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模式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讨论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含义,数字图书馆实行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原型-MyLibrary系统,认为数字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是未来数字图书馆用户服务的一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
用户体验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是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为用户量身定制的信息服务,用户体验则是用户利用这种服务的经历与感受。用户体验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用户体验要求数字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有助于用户获得愉快的体验,成功的体验增强用户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的信任,数字图书馆可借助用户体验设计来提高自身的个性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自适应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用户建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性化定制方式是对数字图书馆服务进行改进的主要趋势。而实现个性化至今仍然采用基于用户驱动的方式。采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用户模型,构建一种满足用户获取信息需求的新方式:自适应数字图书馆,能够自动学习用户的偏好和目标.从而实现用户与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服务组合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动态定制服务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青  相春艳 《情报学报》2006,25(3):337-341
Web服务组合是一种利用现有Web服务动态构建新的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复杂Web服务的Web服务技术。将数字图书馆各种资源组件、应用组件、功能组件和管理组件进行Web服务描述,人们就能利用Web服务组合技术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对不同数字图书馆各种组件的动态集成,从而实现开放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动态定制服务。本文讨论了基于Web服务组合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动态定制服务的基本系统架构、构建模型,并对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经营效益为目的而建立的数字图书馆联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从数字图书馆联盟和定制服务的概述入手,详细阐述了定制的服务在数字图书馆联盟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动态集成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欣 《图书馆》2005,(2):50-53
本文介绍在用户特定任务驱动和服务流程可定制的环境下,实现多个数字图书馆服务动态集成的两种关键技术,即Web Services技术和本体技术,并结合两种技术提出数字图书馆服务动态集成的整体流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1  
卢共平 《图书情报工作》2002,46(8):10-12,32
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定制自己所需的资源、信息和服务;二是数字图书馆针对用户的个性和特点,主动为用户选择并传递动态信息.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个性化的界面设置、个性化的信息环境和个性化的信息快报.  相似文献   

8.
论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管理与用户服务模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分析和讨论了当前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管理模式和用户服务现状,提出了新的用户管理模式和用户服务模式,认为数字图书馆合理的用户管理模式是IP验证加防火墙隔离方式与用户认证加访问授权方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认为数字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基本模式是以用户为中心的集成信息服务与个性化定制服务相结合的用户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是指数字图书馆通过一定的机制,在用户主动参与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一个可以任其自由定义和修改的框架,在这个框架范围内,用户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源和服务。此种服务是最直接简单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其实质是让用户能够从数字图书馆可提供的各种类型服务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服务项目,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信息服务集成系统是数字图书馆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是个性化服务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有效实现途径。它能有效地整合相关信息,可对大量的各类用户提供定制的个性化服务。作者结合采用DOTNET技术,B/S体系结构开发的Mylibrary@HUST系统,介绍了此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和内容。  相似文献   

11.
面向教学的信息资源定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利用J2EE技术,开发了"面向教学的信息资源定制系统"。包括 用户登录子系统、定制信息显示子系统、定制信息发送子系统、信息资源定制子系统和后台维护 子系统。图1。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2.
基于Web-Mail的个性化定制服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b Mail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方式有 :有问必答的互动式个性化服务 ,用户个性化信息的定时发送 ,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小群体服务 ,图书馆信息发布的群体定制服务。图 1。参考文献 6。  相似文献   

13.
李凤萍 《新闻大学》2020,(3):107-116,121
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业的运用和渗透重构了传媒产业的边界和生态,驱动其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在这一背景下,该文从价值平台网络探讨了传媒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传媒组织通过纵向集成形成智能定制平台、智能生产平台和智能分发平台;通过横向集成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形成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四个平台共同以用户的场景需求为导向,依托数据的智能交互和场景连接形成价值平台网络,从而实现连接型的价值创造流程再造和传媒业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个性化地图是指以反映个人经历为主要内容的地图。个性化地图有两类:一类是由出版社决定出版的。另一类是由个人定制,经出版社认可出版的。以报道科技探险著称的新华社高级记者张继民,是我国新闻界第一个拥有这类地图的人。《张继民远征路线图》的出版,将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旅游爱好者、科学探险者等的传播活动开拓一条新路。本文是作者对《张继民远征路线图》的评介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数字图书馆发展若干领域的评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一些重要领域进行介绍、评析与展望,包括电子书阅读器、全文期刊数据库、Web化技术、个性化定制与服务、网络信息资源评估、用户认证与权限管理、Internet立法、趋同性与合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企业知识发现中的个性化Web推荐服务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勇  苏新宁  邓三鸿  任皓  周军  孔敏 《情报学报》2003,22(3):347-353
本文主要论述企业知识发现中基于个性化服务的Web推荐构成 ,提出了基于个性化技术构建用户兴趣模型的算法。文章根据用户有无介入兴趣模型构建的学习过程区分n元预测模型、用户兴趣关联规则库及利用用户兴趣词典进行Web页面请求预测的算法。最后介绍了Agent技术在企业个性化Web推荐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信息资源集成的目的,是对若干个信息制作、管理单位中分散存储和管理的各类信息资源,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数据共享。它要遵循实用性原则、用户至上原则、系统性原则、标准化原则等。图3。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18.
结合电子商务荐购系统的要素分析,构建能统一描述荐购系统输入信息、内部数据表示方式和各种荐购方法的用户、商品及交易关系模型。以此关系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混合型荐购方法,并以此方法为核心构建能支持多种荐购方法自由切换、支持用户定制、支持信息推送服务以及商业排名服务的电子商务荐购模型。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When the 23-member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ibraries merged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s in 2017, a unique opportunity arose to conduct multi-tenant usability testing on user experience in the Primo discovery service, collectively branded OneSearch. In 2018, librarians at five campuses conducted a round of task-based individual user testing on their separate instances, seeking to review individual campuses’ decisions about customizations designed to provide optima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and provide insight into group decisions about our shared customization choices. Along with the findings of the test resul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enhancements to existing modifications, we discus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at are present in conducting multi-campus usability testing and shar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consortium-based testing effor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