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弹幕作为"御宅族"的小众文化一夜之间走入大众视野,其背后是互联网时代,网络亚文化对社会主导文化的渗透。弹幕电影作为新型的互动观影仪式,是在互联网思维下,新媒体技术对传统电影产业的再造创新,其背后蕴含着互联网时代文化经济转型发展的产业逻辑。本文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角,在分析弹幕电影互动观影仪式的基础上,揭示弹幕电影背后的文化与经济原因,指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拥抱互联网思维、主动迎接时代与产业变革,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2.
韩璐 《传媒》2015,(19):69-71
源自于"二次元"世界的弹幕电影目前正饱受关注,或质疑或欢迎,因此有必要对弹幕视频进行全面了解.客观来看,作为互联网和传统媒体融合的产物之一,弹幕电影也是优劣并存.互动是弹幕电影的独特魅力所在,它实现了观众与电影、观众与观众、观众与制作方之间的互动.干扰是弹幕电影客观存在的弊端,其特有的弹幕功能对观众自身及其他观众观影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正>(1)【#弹幕很"跳"#】编者按:弹幕视频早已流行多时,它以独特的传播形式凝聚了一批铁粉。今日,弹幕"跳上"大银幕,电影《秦时明月》和《小时代3》分别推出了弹幕专场。有人觉得更有趣了,有人觉得X字君让一部电影尊严扫地。#弹幕很"跳"#微议一via@中国青年报:吐槽仍然是"弹幕"电影的最主要功能。在大工业生产流行文化的背景下,让人"出戏"多少带有点逆袭的意味,然而,"逆袭"从不是"弹幕"电影的推动力。槽点消失太快,形式大过内容,"弹幕"对于电影产业本身的推动远远小于抖机灵时的快感。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5,(13):39-42
互联网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更是"全新的思维模式"。由互联网所衍生出来的思维模式正在深刻改变着影视传播的路径乃至其产业形态:"用户思维"让观众全面参与影视创作生产环节成为必然的现实选择,"平台思维"在电影生产过程中推动着各种资源的配置,"社交思维"则改变了影视营销的传统观念。互联网思维的背后,是电影产业全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王昀 《东南传播》2015,(3):31-36
互联网正融入电影工业系统,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备受关注的变革角色。结合受众的多层面向意涵,从新近三部案例电影之考察来看,电影制作者可以依赖互联网时代提供的独特技术语境,一方面打造用户作为"我"这一主体的精准需求,另一方面强化一种集群式、共同体化的观影行为。尽管互联网真实改写了新时期电影模式的具体实践,但电影市场的高票房现象仍是基于以内容、资本与受众为基本内涵的多重互动结果。我们应当以一种聚合化的视角,来解构互联网时代电影市场的转型变化。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5,(13):14-19
弹幕视频是近些年国内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在线视频分享模式。以较具代表性的Bilibili网为例,运用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予以关照认为:弹幕视频观看模式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自我认同为ACG文化族群成员身份的网众,以身体的非物理在场为空间站位所开展的虚拟互动仪式。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视频播放模式,弹幕视频在中国互联网已经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广泛关注。而弹幕文化少有人加以深究其背后的意义生产机制以及文化现象。弹幕是怎么激发网友的快感?弹幕是怎么生产意义的?搞清楚这些问题,有助于梳理当今的影视文化以及观众的接受反应。本文以传播学以及结构主义叙事学为理论支撑来探讨弹幕的意义生产,从而分析弹幕给受众带来的影响。随着诸如Ac Fun(A站)、哔哩哔哩(B站)等弹幕网站的势力不断壮大,热衷于弹幕的中国网民已从早先的"御宅族"逐渐扩展到了其他的青年网络群体。至此,弹幕视频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一种形式上打破传统的在线视频点播网站,从文化研究的角度上来看,弹幕视频开始呈现出了一种"青年亚文化"的图景。本文将从"弹幕是什么?"、"弹幕的意义生产"、"弹幕的快感生产"三方面来着手分析弹幕。本文认为,弹幕视频的出现是一种后现代的狂欢,是受众对于传统霸权的反抗以及解构。弹幕的出现可能会改变未来的媒介格局。  相似文献   

8.
弹幕是一种新的互动性话语体系,其伴随着视频传播的过程展现了极强的仪式感.弹幕是如何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创新传播方式的,又是如何创造互动仪式感来构建集体观念的,最终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以B站1986年版《西游记》弹幕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编码分类、强度分析和情境互动分析,研究发现其内容主题集中,刷屏强较大,互动情节关联化;在此基础上借用詹姆斯·W·凯瑞的传播仪式观来分析弹幕作为新的话语体系所具有的创新之处和新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和实例结合分析经典影视弹幕,以期为弹幕文本和话语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弹幕作为一种新的网络评论方式被逐渐运用于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中,是传统媒体连入互联网的重要切入点.文章从媒介补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弹幕对传统电视的补救;从电视自身的特点、电视体制以及电视受众三个方面分析了弹幕在电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弹幕具备的社交因素、弹幕在形式和规则上的创新以及弹幕给电视带来的互联网思维使得弹幕在传统电视中的运用仍具有乐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8,(3):68-74
弹幕直播平台作为近年来网络弹幕视频的热门实现方式,吸引了大量粉丝以及各界的关注,已经在多个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然而,学界的关注度与其引发的社会热度依然没有匹配,我们有必要以网络直播平台的粉丝对弹幕的使用及其背后的粉都文化为研究对象,从直播弹幕的发送、接受、传播与区隔等具体行为讨论其中蕴含的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符号悖论,进而考察弹幕直播平台为互联网产业与大众文化带来的新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后疫情时代的各种新兴媒体形成了不同的公共文化场域,其背后有着诸多话语权力的汇合碰撞。自媒体电影批评在经历了BBS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弹幕视频网站等媒体平台的变迁后,其概念界定、表征内涵和外延探讨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电影批评新时代的到来。从媒介文化的研究视角来看,通过梳理新媒介时代下的自媒体电影批评生产传播现状,着重讨论自媒体电影批评的涵义、载体、表征进行身份确认;再探讨其背后话语融合的现状。对于厘清自媒体电影批评的概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张聪  常昕  陈颖 《东南传播》2014,(12):12-14
"弹幕"是源自日本的一种在青年群体,尤其是90后受众中流行的新型媒体传播样态和媒体文化。弹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传受双方的互动关系,并在其核心接受群体中形成了鲜明的共通价值观和传播语境。这种兴起于网络平台的传播形态业已被引入电视媒体,在多屏互动和媒介融合的时代,弹幕成为传统媒体吸引青年观众、扩大收视人群的一种尝试。长远看,如何对弹幕内容进行合理把关,如何强化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并在更广泛的受众层面上发挥传播效力,是弹幕传播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弹幕近两年发展迅猛,从最初的A站、B站发展到主流视频网站,并进入了电影、电视、户外广告、移动终端等领域.相对于传统视频网站的评论,弹幕真正实现了实时互动.受众可边看边评,评论无延时地直接显示在视频画面上,正在看该视频的所有受众都能同时看到并回应,相当于即时通信与视频观看相结合,营造出虚拟的群体观影氛围,打破时空阻碍,大大提高了互动的热度.弹幕从屏幕右侧进入,飘到左侧退出,一闪即逝,不拘泥语法句式和意义的完整性,使得受众发言轻松随意,像日常观影时的闲聊.因此,弹幕言论普遍表现出很强的随意性和娱乐性,以吐槽、调侃内容为主.  相似文献   

14.
谢津炜 《今传媒》2020,(2):20-21
弹幕的流行为互动仪式的讨论带来新的主题。不同于以往的集会仪式,弹幕用即时评论的方式来构建身体的在场感,并用文字对参与者的态度、观点与情绪进行及时准确地记载。因此,弹幕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分析样本,对弹幕内容的分析也将有助于理解这场新型互动仪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后疫情时代流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这一现实态势,从观影空间、受众行为、受众心理、影片内容四个维度探讨电影"流媒体化"趋势之下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包括空间变动引起的电影艺术"灵韵"的消失;受众观影行为和选择行为的再造;受众观影仪式感和公共性的流逝;以及对电影创作内容的反作用等.  相似文献   

16.
王立雪  刘静 《声屏世界》2014,(10):72-72
<正>7月底,国产动画电影《秦时明月》以弹幕形式放映。8月初,由乐视影业发行的《小时代3》也有了弹幕专场,甚至连武侠片《绣春刀》都凑起了热闹。弹幕电影甚至一度引发"小时代迷"和"秦粉"关于"谁是弹幕电影第一"的争论。弹幕电影,更像是即时吐槽,或者是以电影的名义,人为制造一次吐槽者的集体狂欢。这是一个吐槽的年代,人人都可以拿  相似文献   

17.
曹三省  李璐 《传媒》2016,(4):16-18
在2015年内,“互联网+”行动计划作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横空出世,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碰撞与融合,在“互联网+”的旗帜之下,也呈现出越来越密集的创新效应,“互联网+电影”已经势不可挡地成为了这场大浪潮中的一道独特景观.人们把2014年称为中国电影产业的“网生代”元年,《小时代》《老男孩》《后会无期》等电影的高票房,刷新了大家对传统电影票房的认识,这些带有明显互联网基因的电影品牌,让中国的电影产业格局骤变.对于电影产业格局改变所带来的影响正反声音都有,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的思维和基因促进了中国电影的横向整合和纵向重塑.一方面,在电影的形式上,“互联网+电影”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电影形态,如微电影、网络电影、手机电影、新媒体电影等,它们在互联网时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叙事手段;另一方面,在电影的宣传营销层面,“互联网+电影”开辟了全新的宣传营销方式,如众筹、在线售票、网络营销、多屏互动等.反观传统电影形式缺乏创新,仍以内容为王,缺少对于大数据、“粉丝”经济、IP资源的开发利用.如今,互联网已经全方位渗透到电影产业的宣传、发行、融资、创意、营销各个环节之中,将为中国电影产业带来新一轮的革命性创新与改变.  相似文献   

18.
后疫情时代为恢复经济发展秩序,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原本消失的地摊小贩重生于大街小巷。与此同时地摊也在成为文化领域的重要热词之后,进入到仪式传播的语境,本文在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对文化场域中"地摊经济"所构建的互动仪式要素进行分析,揭示"地摊经济"通过互动仪式满足了网友的情绪宣泄的同时,实现了积聚情感能量、传播正确价值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别君华 《青年记者》2016,(23):43-44
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消极受众,新媒体时代的用户消费更加强调其主动性和不同消费者之间的广泛互动.美国文化研究学者亨利·詹金斯界定这种主动参与形成的文化为参与式文化,以UGC(用户原创内容)为代表的参与式文化成为当今网络媒介文化中不可忽略的方面.近几年兴起的弹幕视频作为参与式文化和开放性文本,邀请消费者积极参与到新内容的创作和传播、分享过程中,强调了互动对话和意义的阐释流动.本文选择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弹幕视频网bilibili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文本分析法,对弹幕视频网站的参与式生产路径进行考察,以解析新媒体环境下参与式文化创造的深层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20.
王晓璐 《传媒》2018,(3):86-87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弹幕视频热潮涌现,弹幕文化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们表达意愿的需求增加,网民使用弹幕在视频上畅所欲言,在拥有自由享受权利的同时,其伴随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网民网络表达失范现象相继发生.本文结合当今弹幕文化的特征,探究在弹幕视频热潮下,造成网民网络表达失范现象的原因及其疏导方法,以期为未来弹幕空间的净化提供理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