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亦凡 《新闻记者》2001,(11):16-21
当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就要来临之际 ,美国方言学会于2000年1月举行了一次“世纪之字”评选活动。获得提名的“世纪之字”有 :“自由”、“正义”、“科学”、“政府”、“自然”、“OK”、“书”、“她”……而进入决赛的只有“科学”和“她”。最后“她”以35对27的选票战胜了“科学” ,从而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人们或许不知 ,“她”在12世纪之前的英文字典里还没有自己的地位 ,而“她”进入汉语字典则更晚。古代汉语中没有“她”字而只有“他”字 ,中文的“她”字是由现代诗人刘半农首创的。刘半农19…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的书中,曾感受到巨大的"冲击".尼葛洛·庞帝对未来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以及数字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将对人们生活、工作产生的影响和价值做了非常有前瞻性的阐述.时隔20多年后,我们真切体验到了什么是"数字化生存".至今,数字技术已完全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生存"之需.与此同时,基于数字技术的计算机科学催生了"人工智能"这一边缘学科,成为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它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涉及哲学和认知科学、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不定性论等,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多学科的"交叉互融".这对从事艺术创作和教学的工作者而言,大多都是陌生的学科,但我们可以从中体悟并引发对动画、数字媒体专业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学习型编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1世纪的中国,应当是"学习型中国"; 21世纪的编辑,应当是"学习型编辑". --题记 我们为什么要做"学习型编辑"?  相似文献   

4.
2005年夏天,在泱泱"超女"中,中性化女生的胜利,宣示我们时代的性别审美在发生着变异。如果说21世纪是"她世纪"的话,这个"她"。是以急速社会化为背景的,中性是女性参与到我们社会工业流程中自我锻造的一种生存之道。道可道,非常道,中性之道,还需从人之本性中去发掘  相似文献   

5.
Yoyo经常改换自己在MSN上的名字,但变来变去不离其宗,就是一个字:累. 当然,她的累也不是全无收获:最近她刚刚升为公司副总,薪水加了六成,办公室大得可以放羊,上个月去欧洲公差,更豪气地买下一堆诸如"每一道绗缝都要经过若干道手工工序,如果出现问题,会拿回制造它的工匠手中修理"的凯莉包之类、令都市女子闻风丧胆的奢侈品,代价是,她在MSN上最新更名为"吐血 ing".  相似文献   

6.
瞿磊 《传媒》2005,(6):46-48
中国电视行业从诞生至今的短短几十年间经历了沧桑巨变,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节目时代"、20世纪90年代的"栏目时代"进入到了21世纪的"频道时代".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开播,又为中国的专业电视频道新增了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7.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无疑具有历史的象征意义.作为20世纪金融和资本权力的象征、纽约标志性建筑的世贸大厦的轰然倒塌,震惊了全世界,被称为"21世纪的珍珠港事件".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中,"面向"一词是动词,不是介词,它可以跟普通名词连用构成动宾词组,在句子或文题中充当动宾结构、复合结构和偏正结构;而"面向21世纪的……"中的"21世纪的"是修饰语(状语或定语),按照简略原则,文题变成"面向……".这不符合语法习惯,是命题中的形式主义,应当避免.  相似文献   

9.
南方改版10年的经验,形成了21世纪中国式新闻改革的动人故事。这个故事的主题,就是"科学发展立报、改革开放立报、解放思想立报"之报魂。南方报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努力破解党报主流主导、可读悦读、做大做强三大命题,可以说,  相似文献   

10.
邵华 《中国档案》2014,(3):71-73
从"学科"与"科学"的分辨开始从新中国档案学建立至今,我国档案学界关于"学科"和"科学"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20世纪80年代,吴宝康老先生提出"档案学是……科学",并且驳斥了"档案学无学论"的错误观念;[1]21世纪初,冯惠玲、张辑哲在《档案学概论》中认为"作为一门科学……它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今天,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查资料"到网上找找"已代替了"去贺料室查查",资料传递"我给你传过去"已代替了"你来取一下".这标志着信息化已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上版权作品的合理使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信息的时代.网络的无限、对现实国界的超越、光电的传播速度、海量的信息、海量的参与者以及飞速的发展速度,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生存的"第二空间".  相似文献   

13.
李晶 《出版科学》2005,(1):58-59
据一位专家分析,中国出版业"开始进入一种异常敏感又异常关键,异常简单又异常复杂的时期,这就是品牌生产与竞争时期".还有的专家指出,"品牌战略是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图书品牌化是21世纪中国书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河北科技图苑》2000,(Z1):9-14
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兴起于19世纪下半叶."同文馆"在建立之初就注意到藏书建设,通过赠与和交换的方式从国外获取了一批外文图书.1887年建立了专用的"书阁".当时有"汉文经籍等书300本,洋文1 700本,各种功课之书、汉文算学等书1 000本".  相似文献   

15.
"出版"被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是相当晚近的事情.因此对作为出版之重要环节的"编辑",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通常人们是这样来解释编辑概念的,即"按照一定的方针,设计、组织、选择和加工稿件,为复制、发行做准备的工作".这个释义的关键在于"选择"二字.它意味着在图书出版中从事图书编辑工作的编辑工作者,被赋予了"选择权".  相似文献   

16.
手机电视的媒介形态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信息传播剧烈膨胀的"媒体纪".进入21世纪,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媒体开始数字化转型,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2009年初3G牌照的发放,显示出中国信息产业政策正在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图书馆"三个字缩写的"圕"字发明于何时?众说纷纭,大致时间是酝酿于1924年或之前数年间,1926年杜定友日本之行使之明确化。发明的促动因素,在于节省书写笔画。20世纪20年代末,得到了日本和我国"中华图书馆协会"的认可。"圕"字的使用一直延续至今,其中20世纪30年代较为流行,其他时段较少。有关"圕"字的社会认知,民国时期以认同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否定论有所抬头。未来"圕"字还会继续存在,并产生新的影响,升华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应建立馆员轮岗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建中先生认为,21世纪的图书馆员应成为"知识的导航员".而成为"知识的导航员"首要条件是了解馆藏资源和信息服务体系,轮岗是使馆员全面了解和熟悉业务工作的重要手段,文章对馆员轮岗的必要性、意义以及轮岗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骤变的时代导致越来越多人自称患上21世纪的世纪之症——"屏幕依赖症",而"屏幕依赖"低龄化又是其衍生的一个新特征.如今的低龄族从呱呱坠地就正面遭遇新媒体时代的种种变换,他们应该成为电子媒介的主人,而不能做小小屏幕的"奴隶".本文从时代背景出发调研分析延安市幼儿"屏幕依赖症"的现状并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初中叶,中国诞生了第一批近代报刊,相继出现一系列的新名词用以指称其出版机构,而极少延用旧有的"报房"或"报坊".在这些新名词中,主要有"报馆"和"报社".考察发现,"报社"具有一定的日源性特征,同时在本土也用来统称"讲报社"和"阅报社".从清末至民国时期,"报馆"与"报社"几乎并驾齐驱.但在1940年代,"报社"渐有取代之势,最终"报馆"在中国大陆丧失了其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