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公安情报学是在公安情报实践和理论研究推动下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引入范式理论,有助于揭示公安情报学形成的理论依据,阐明公安情报学发展的规律特征,促进公安情报学的健康发展.公安情报学理论研究先后经历秘密情报、情报资料、信息资源开发、情报主导警务等四种范式,其范式转换体现了公安情报实践的重要影响,反映了公安情报学脱离情报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发展过程,展现了公安情报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成熟.根据公安情报实践与理论发展需要,应整合公安情报学研究范式,建立由主体维、客体维、业务维和应用维等组成的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
论知识情报学向用户主体情报学的根本转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户主体情报需求或原型主体情报需求是情报学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当前学科研究的制高点.对情报学科根本点的转折进行研究,是关于学科命运、方向、前途问题的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3.
图书情报学与知识管理有着各自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但是二者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的相互融合都可为对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知识管理论与图书情报学之间从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应用技术等各方面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创新的关系.未来的二者关系的研究必将集中于学科创新,衍生出更加丰富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环境的迅速发展及变化,加速了图书情报学研究范式的转化,使图书情报学方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在新形势下表现出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出:研究视角多元化、研究重心知识化、研究特点人文化、研究过程显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等。在考察图书情报学研究范式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图书情报学理论形成的影响及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情报学的研究人员、机构类型、哲学基础和哲学假设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由元理论、范式理论、方法论和主题理论4个层次组成的情报学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坚持Information和Intelligence功能整合;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理论指导实践,却也扎根于实践;高层事物与低层事物相统一的4条基本路线。研究结果表明:情报学的众多方面并非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以相互影响的方式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靖继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情报学家,一生笔耕不掇,致力于情报学的学科体系、学科教育研究。理论研究为学科的发展及其与实践的融合提供逻辑思维之基,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情报学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开拓了新的领域,其情报学理论思想成一家之言,对情报学学科的发展与成熟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 根据靖继鹏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的形成、发展、定型这一脉路,从时间上梳理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特点;情报学与时代发展联系紧密,靖继鹏先生与时俱进地开展情报学前瞻研究,其理性判断在不同时期的情报学研究内容中均有体现,故从情报学理论研究内容上分析、总结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的精髓。[结果/结论] 首先,从时间上将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研究划分为情报学理论思想发端期、形成期、深化期3个阶段;其次,从情报学理论体系、信息经济、信息生态、情报学教育这4方面分析先生情报学理论的研究内容;最后,基于前两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精髓,透析先生于情报学事业中所流露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7.
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对图书情报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与课程体系结构、教育方式与教学管理、新技术的影响等方面归纳了我国图书情报学整体理论的发展,并介绍了我国图书情报学继续教育和对国外图书情报学教育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8.
华金香 《传媒》2018,(3):90-93
公共传播背景下,探讨传播中"传""受"关系具有重要价值.随着哲学范式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双方可理解为互为主体的"主体间性"关系.哈贝马斯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主张颇具代表性,公共传播视角下对其理论价值的探索,有助于厘清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关系,指导现实的传播实践."主体间性"理论与"公共领域"理论、"理想传播情境"理论以及"交往有效性"理论等密切相关,在"主体间性"的传播关系下建构的传播行为能够打破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建立起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有助于信息双向、对称、平衡地传播和交往理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情报学的范式变迁及元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芳 《情报学报》2007,26(5):764-773
本文从历史主义的视角入手,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情报学身份的讨论,包括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研究、多学科来源及基础概念的歧义等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情报学的元理论,并运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分析了情报学的范式变迁,指出人类社会中的信息运动过程范式将是具有整合与包容意义的情报学基础范式.最后分析了情报学学科体系的现状与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情报学理论与情报学哲学研究应当成为情报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对世界著名科技政策研究学者和竞争情报理论开拓者——斯蒂文·德迪约教授生平及其社会情报思想形成过程的简要阐述基础上,全面总结了社会情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以及对情报学理论体系发展的影响,认为德迪约教授在拓展情报学理论研究领域、推动发展中国家建立与其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技术情报”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学科馆员与个性化服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芸 《晋图学刊》2009,(1):53-55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的特定服务,本文从学科馆员参与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出发,对学科馆员参与教学科研服务进行了论述,同时对找准个性化服务——立足构筑学科个性需求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   总被引:121,自引:7,他引:114  
在分析科学化服务背景的基础上,提出第二代学科馆员的概念,阐释了两代学科馆员在服务地点、服务的逻辑起点、服务深度、服务内容、服务的责任、角色定位和服务手段等方面的区别,从实践中总结国家科学图书馆在建立基于第二代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方面的探索,包括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措施、服务要求、管理保障和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学科馆员服务在中国大学图书馆的开展,如何开展学科馆员服务成为图书馆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作者在有关学科馆员的系列学术报告中,讨论了学科馆员服务的主要领域和工作方法,分析了对于学科馆员的概念误解和认识模糊的问题。作者总结了已出现的学科馆员类型及其特征,对学科馆员的未来提出了意见。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博客概念引入中国后,博客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这股博客之风随之也吹进了高校这块园地。2004年至2006年,一批大学教授、博硕士生导师纷纷在博客世界里扎根,从而形成了“学科教师博客”现象。这一博客群体因其特殊的身份及深厚的学术功底,使得他们的博文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和指导性。而其中最为亮丽的一点是他们对书籍的品评,这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编制学科导读书目提供了一条绝好途径。  相似文献   

15.
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架构与学科馆员队伍建设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0  
本文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方面的工作进展,重点介绍在构建学科服务架构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学科馆员的队伍化建设与发展。本文对国内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完善与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梳理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实践的发展脉络出发,提出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方向,分析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变革方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以推动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所进行的学科化服务工作为高校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形势下,面对实际,打破存在的障碍,使学科馆员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提供更深入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应从实际出发,寻找新思路,切实推进学科化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学科化知识服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从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需求、学科馆员素质要求和知识服务模式入手,论述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模式,指出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专业化、知识化、特色化的知识服务是提升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将成为高校图书馆未来最具潜力的一种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9.
资源评价是学科馆员的重要职责之一,本文利用引文分析法,通过对本校用户2006-2010年在CSSCI上所发表的论文引文进行统计,从学科馆员的角度了解用户需求和评价学科资源,并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第二代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错  蒋若冰  熊丽 《图书馆学刊》2010,32(10):52-54
近年来,学科化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新的服务机制,逐渐被各大高校图书馆所熟悉并实践。它以用户为中心,以学科馆员服务为基本模式,以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服务为手段,以提升用户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为目标,为推动大学图书馆事业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