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蕾 《今传媒》2007,(10):8-9
在团中央书记处领导下,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青年报》主办的首届"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于2006年5月19日正式启动."寻找适合年轻人的行走",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是"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的宗旨."表达最真实的民意",实现百分之百的海选;服务我国旅游事业大局,办成百分之百的社会公益活动,是本活动两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2.
黄荔 《编辑之友》2006,(5):35-38
一、发展出版业必须关注"共同美" 随着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往也日益加深.在我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同时,在文化层面上研究全人类关注的共同点,是同样不可偏废的.余秋雨先生认为,"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 1],这是一种与过去观点不同的反向思维的观点,对文化来说具有重要的普遍性意义.从审美的观照来说,提出了关注"共同美"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有关弹幕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新传播方式的流行到底体现了什么,而不是简单地否定它. 《北京晨报》评论版的编辑打电话采访我有关弹幕的事情,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我说了这样一些看法,见报时编辑的小标题是“互联网加的新形态”: 作为一个职业的研究者,同时又有些老派习惯的人,我本人的收视习惯,绝对接受不了这种边看边吐槽的方式.我更喜欢在安静、平静、干净的状态下,完成对内容的欣赏以及判断,哪怕内容很火爆、很有激情也是如此.那种边看边吐槽,说不定还有些评论者情绪比较激动发表一些冲动的批评,我觉得会把平静完全破坏掉.我的家人中,也有喜欢看弹幕视频的,屏幕上常有20条以上的字幕在滚动,我觉得没法看,到底是看内容,还是看吐槽呢?  相似文献   

4.
抗战在徐州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的徐州是日军侵华的战略要地,也是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这方热土孕育的热血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并倾力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引领下,英勇奋战,抵御外侮,为这场伟大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瘦马 《传媒》2004,(8):31-35
编者按在书报亭,杂志与杂志之间惟一的区别几乎只剩下了封面的比拼.从尺寸的大小、封面人物的知名度到封面关键文字的色调.读者只能凭肉眼作为简单的判断,至于杂志的用纸规格、重量、页码一类的信息其实是容易被忽略的,它们只是在后来的反复阅读中成为聚集读者信心的一种允诺."六秒钟决定论"早已受到传媒人的肯定,大量的读者调查反复验证一个事实:读者在经过书报亭时决定购买杂志的时间只有五秒钟.如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吸引有效的眼球一直是媒体人不断探询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书市和订货会,是每年的书业盛宴,出版社忙着吆喝,色香味一应俱全;媒体探着热点,炒炸煮轮番登场.随着主发渠道的建立和添货通路的正常化,订货、零售的初始功能早已退化,盛会更大程度上成了图书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青春、奇幻已经不再时髦,悬疑、恐怖正在窜红冒火;爱情已经沦落于偷米的老鼠,密码、碎脸成了时下最畅销的关键词……其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路高歌的数字,还有各路神仙热推促销的技艺.  相似文献   

7.
董天策  谭梦玲 《传媒》2004,(5):32-34
编者按在资讯不再稀缺的时代,判断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引导受众在资讯泛滥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对资讯的相对客观、中立的判断以及引发的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成为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成为媒体凝聚受众的利器.当<新京报>将更具舆论引导意义的评论列为主打卖点之一,并在北京媒体中引发新的时评热时,我们把眼光投放到新型时评的发轫地--广州.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各类媒体高歌猛进开发言论的历史进程中,广州各主要报纸更是不约而同地聚焦时评,先后创办或者充实各自报纸的时评版面,观点竞争成为广州报业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8.
绯红的十月点燃绯红的土地。十月,是祖国庄严神圣的生日。幸福的乳汁汩汩流出,滋润华夏赤子的心田。这是丰收的日子。流金的大地、送爽的金风、饱满的果实、欢唱的机器、甜蜜的笑脸、穿飞的身影组成一幅奔忙而又和谐的图画。走进这个日子,细数从我  相似文献   

9.
论图书馆对聘用勤工俭学学生的科学管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简述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人才战略的实施,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的重要意义与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图书馆加强对勤工俭学学生的科学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的出版流通市场对内和对外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出版流通的市场竞争.面对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版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事选题的策划与开发,大批新书被不断推入图书市场.同时,出版社也加大了产品的营销工作,并为此作出了极大的努力.然而,中国的图书市场却出现了一个让人感到棘手的问题,即书店里的书越来越雷同;我们想要的书买不到,不想要的书,书店里越来越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呢?我认为这与中国的出版机制和出版流通机制存在的问题有很大的关系,制约中国出版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出版流通渠道不通畅、还没有建立起一个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合理的出版流通机制.为此,与出版产业发达的日本做一个比较,不仅能更清楚地认识我们今天所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把日本的经验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