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于电视记者而言,现场思维反应能力是采访成功的关键。提问,是电视记者最基本的能力,作为一个采访节目的中心人物,需要熟练运用各种提问方法和技巧。对于一篇报道是否成功,与电视记者密不可分。本文对电视记者新闻采访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明确电视记者在采访中的作用,探究电视记者在提问中如何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给广大电视新闻记者作为参考,使其提升更好的采访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开展,电视媒体对于各项新闻工作也有了新的采访措施与方式,电视记者作为电视新闻采访的主体,对于真实反映基层百姓生活状况、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视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应时刻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采访出真正的"走转改"新闻,如果一个记者只是为了完成"走转改"的相关任务而刻意进入基层进行采访活动,最终其采访的相关新闻也可能不会被人认可为"走转改"新闻。笔者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如果在采访过程中缺乏准确的角色定位,就会影响到采访效果,导致整个新闻质量不高,因此电视记者应在新闻采访中清楚自身的角色,避免出现采访活动成了旅游形式或记者过于高傲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进步,科技水平飞速提高,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在媒体方面,由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户外四种媒体,发展出了新型媒体,即构建在信息技术和网络上的数字媒体。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新媒体的时代,新媒体在各个方面给传统媒体带来不小的冲击,同时对于电视记者的工作也是一种考验。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电视记者如何更好地进行新闻采访工作是值得思考和做出改进的。本文旨在讨论新媒体时代下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方面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神经,运用"观察、倾听、触摸"的手法进行采访。所谓观察,就是到采访现场进行详细的观察,观察现场、观察人物、观察情态。电视记者除了要直观地通过肉眼观察,还必须借助摄像机,将看到的一切拍录下来,用图像符号和语音符号,将新闻现场变成画面语言传播给受众。所谓倾听,是指专门听采访现场非采访对象的各种议论及  相似文献   

5.
刘小峥 《视听界》2001,(1):25-26
电视记者暗访,一般指以下情形:电视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以乔装身份、隐蔽摄像器材的方式,近距离接近采访对象;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状态下,秘密录音、录像,对事件过程跟踪拍摄,并最终凭借媒体进行公开报道。上列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构成组成要件,缺一不可。2000年发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的一次电视暗访便是范例。高考前夕,湖南经济电视台记者接到关于嘉禾县可能出现高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电视采访用语 俗话说:“凡事对症下药。”在电视现场采访中,记者要根据具体的采访内容和采访对象来确定采访提问的用语。 对于一个成功的电视记者来讲,他在采访用语上起码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使用口头语言,避免使用文言或生僻的专业术语 老舍先生曾说过:“世界上最好的文字是最亲切的文字,所谓亲切,就是要用普通的话。大家这么说,我也这么说。不要用一大车大家不了解的话。” 电视是一种时效性很强的传播媒体。记者在提问时,如果多用朴实自然、生动活泼的口语,那么,对采访对象来说,就可以准确理解记者的问话,以…  相似文献   

7.
刘瑞雪 《青年记者》2008,(11):28-29
提问,是新闻采访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电视记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电视采访最突出的标志就是镜前采访,电视报道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交谈和盘托出.  相似文献   

8.
姜辉  冯建锋 《视听纵横》2003,24(6):85-86
当电台、电视、报纸、互联网纷纷在新闻时效上抢占先机的时候,作为电视这一传统的媒体率先开始了对新闻隐性采访的探索,挖掘其现场的生动性,使其最终成为提高新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给电视人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融媒体时代,"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成了传统媒体改变新闻采编流程的主要方向,但广播和电视作为不同介质的媒体在采访报道时有其各自的独特性.本文通过对一些城市台和县级台合并广播采访与电视采访队伍,有的干脆取消广播记者,由电视记者统一供稿等做法进行剖析,认为采访是新闻产品生产流程中的首要环节,不同介质媒体对新闻采集的侧重点不同,而社会化分工又越来越细,在采编实践中,广播采访与电视采访应讲究差异性,以避免新闻报道的同质化.  相似文献   

10.
茅震宇 《视听界》2014,(6):113-115
不少人习惯把记者出镜称为"记者出现场",道出了记者出镜的性质,即在新闻事件现场作报道。过去只有直播(包括现场连线)时要求记者必须出镜,现在出镜已是常态。出镜是电视记者的任务和职业特征,这既是电视记者的特别之处,也是电视新闻的优势。如果放弃出镜,等于削弱了电视的一大优势。将电视新闻有形有声的独特优势发挥好,电视新闻的魅力就能成为与其他媒体竞争的实力。电视台不应该有专门的"出镜记者"一职。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历史进程中,电视记者与法的矛盾日渐突出。电视记者不仅依法享有作为普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而且也依法享有电视行业所赋予记者的采访权和报道权。在记者的职业生涯中,如何在提高业务水平及道德素质的同时,把握好采访、报道的尺度,是记者能否依法开展工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事件性新闻还是非事件性新闻,大多数的事情发生时,电视记者只能在第二时间赶到现场,而此时,事实已经发生、现场正在改变、人物正在离场、氛围正在淡化、时光正在飞逝。对于电视记者采访来说,这一切“电视画面”都在时过境迁、事过景迁。那么,怎么样保证报道既不失真又能好看?根据作者实践体验,似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13.
客观性是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客观性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使电视新闻采访取得更好的成效,进而提升电视媒体以及电视新闻记者的竞争力。本文以民生新闻采访作为案例,对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把握客观性的重要价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客观性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强化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蓓 《新闻实践》2009,(3):62-64
记者出镜,是指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的镜头中出现自我形象的工作方式.恰当的记者出镜,可以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现场感强"的独家优势.要想镜前表现出色,记者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如不能成功驾驭所有角色,将会出现角色失败、角色意识不清及角色冲突等问题,社会学统称为角色失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民生新闻在增强地方媒体贴近性、扩大影响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电视民生新闻主要由现场同期声、采访、图像、文稿组成,而很多新闻内容都是在新闻现场的一次性采集中获得,所以采访是否成功直接决定了新闻报道的质量。因此,在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过程中,需要记者做好充足的准备,注重采访原则与技巧,保持明确采访思路,如此方能让民生新闻真正成为百姓的"扬声器"。  相似文献   

16.
姜琦 《记者摇篮》2015,(2):13-14
新闻采访,是新闻事业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寻找与挖掘新闻事实或新闻线索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是一系列新闻业务活动的"龙头",是新闻记者最基本、最经常的职业性工作。电视采访则是新闻采访中的后起之秀。我国电视界一般认为,电视新闻已经经历了三代发展过程:第一代是口播新闻,第二代是"图像+解说",第三代是现场采访报道,也就是镜头前采访。电视记者的现场采访报道对于传统意义上的采访来说是现代新闻发展进程中又一次质的飞跃。现场采访报道是记者奔赴新闻现场,手持话筒或身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时代,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移动终端各种市场软件信息推送如流水般快速便捷,人们越来越不仅仅依靠电视获得新闻动态。信息技术对于过去的新闻采访来说是一种借鉴手段,起着辅助作用,而新媒体时代的当下,对于电视记者的新闻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摆脱当下的困境,是当前亟待解决之事。电视记者的新闻采访,能深入事件发生前线,及时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并可以深入挖掘事件发生的深度内涵,但是电视新闻不能及时快速推送。因此在工作过程中,电视记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创新工作模式,保证新闻采访的质量和内涵,从而在新时代的竞争下保持优势,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畅祎扬 《新闻传播》2012,(7):109+111
电视记者的采访活动是电视新闻以及其他许多节目的核心环节,并且往往是直接展现在观众眼前的,因此记者的采访表现就显得异常重要。而提问是采访最直接的表现方式,电视记者除了遵循一般的提问原则以外,还需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掌握各种提问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积累,才能够在电视采访中表现出色。  相似文献   

19.
邢红文 《新闻窗》2013,(6):40-40
一、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1.现场性电视新闻采访与其他的采访方式相比,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其具有显著的现场性。①当新闻事件发生后,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及时赶到现场对其进行新闻报道,否则就会失去电视新闻采访给人的直观感受和感染力。即使电视新闻媒体使用一些弥补措施,也会失去电视新闻采访的报道效果,严重影响电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阶段,随着各类媒介的不断融合发展,新媒体时代大幕正式开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电视记者必须要进行创新化的完美转型,做好日常新闻采访的各项工作,力求在激烈的媒体竞争市场大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鉴于此,笔者结合在遵义广播电视台多年的电视记者工作经验,针对新媒体时代下电视记者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进行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媒体同行进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