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近两年"微博"用户激增以及"微新闻"的流行,国内的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大多数人为"新闻3.0"时代的到来集体雀跃之际,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种新的媒介形态也夹杂着大众传播立场所谓的负效应。本文通过对"微新闻"的诸种负效应进行解析,进而提出微新闻的改进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张美娟 《新闻世界》2013,(5):159-161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用户平台的使用便捷正在催生着"微新闻"的繁荣。微新闻把关人以何种形式出现?又是如何进行把关?微新闻把关人的泛化对舆论和议程框架的塑造会带来哪些冲击?微新闻把关人的草根化,逐渐形成"人人把关"的态势,迫切需要提升网络自律、提高官方信息的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3.
朱磊 《声屏世界》2013,(8):61-61
2013年2月16日晚,央视主播在《新闻联播》结束语中提醒观众关注其官方微博,"如果你还想获取更多的新闻资讯,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央视新闻。"这个变化引发网友热议——在新闻"微"时代里,《新闻联播》也HOLD不住了!微博、微信搭建了一个无"微"不至的信息传播平台。借助于WIFI,公交、地铁、咖啡厅、  相似文献   

4.
温州都市报的"老师伯讲新闻"栏目开办于2008年,被评为第五届浙江新闻名专栏。在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组织的问卷调查中,"老师伯讲新闻"作为"读者印象最深栏目"在同城媒体中得票最高。栏目创办五年多来,在影响日益扩大的同时,却也难免给人留下"上了年纪"的印象。尤其是在网络媒体时代,如何将栏目推陈出新,不"倚老卖老",吸引广大年轻读者,是"老师伯讲新闻"栏目的编辑们正在努力探索的。互动微值化以前,在温州城里,"老师伯"讲的新闻故事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能在市并中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舆论导向中,正面报道中的负效应有时会突出地表现出来,成为总编辑们棘手的新课题。解决好正面报道中的负效应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有利于新闻部门在受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增强舆论宣传的社会效果。 负效应的影响 所谓负效应,就是动机与效果的不一致性,好的动机带来相反的效果。新闻报道中的负效应,有的比较明显,有的则是隐形的。无论是明显的还是隐形的,都不利于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新闻报道中,度把握得不好,时机选择不当,内容空洞无物等因素,都会造成负效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好心办坏事”,正面报道中负效应问题,在各级、各类新闻机构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少数新闻单位还表现得相当突出。 从受众的角度看,负效应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抵触心理,对新闻机构发布的有关新闻抱着抵触情绪,拒不接受其宣传的内容。二是逆反心理,不是顺着舆论的导向去思考问题,而是从相反的方面去审视新闻内容,得出相反的结论。三是不信任心理,对新闻的真实程度持怀疑态度,用不相信的眼光看待新闻事实。四是消极心理,对所报道的新闻漠不关心,你宣传你的,我行我素。 负效应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新闻舆论威信降低,难以发挥新闻的喉舌作用和耳目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成了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播若干“两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两难"问题。如:对有的新闻,不报道,可能会造成对受众知情权的损害;报道了,又可能侵害了社会公众的隐私权或产生新闻报道的负效应。又如:新闻报道时不连线现场,可能会让受众感觉缺少现场感,从而质疑新闻的真实性;一连线现场,又可能破坏了新闻传播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再如:新闻报道时只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加评论,可能会让受众感到新闻品种的单调和缺少引导;既报道新闻事实又加以评论,又可能造成"妄加评论",造成新的单调和引导无效。  相似文献   

7.
追求正效应、期求高效应,避免低效应、防范负效应,是新闻传媒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共同愿望。我国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在正面报道工作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促进了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但是,有些媒体受传播理念、表现手法等因素的制约,造成受众对正面报道的误读、误判,甚至有悖于传播初衷,从而影响了其功能作用的发挥。为此,本期《专题研究》围绕正面报道出现负效应的影响因素、新闻人的辩证思维、如何避免信息"误读"等方面,约请业内人士展开讨论,以期对同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周连山 《新闻世界》2012,(9):208-209
"微时代"的到来给媒体摄影记者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以分析"微时代"的特质为切入点,结合新闻摄影的特点及摄影记者的工作性质,探讨"微时代"摄影记者面对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微时代":有的手术已经不用开膛破肚,用微创手术即可完成;百十来字的微小说大受追捧;与此同时,微信、微电影、微话题、微访谈、微直播、微支付、微消费等等一系列词语开始大量传播,尤其是微博的兴起,更是把"微能量"发挥到了极致。在这样的氛围下,不少媒体悄然推出"微新闻",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0.
今天,网络信息全球化、碎片化,获取信息的渠道无比宽广。有了140字的博客,有了140字的小说,140字的新闻,甚至有了90秒的微电影。有人说,这是"微时代",表达与倾听的门槛双重降低。"微时代"成为一把"双刃剑":从来没有哪个时代,能让我们如此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但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人们也变得日益浮躁。  相似文献   

11.
李佳宝 《新闻世界》2014,(11):64-65
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的兴起及发展,主流媒体微评论成为舆论引导的主要方式之一。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主流媒体的评论不仅在新闻传播方式、传播模式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更在舆论引导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人民微评"板块为例,分析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在微语境下如何进行舆论引导,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朱可江 《新闻前哨》2013,(12):41-41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传媒的格局和传播形态,以微博为代表的"微评论",推动着纸质媒体改变表达方式。从2012年开始,《三峡日报》在一版开设"三峡微评"专栏,对新闻事件、社会热点作出迅速反应,观点鲜明、说理透彻、语言简洁、情理交融,起到了微言大义,引领舆论的特殊功效,可谓小中见大。"三峡微评"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新闻敏感"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方新闻界,也叫做"新闻鼻"。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在包罗万象的现实生活中迅速、准确地判断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职业敏感。西方新闻史上有一个经典的例子,  相似文献   

14.
张贵君 《青年记者》2010,(18):10-10
自策划新闻,从字面涵义看,大概可以理解为媒体主动策划的新闻。"故意"和"下意识"的"自策划假新闻"一旦败露,对媒体公信力的损害,显然比一般的假新闻要大得多。尽管如此,在日常新闻实践中,自策划新闻还是越来越多。媒体在经历一次次自策划新闻的"洗礼"后,逐渐"尝到了甜头",这也成为制造"坏新闻"的温床。  相似文献   

15.
翁方珠 《新闻世界》2014,(6):132-133
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媒介的兴盛将信息传播带入微型化的时代。微时代的信息传播改变了传统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模式,使"人人都是记者"成为可能。公民新闻在微时代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无论在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主体、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等方面都较之以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李南 《新闻窗》2011,(3):65-66
2006年,全球性互联网产品Twit-ter在美国发布,两年多时间内引发了全球"微博力"。2009年,新浪开通微博功能,为网民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宽阔的自我表达平台,同时也为新闻报道注入了新鲜血液。作为新兴传播形态与舆情平台的微博,在新闻事件的"实况直播"、表达民众观点等方面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杨胜 《新闻世界》2010,(9):58-59
新闻评论被誉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随着新闻同质化现象的日益加剧,新闻言论成为媒体竞争的新宠,不断创新变化的新闻评论日渐也成为晚报都市类报纸赢得更多读者的一柄利器,越来越受到都市类报纸的"重用"。近年来,都市报的新闻评论版面一直不断地创新,表现在内容上渐趋"新闻化",指向上渐趋"本地化",形式上渐趋"平民化",写手上渐趋"草根化"。但一些弊端也已显现,如评论员中罕见记者,版式趋同呆板等。  相似文献   

18.
有的新闻题材,往往潜在着一定的负效应,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削弱、降低新闻的自身价值,同时还会造成一些事与愿违的结果,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对于新闻背后潜在的负效应,应引起每个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耿伟  张晋 《新闻传播》2010,(4):11-12
"今天你戴‘围脖’了吗?"这句诙谐的网络提问,形象地说明"围脖"正在窜红,脖友迅速蔓延。"围脖",乃"微博"的谐音也。微博,许多人称其为微型博客、一句话博客,因为它的长度在140字以内,通过电脑网络将文字、图片等讯息传至微平台以及博客、SNS,分享给其他"脖友",这显然是新闻传播的"新型武器",不能不让报媒注意这一"新媒体黑马"。  相似文献   

20.
刘洪涛 《新闻世界》2010,(7):150-152
"公共新闻"在美国从兴起到没落,前后不过十年左右。在"公共新闻"研究进入国内十年之际,本文通过对十年中发表于各类期刊的"公共新闻"研究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公共新闻"研究在中国大陆已经泡沫化,正在走向衰落。这既有"公共新闻"本身的问题,也有领袖型研究者稀少和实践探索乏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