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乡镇图书馆是农村文化网络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0年代中期以来,一个以县图书馆为中心、乡镇图书馆为支柱、村图书室为基础的农村图书馆事业正在我国各地逐步兴起。但目前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很缓慢,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笔者所在的荆门市的71个乡镇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12亿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全国有5万个乡镇,有60多万个村庄.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村文化不断发展,乡镇图书馆、农村图书室乃至农民个人图书馆,越办越红火.乡镇图书馆的崛起,大大地加快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步伐.本文结合我县十几年来发展县、乡、村三级图书馆事业的实践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3.
曹湘平 《图书馆》1989,(3):50-51
衡东县农村基层图书馆(室)的发展,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而发生了根本变化,到八八年底止,全县共有各类基层图书馆(室)六百七十二个)、其中乡镇图书馆(室)四十个,村图书室三百一十六个,个体图书室四十二个,厂矿企事业单位图书室一百一十九个,学校图书室一百五十五个,共计藏书四十五万余册,全县人平图书零点九二册,大大超过了全国人平图书零点二九册的水平,在衡东县范围内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以县荣桓图书馆为中心馆的区、乡、镇、村、组、个体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于慎忠 《图书馆》1991,(3):28-30
1987年,我县试行和推广“乡、镇文化站同农村工厂企业挂钩,联合办文化站图书室”的路子。三年多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联办工作取得显著效益。87至89年,全县21个乡、镇图书室购书费累计119,157元,其中28,730元来自社会联办,占总数24%。90年1至9月,12个乡镇,联合83家乡、村两级企业,取得15,630元联办费,社会支持能力比往年又有大幅度增加。我们体会到:“厂站联办”不仅增加乡镇图书馆的活力,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农村图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根据本县实际。提出了构建县、乡、村即县图书馆、乡镇图书馆、村图书室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的设想,旨在整合和有效利用各类文化资源要素。实现资源共享,确保基层群众能够享受到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张爱华 《贵图学刊》2007,(1):12-13,17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村级图书馆(室)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依靠乡镇或农民自办图书馆(室),从中央到地方给予补偿,上级图书馆加强指导和辅导,认清和摆正乡镇、村图书馆(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从而充分发挥乡镇、村图书馆(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丰县是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偏僻贫困山区,全县辖6个镇,14个乡,227个村,814个自然屯,34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29万,占86%。这个自然条件确定了我馆的服务重点是农村,把搞好乡(镇)图书馆(室)的辅导工作做为我馆的主要工作任务。到目前为止,全县20个农村乡镇中已建成省级高标准图书(馆)室4个,市级文化工作先进乡镇图书室8个,县级乡镇图书室8个。已建成村级书图室16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0.9%。乡镇图书馆(室)藏书95,456册,村级图书室藏书75,512册,乡村两级藏书,平均农村每口人为0.5册。乡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村级图书馆(室)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依靠乡镇或农民自办图书馆(室),从中央到地方给予补偿,上级图书馆加强指导和辅导,认清和摆正乡镇、村图书馆(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从而充分发挥乡镇、村图书馆(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层图书馆是人们身边的图书馆,是保障人们阅读权利的重要基础设施。笔者2015年带领学生对湖北省武汉市13个区级图书馆展开调查,2018年深入到所在学校周边的社区图书室,2019年将调查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浙江、四川、安徽、河北、山东、四川、上海、福建、湖北、江苏、山西等省和直辖市的区县图书馆、社区图书馆、乡镇图书馆和村图书室、学校图书馆等,发现调查的绝大部分基层服务点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分析原因,一是没有形成有效运行的基层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二是缺少图书馆专业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广大农民对科学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为农民服务的乡镇图书馆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个以县馆为中心的乡镇图书馆网络已初步形成。以江苏省为例,11个市所属64个县(市)的1865个乡镇,已建立图书室1587个,普及率为85%。藏书总数290余万册(每馆平均1827册),年购书总经费76.3万余  相似文献   

11.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当前,相当部丹乡镇图书室仍处于困境之中,如何摆脱当前的困境,使之走出低谷,健康发展,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惠安县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为例,并结台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十几年来,莱州市的基层图书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市29个乡镇全部建成了藏书5千册以上的图书馆,其中万册以上的图书馆22个.全市1017个村,已建成75个5千册以上的馆,其中万册以上的馆12个,还有5千册以下的图书室数百个.  相似文献   

13.
一、衡东县农村图书馆事业的现状据一九八九年年底统计;衡东县二十四个乡镇,办成了四个万册图书馆,二十个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三百六十五个村组图书室,一百五十五个学校图书室,厂矿企事业单位图书室一百一十九个,个体图书户、图书摊四十二个。全县农村基层图书馆(室)共有藏书五十八万二千多册,全县人均拥有图书零点九二册,超过目前全国人平零点二五册水平,年接待读者十万多人次,流通书刊二十多万册次。在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的过程中,通过摸索和积累经验,衡东农村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发展,并逐步形成目前这种初具特色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重要基地,既担负着组织、领导、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任务。又肩负着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职责。为此,红塔区图书馆以标准文化站、室建设为契机,来“加强乡村图书室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通过发展乡镇、农村图书室,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工作思路是积极可行的,其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发展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长三角地区因地域、历史、人文相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在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主要经历了自建图书室与农村图书流通站相结合、乡镇图书馆发展、新型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3个时期。新时期长三角地区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结合,给新时代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全区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较快,7个乡镇都建起了图书馆,90%的村、社办企业大厂点也建起了规模不一的图书室,基本上形成了网络化。目前,有3个镇馆被省文化厅认定为高标准乡镇图书馆,使我区农村图书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创建高标准乡镇图书馆中,我们首先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取得了各级领导的支持,把创建工作纳入日程,并采取了如下做法: 一、坚持标准,确定重点,以点促面在各级领导的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馆实际,谈谈怎样搞好延伸服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遵义县图书馆采取了在乡镇建设分馆,发展农村图书室,开展送书上门、集体借书等多种方式开展图书馆延伸服务,并对遵义县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中小学远程教育和村村通工程、农经网等资源进行了整合,把公益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拓展到乡镇、农村、社区、军营等地方,使图书馆的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8.
昌图县文化局在建设乡镇图书馆(室)中,认真贯彻文化局制定的“以农村为主,以大文化为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主”的基本原则,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坚持以图书为主体,狠抓乡镇图书馆(室)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至九○年底,全县共建成乡镇图书馆(室)37个,村图书室440个。主要做法如下: 一、制定合理措施,解决经费来源 1、普遍采取乡镇预收提留的办法,形成乡镇馆经费的主要来源。各乡镇根据本地情况,分档次制定每亩地提留一角或五分钱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重庆市武隆县图书馆及乡镇图书室日常工作现状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本文对县级图书馆和乡镇、村级图书室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县图书馆(室)建设的思考和建议,如何搞好日常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期对县级图书馆和乡镇图书室的工作顺利开展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对乡镇图书室和农村图书点的服务,根据县主管局关于构建三级公共图书服务网络建设的要求,最近,德清县图书馆对各乡镇(开发区)文化中心图书室进行摸底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