,受众直接参与新闻产品生产。报网互动的链条从“网民提供报料——记者采访求证——新闻产品见报——网民参与调查或跟贴——记者再采访——新闻产品再见报”这样一个循环往复多次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这个人有两个特点:墙内开花墙内香——爱写,在山西工人报,知道杨培忠勤奋笔耕的多;墙内开花墙外香——露脸,在山西新闻界,知道杨培忠其人的多,只要是山西工人报的记者在外采访,就常有人问“工人报?有个杨培忠吧?”在山西工人报,已经当了多年高级记者的杨培忠,既是我的老师,又是  相似文献   

6.
第八届“山西新闻奖”评选结果于5月14日在临汾揭晓。山西工人报送评的7件作品,有6件获奖。在获奖作品中,山西工人报社编委、高级记者杨培忠采写的《总理的幽默》获三等奖,另外,他拍摄的组照《姐妹们,咱们回家》获图片类二等奖。 山西工人报创办15年,杨培忠同志几乎年年与“奖”有缘,不是大奖是中奖,不是中奖是小奖。为此,我萌发了写一篇速写之愿,想与同行共勉,也想给从事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刊报》今年第221期发表记者孙悦的来信,题目是《新闻单位滥设记者站亟待整顿》。来信写道:记者最近外出采访,发现一些新闻单位在外地设记者站又多又滥、记者中有些人违反当地规定,任意胡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的回访式报道山西黄河电视台甫晓明回访式报道就是对曾经报道过的新闻事实,通过选取新的报道角度。重新进行采访的一种报道方式。如1996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制作的特别节目《再聚焦》和1995年10月18日山西黄河电视台《黄河新闻》制作的...  相似文献   

9.
元月11日下午,记者在湖北省武汉市,邀请《长江航运报》《武钢工人报》《桥工报》《先锋报》《人民长江报》和《湖北邮电报》的负责同志,就企业报的新闻改革问题进行了座谈。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和湖北省记协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10.
由山西省总工会主办的《山西工人报》,自1984年创刊以来,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深受山西省广大职工群众的喜爱。2001年3月2日,在创刊17周年前夕,《山西工人报》以一次意义深远的改版大会作为献给报庆日的一份特殊礼物,并由此拉开了该报新一轮改革的大幕。 细细研读了改版后的《山西工人报》,其中最  相似文献   

11.
<正>2007年1月9日,《中国贸易报》山西记者站记者兰成长在大同市浑源县一煤矿采访时被不明身份的暴徒打成重伤,第二天不治身亡。案件发生后,1月13日,一篇名为《山西浑源:记者被黑心矿主暴打致死》的帖子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与此同时,大同本地对外宣布,兰成长是假记者,并于1月12日发布了《大同市打击假报假刊假记者专项行动通告》。  相似文献   

12.
从2001年3月中旬起,《山西工人报》尝试改 版。改版后的该报,一大特色是言论加强了。据统计,到今年2月21日,该报共出版288期,除48期《星期天周刊》外,其余240期报纸要闻版共发表各种形式的言论整整200篇。其中,啸洋(高级记者杨培忠笔名)撰写98件,几近半数。  相似文献   

13.
退役士官焦文涛被聘记者本 刊 讯 朱 保 松 报 道 :7 月5日,济 南 军 区 某 预 备役 高 炮 团 退 役 士 官 焦 文 涛 ,被 《半 岛 都 市 报 》正 式 聘 为记 者 。 在部 队 期间 ,他 是团 报 道组 报道 员 。参 加了 解放 军 报社新闻 函授 中 心的 学习 ,提 高 了自 身的 写 作、摄 影 能力 。当 兵几年 来, 先 后发 表摄 影 、评 论、 文 字等 新闻 作 品 480 多 幅(篇 ),多 次 被上 级评 为 “新闻 报 道先 进个 人 ”。部队报道动态…  相似文献   

14.
记者参加会议,不是逢会必报。但是,我们应该从会议中采掘“新闻矿石”,将最有新闻价值的矿石提炼成新闻佳品。比如去年十月十三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通讯《重任在肩》;今年五月十八日,《新华日报》发表的新闻《当年,车轮滚滚支援前线今朝,车轮滚滚运销致富,铜山个体户二万人忙运销》。就是我报记者在县里一些会议上听到线索,然后通过深入采访写成的。  相似文献   

15.
刊中刊     
《中国报刊报》第224期一版报道:7月15日,中宣部新闻局在京召开首都部分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座谈会,就中国广告报西北记者站组织记者采访团一事进行了座谈。中国工商报(原中国广告报)总编辑柴树滨汇报了西北记者站组织记者团的经过、西北记者站现状及应当吸取的教训,与会同志在发言中对中国广告报西北记者站的作法提出了批  相似文献   

16.
1998年2月9日,《中华工商时报》以大量篇幅对发生在山西朔州、大同、太原等地的假酒中毒案进行了报道。报道发出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作为采访该案的记者,在该案采访过程中及报道发表后,有一些感想,写了出来望同行指教。传统消息来源与现代运作方式作为常驻北京的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平时接触较多的是国家部委。这对于了解国家宏观情况无疑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却往往使记者对基层、甚至除北京以外的情况了解不够。因而产生对基层报道不够,或时效性相对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企业报、专业报编辑记者及企业宣传干部系统学习新闻业务知识的要求,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记者》杂志社在上海市黄浦区图书馆的协助下,联合举办新闻业务培训班。首期培训班已于5月4日开学上课。为时3个月的培训班,将组织学员较系统地学习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进行适量的采访与作实践,从而促进学员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和新闻实践能力。培训班由复旦大学新闻系主讲新闻业务课的副教授和讲师授课。教材采用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写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编辑》  相似文献   

18.
我写的《铁路有个“雷锋部落”》稿,被《工人日报》、《湖南日报》、《人民铁道报》、《湖南工人报》等多家报刊采用,而且引来《人民日报》记者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19.
10月17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以下称新条例)。新条例于公布之日起施行。《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以下称旧条例)和《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以下称“奥运采访规定“)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20.
在1998年度河南省好新闻评选中,由笔者采写的通讯《我们都是工人农民的儿子》(见《河南农村报》1998年5月6日一版)有幸荣获一等奖。这篇通讯并非记者专门采访而成,而是作为与会代表偶然所得。能获得好新闻的荣誉,关键在于一个“情”字。省委领导对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的热血真情,和着记者被感动的一腔热情,融入这短短篇幅的字里行间。许多同行赞誉说:以会议为题材的新闻动人的不多,写出“彩”来更难。而该稿之所以能够出彩,在于它融入了记者的“情感”。稿件中,记者不是观察家,而是一名普通的与会者。心绪与会场气氛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