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多人都梦想过将自己的人生片段“下载”到电脑中永久保存。如今,这种梦想已变为现实。近日,微软宣布该公司的英国工程师威廉斯发明了一种被称为“人体黑盒子”的微型摄像机,它可以让携带者随时记录工作和生活中的场景,并将其储存到电脑日记中。据悉,微软将于下个月在英国剑桥正式对外展示这种“感应摄像机”的工作原理和运作效果,并计划尽快将其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2.
<正> 显示器的屏幕不断抖动,是一件很烦人的事。这种状态会造成电脑使用者眼睛的疲劳,久而久之还会给电脑使用者带来眼疾。应该找出显示器屏幕抖动的“元凶”,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3.
数码相机以电荷耦合器件(CCD)代替感光胶卷,将影像信息以数字方式储存到硬盘内,可直接将数据传输给电脑。同时,借助电脑图形软件对影像进行处理,以达到最佳效果。尽管数码相机时代的最终到来还需时日,但就是在这个还不太清晰的“时间差”中,市场竞争却每况愈烈。目前,利用因特网的新型影像系统已面世。也就是说,采用普通照相机就能将图像和照片灵活应用于因特网的数码图像处理系统中。这样一来,代价高昂的数码相机的霸主地位肯定会受到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08,(7):14-14
IOGEAR行动数字手写笔GPEN200C可以储存随手纪录的创意与涂鸦,之后再上传到电脑转换成数字文字与图形,进行数字化管理与应用。此外,透过USB连接到电脑,手写辨识软件还可以将手写转换成数字文字与图形文件,让使用者方便储存、编辑与分享。  相似文献   

5.
庄学本的“人物影像”是他所在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个体与群体精神的留存。“坚韧”与“宁静”的人性之美是庄学本影像所记录下来该地区个体与群体精神的基本面貌。这主要表现在远景影像、肖像和日常劳作影像中。三类影像构成人类学影像中人物影像的基本维度。而记录个体与时代精神、留存人性尊严,不仅是摄影的艺术维度,更是人类学摄影的核心功能与自身合法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领域 ,一种无纸设计和使体力劳动几乎不再存在的电脑制造制造业时代的曙光已经出现。一、电脑制造制造业的发端何谓电脑制造制造业 ?有人把它称之为“数字”制造业 ,又有人说是电脑改造传统的制造业。但这种表述似乎都不确切 ,因为 ,实实在在的是 ,电脑在“制造”(动词 )一个全新的“制造业”(名词 )。电脑问世之后 ,就有机械制造行业的电脑使用者梦想用电脑来代替他们的全部工作。从设计到制图 ,从模型制作到样品制作 ,从厂房布置到流水线的安装 ,从流水线的运转到产成品的发售......全都用电脑完成。梦想经过…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名哲学家J·德里达指出,“档案化”即“对事件的记录过程”,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对历史的记录”或“形成文件,从而记录历史”.这一理论将文件的制作形成过程到最后储存保管的完整过程全部纳入“档案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电子病案(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EPR),是用电子设备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的病人医疗记录。根据美国医学计算机化委员会1991年的定义.计算机化病历可以支持使用者获得完整、准确的资料;提示和警示医疗人员;给予临床决策服务;连接管理书刊目录、临床基础知识以及其它设备。电子病案并不是将现有的纸病案简单地电子计算机化。它不仅包含了患者纸张病案的原有内容.而且储存了患者的全部医疗信息,包括病史、各种检验和影像资料,是对个人医疗信息及相关处理过程综合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影像“畸变”效果与观众“猎奇”心理李兴国影像“畸变”指正常的景物在摄像机镜头记录和再现过程中出现的超出正常视觉感受范围的一种变形或失真。人眼在平常的视觉活动中,重复接受“司空见惯”和“习以为常”的视觉信息,视神经经常处在被动接收状态,逐渐地失去了对各...  相似文献   

10.
《信息系统工程》2004,(11):12-12
10 月13 日,美国政府首次尝试打击未经允许控制他人电脑的互联网“间谍软件”(spyware),对新罕布夏州的一名男子提出法律诉讼。根据该诉讼,间谍软件利 用微软(Microsoft)IE浏览器的一个漏洞,在使用者不知情的状况下入侵他们的电 脑。这是美国政府针对滥用间谍软件者犯 罪采取法律制裁的第一项案例。 此前一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FTC)要求联邦法庭下令关闭一种会胁 迫使用者购买反间谍软件的业务,这种间 谍软件会让电脑失去原有的工作能力。 据FTC 介绍,互联网使用者在访问含 有某些广告标语的网站时,会在不知情的 …  相似文献   

11.
潮流新品     
1项链救生圈从外型看就像个时尚简约的项链,但只要拉扯中间的绳子打开安全锁,就能让它快速充气,变成救生圈为使用者提供浮力。在水中遇到紧急状况时,有了它便能安全地在水面漂浮等待救援了。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网络发展迅速,已成为继传播的报刊、广播、电视三类新闻传播媒介之后的第四传播渠道。各类新闻传播媒介在进行新闻传播的同时,还要进行广告传播,网络上的多媒体广告,正在成为新闻学、广告学共同瞩目的新的研究对象。电脑网络上最早出现的广告是电子公告牌系统(BBS:BulletinBoardSystem)上张贴的“叫卖”广告。这种广告的广告主是以个人身份出现的电脑使用者,所一叫卖”的商品大都是电脑或电脑组件、光碟这类物品。因特网所提供的电子公告牌服务有一种叫“新闻组”(newsgroup),每个新闻组是由与某一论题相关的新闻稿组成…  相似文献   

13.
蔡晓艺 《青年记者》2016,(33):68-69
“真实再现”手法又被称为“情景再现”手法,是一种纪录片创作者借鉴故事风格,采取相应影像处理的风格和技巧,来记录曾经存在和发生、但未及时记录的情景的手法,是一种将编构的手法用于非编构类影视作品的做法。但纪录片,顾名思义,即单纯地记录真人、真事、真情景,是一种以纪实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的影片,其最主要特征就在于“真实”。  相似文献   

14.
云里的杂志     
一年来电脑界的热门议题,就是“云端运算”(Cloud Computing)。大家或许听过这个名词,但未必完全了解,其实云端运算不是一种新的技术,也不是新发明的软件,仅是系统概念,大家也可能每天都在运用,电脑界现在要进一步发展。如果使用Google的电子邮件Gmail、Yahoo的照片储存网Flickr、或与朋友玩在线游戏,就是在使用云端运算了。  相似文献   

15.
潮流新品     
“B—membrane”概念电脑,“Plugless”水槽,水钟,“Antro Solo”混合动力概念车,“捕风”衣架,磁铁台灯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苹果电脑的忠实用户也是PC机的使用者,我想用我最真实的感受对Macintosh和PC作一次详细的比较也希望其它熟悉Mac和PC的用户都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来。自1984年苹果电脑公司首次推出Macintosh电脑后,电脑与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形式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采用友好、方便易操作的图形界面的Macintosh电脑,把计算机从”专家专用”变成7老少皆宜的信息处理便捷工具。今天图形界面已经非常普遍,但显苹果电脑仍然是这一领域的领导者。正是基于一种不断将复杂、尖端的技术演变成简单、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的创新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苹果电脑公…  相似文献   

17.
李磊 《新闻实践》2006,(2):28-29
所谓播客,是POCTOAST的中文直译,是数字广播技术的一种, 最初借助一个叫“IPODDER”的软件与一些便携播放器相结合而实现。“播客”网站为用户免费提供30M至100M的使用空间,“播客”可以用麦克风、电脑录下自己的声频版日记,然后传到自己的播客上。作者还可以选择与广大网友分享,网友通过下载、订阅“播客”到电脑和MP3,就可以收听了。说到底,播客就是用声音和影像来写的博客,目前为止受限于网络技术主要以声音为主。  相似文献   

18.
香港电白继两年前开始将电视和广播节目上国际电脑网络后,1996年4月又开始为听众提供“新闻通”、“节‘通”电话收听节目。听众无论身处香港或海外,只需通过电话接“新闻通”热线,便可以听到每小时更新一次的新闻节目,或经“节目通”热线,收听香港电台第一台的节目。“新闻通”及“节目通”服务,是利用先进的“双向交流电话语音系统”,再配合一套特为此服务而编写的程序组成。可同时接通400多条电话线路,应付每天数千人次的听众。双向交流语音系统可让使用者通过音频电话机,接通电脑数据库的系统。使用者只需依照系统的语音指水按…  相似文献   

19.
据路透社伦敦7月14日消息,英国一部被称为“英语库”(Bank of English)的超级电脑字典13日起建成并开放给民众使用。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可通过国际联网检索该库中所载的英语字汇。  相似文献   

20.
叶红英 《大观周刊》2012,(13):231-231
《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中这样写到: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他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的有心人。我们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串起来,变成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教育家这样鼓励教师写教育日记。教学后记为教育日记的一部分,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初上讲台的年青教师,每上完一节课,总有或多或少的感受: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如果及时记录下来,这就是教学后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