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727年恰克图开市到20世纪初的几近200年时间里,晋商在恰克图的茶叶贸易一直受到中俄一系列商约的规制。从《中俄恰克图条约》到《中俄陆路通商章程》及第一次修订,再至《伊犁改订条约》及《中俄陆路通商章程》之再修订,晋商在恰克图的茶叶贸易历经了由盛到衰及至归于沉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沙漠威尼斯”的恰克图,在1728年后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是中俄贸易唯一或最重要的孔道。“彼以皮来,我以茶往”是恰克图贸易的主要内容,曾对两个相邻的大国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是中俄经济关系史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一清初中俄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明末至有清一代,中俄两国交往长达近300年,而清初顺、康、雍三朝近百年的时间是中俄关系确立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期间,以<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的签订为界,又可大致分作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了中俄双方的初识、相知和确立相对正常的外交关系等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4.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沙皇俄国曾陆续派普提雅廷、彼罗夫斯基和伊格纳切夫出使中国。在论及此事时,近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词典》说普提雅廷与伊格纳切夫分别于1857年3月和1860年出任驻华公使。这一说法,是值得怀疑的。 1828年中俄《恰克图条约》规定,一国因“紧急事件”需要派出外交人员时,应先以“公文知照”,经允许后方可入境,事毕即归,对方有责任提供各种方便及费用。此后,这一规定  相似文献   

5.
谭文凤 《历史档案》1999,(4):119-122,127
《中俄密约》是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甫、财政大臣维特于1896年6月3日在莫斯科签订的,又称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沙俄通过该条约掠取了中国东北的路权,加重了中华民族危机。笔者认为李鸿章作为中俄谈判的全权代表、条约的签订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在探讨李鸿章对条约应负的责任及外交失败的个人原因时,有的文章和论著或把李鸿章写成签订《中俄密约》的主谋,或认为李鸿章是“受贿签约”,从而把《中俄密约》对中国造成的一切后果让李鸿章负全责,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现提出个人不成熟看法,以请教同行。一…  相似文献   

6.
在15世纪经历了两次雅克萨之战后,直到1728年,中俄双方签订了《恰克图条约》,从而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为了巩固与俄的睦邻关系,在彼得二世继位之际,清政府派出了我国出使西方的第一个使团。可首次出使之路是坎坷的,由于通讯受限、气候恶劣、俄政府更迭等多种因素制约,使团历经半年之久,终于在1731年1月9日到达莫斯科。《历史上第一个出使西方的中国使团》记录了此次出使,它不仅开拓了清朝廷的视野,促进了中俄间的了解,而且为平定准噶尔叛乱提供了较好的国际条件,也为日后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徐泓 《出版史料》2010,(2):118-126
一、引言 自从英国殖民主义在1840至1842年和1856至1860年发动两次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1858年,俄、美、英、法又迫使清廷签订《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两国,又迫使清王朝签订《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等。  相似文献   

8.
王飞 《兰台世界》2016,(11):142-145
从明代实行"开中制"后,晋商贩粮运盐靠贸易兴起,并在《恰克图条约》签订后,抓住俄方市场需求从事茶叶贸易,茶叶贸易是晋商从事的主要商品贸易,晋商从中获得了巨大收益。文章对晋商茶叶贸易情况进行概述,对晋商茶帮兴盛、衰落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没有国家为商人提供基本权益的保障,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晋商的衰落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结局。  相似文献   

9.
同治元年二月(1861.3),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陆路通商章程》、《陆路章程详细办法》,俄商得多运货少纳税或不纳税之利,而清政府国库则减少收入,这从同治元年总署辑录的有关陆路通商清档中即可看出。同时还可得知,从咸丰十一年至同治元年,中俄继续进行条约谈判的情况。此外,这些文件中有俄商在恰克图与天津间往来所运货物的品种、数量和出现的问题,以及清政府所采取的对策等内容。另有张家口、天津两关税收统计等。现将清档整理公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动态与书讯     
由陈春华编译的《俄国外交文书选译——关于蒙古问题》一书,已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的《边疆史地丛书》,已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书系统地反映了沙俄趁我国发生辛亥革命之机,大举侵略我国蒙古地区,以及我国政府为捍卫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而反映这些史实的俄国外交档案,迄今尚属首次公布。该书所收文件译自苏联官方于三十年代出版的沙皇政府外交档案汇编及俄国外交部橙皮书等。其文件包括俄国外交大臣就蒙古问题给驻华公使、驻蒙古领事等的训令及来往密电,外交大臣呈沙皇的报告及内阁会议记录等,共三百多件。这些文件反映了沙俄精心策划外蒙“独立”,逼签俄蒙协约及商务专条、铁道条约、电线条约;向外蒙派驻外交代表、军事教官、财政顾问;在外蒙开办银行,组建军队等,把我国外蒙地区变成了俄国的附属国,以及对我国施加压力,逼迫我国签署了中俄北京声明文件、中俄蒙恰克图协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利权等历史事实。还反映了沙俄在策划外蒙“独  相似文献   

11.
贡貂、赏乌林制度,是清朝对东北边疆少数民族实行有效管辖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制度实施多年,卓有成效。它虽然是清朝统治者强化封建统治,驾驭少数民族的一条国策,但客观上对巩固东北边疆,维护国家的统一,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1858年的中俄《瑗珲条约》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是沙皇俄国野心勃勃,坚持推行侵华政策,强加给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两个条约,沙俄攫取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讨论中外约章多从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开篇,认为这是中外条约的最早样本。但本文所举证的四件约章,即1662年2月10日签署的中荷《台湾媾和条约》,1663年10月27日签署的中荷《清荷协约》,1672年10月13日签署的中英《台湾通商条约》,1675年7月9日签署的中英《台湾通商补充协定》,在时间上均早于《尼布楚条约》。故由此探讨近代范式中外条约究竟于何时开篇。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以后,沙俄在东北以武力取得了东清铁路的修筑权,而后又染指我东北地区的煤矿资源.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吉林煤矿条约》、《黑龙江煤矿条约》,攫取了吉、黑两省的部分煤矿.随后又虎视耽耽辽宁的抚顺煤矿,急欲占为己有.  相似文献   

14.
恰克图、库伦、张家口这一贯穿南北的主干交通区域,是晚清以来中俄草原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个时期,多位西方人在此留下了游踪及游记。他们的视角独特,对地缘经济、商业景观十分关注。本文以晚清西文游记中的恰克图为中心,梳理剖析草原茶叶丝绸之路的地缘商业景观,以管窥中俄蒙经济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15.
李萍 《兰台内外》2008,(3):49-50
公元1689年9月7日(清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首席代表索额图与俄国全权大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第一个界约,也是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标志着清廷正式外交的开始,因而可以说索额图是满清的第一位正式外交官。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0月中旬,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恰克图市杜马副主席尼古拉·高尔基维奇率团访问山西晋中.期间据他们叙述,曾在恰克图繁荣一时的"中国城",几经岁月沧桑与社会变迁,现已荡然无存.而历史上的恰克图,作为中俄重要的边贸城镇,在俄国和欧洲的历史文献中,更被冠以"西伯利亚汉堡"和"沙漠威尼斯"的美誉.  相似文献   

17.
乾隆五十年,在处理乌拉勒斋等逃犯过程中,由于俄方不遵定例,延不交犯,清政府决定停止中俄恰克国贸易,实行第三次闭关。严禁偷运大黄等物入俄,亦禁止贩运俄罗斯所产货物入境,借以遏制沙俄对华领土的图谋,并维护两国的平等贸易。这次发表的史料,选译自馆藏《上谕档》及满文《周折档》,反映了恰克图闭关后,清政府于乾隆五十四年,严查并重惩私贩俄货及偷运大黄至俄案犯的史实,现予公布,供研究中俄贸易关系参考。此稿由本馆安双成审定。  相似文献   

18.
康熙朝是清代政治、军事、经济空前强盛的历史时期。康熙二十八年 ( 1 6 89年 )中俄两国签定《尼布楚条约》,保障了中国东北边陲稳定 ,同时 ,条约规定两国人民可过界来往 ,贸易互市 ,中俄两国的经济贸易逐步正常发展。康熙三十一年 ,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特派商人义兹柏朗迭思·义迭思为钦差出访中国 ,进一步商订中俄通商事务。次年十月 ,义迭思抵达北京 ,在京城前后逗留 4个月 ,并将其在中国所见所闻写成《聘盟日记》。日记中记述了中国宫廷礼仪文化以及康熙时期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画面 ,同治十一年 ( 1 872年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编定的清档《觐事备查》将其收录。现从馆藏外务部全宗档案中选编刊出 ,供研究参考。——编选者 王玲  相似文献   

19.
高方 《传媒》2015,(24)
本刊讯(记者 高方)12月22日上午,由长江日报社和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的"《武汉上空的鹰》《重走中俄万里茶道》新书首发式"在俄罗斯文化中心举行.两本书分别是长江日报社两次跨中俄两国进行采访报道的成果,其中,《武汉上空的鹰》曾获俄罗斯总统普京颁发的卫国战争70周年纪念奖章.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杰尼索夫接受长江日报社赠书.  相似文献   

20.
北京俄罗斯文馆的创办,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期中俄关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尼布楚条约>签订,特别是1727年(雍正五年)<恰克图条约>签订之后,俄国和清帝国之间的双边关系结束了矛盾期,并获得了全新的模式.在清帝国的京城,俄罗斯南、北两馆相继开始活动①,两国外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