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采用文献计量法统计了其1998-2006年度SCI论文。着重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分析了论文的期刊分布和主题分布特征。通过计算各学科领域内所有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分数平均值(IFPA)之总和,使得不同学科研究成果具有可比性,在此基础上评估了该校不同科研领域的发展状况并尝试给出相应的学科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影响因子作为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的负面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因子作为科技期刊质量评价指标存在某些负面影响,它不能全面反映被测期刊的质量.呼吁科技期刊编辑树立正确的编辑理念,正确认识影响因子的评价作用,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刊物的内在质量上;建议有关部门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努力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期刊定量评价指标——期刊使用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期刊使用因子的提出背景、概念及内涵,指出它与影响因子在计算范围、研究对象和计算方式方面存在不同,可以作为影响因子评价的有力补充,为研究资助机构提供资助依据;介绍英国期刊工作组和美国MESUR项目等关于使用因子的研究情况;探索使用因子在图书馆的需求调查、资源评价、新资源订购和用户行为模式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最后指出期刊使用因子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参考文献的评价功能及其对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50,自引:11,他引:39  
影响因子是一种最直接体现引文关系的期刊评价指标,但是,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一论文发表的时滞和研究时期不同、引文峰出现的时间不同、期刊源不同以及期刊自引现象等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经统计和计算得出的影响因子必然不同。这些都决定了利用参考文献的评价功能所得到的期刊评价指标只能是一种参考性的评价指标,所以构建科学的学术类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基于引用期刊质量的影响因子修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计算仅仅统计被引用文章的篇数而没有考虑引用期刊的学术质量,这种计算方法有不尽合理之处.认为在计算影响因子时应充分考虑引用期刊的质量,建议以引用文献的期刊质量为权重对原影响因子公式进行修正.经统计学模拟计算表明,修正后的公式能更客观地对期刊进行评价,这将有利于建立起更公正、合理的期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相对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和科研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中国有色金属学报<金属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2004-2006年影响因子和相对影响因子数据的分析,说明相对影响因子可以应用在期刊的动态评价中,并以中南大学地质、冶金和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条件为例,说明相对影响因子在科研评价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牛晓锋 《出版广角》2018,(12):52-54
文章以2016JCR中SSCI收录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学科期刊为来源数据,采用Spearman分析2年影响因子百分位、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和他引影响因子百分位与WoS数据库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与h指数及累积h指数、与Scopus数据指标的相关度的不同.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与WoS数据库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5年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论文影响分值、引用半衰期、特征因子和标准特征因子的相关度高于2年影响因子百分位和他引影响因子百分位;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与相同引证时间窗口h指数、累积h指数全部表现为最强相关性,与Scopus数据库计量指标CiteScore、SNIP和SJR均表现显著相关性.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对期刊的评价效力更高,更适用于期刊的学术评价.  相似文献   

8.
电子资源评价之重要影响因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徐革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4(3):77-81,96
在汇集整理出电子资源评价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集合的基础上,通过向进入“211工程”的大学的图书馆的专家问卷调查,进行评价指标影响因子重要性程度和易获得性的调查研究,并利用灰色理论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综合筛选出重要的影响因子,以此重新构造出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电子资源评价之重要影响因子的灰色统计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汇集整理出电子资源评价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集合的基础上,面向211工程的大学图书馆,根据各个馆的专家经验和图书馆工作实际,进行评价指标影响因子重要性程度和易获得性的调查,利用灰色理论和方法重点进行数据的灰色统计和分析,筛选出其中重要的影响因子,以此重新构造出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JCR五年期影响因子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期刊引证报告(JCR)6015种期刊数据,以统计学方法探索性地分析5年期影响因子IF5的特点.结果显示,IF5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平均性期刊评价指标,能更好地反映多数期刊被引高峰,总体符合布拉德福分布.IF5与2年期影响因子IF存在排序相关,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两者测评结果在较好和较差期刊上相对一致,但在多数水平居中的期刊上存在区别.最后,给出Ifa指数测度两种影响因子的差别和Ifb指数综合两种影响因子的评价信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5个学科的SCI期刊和论文为研究对象,取不同底数的对数对每一学科论文被引频次进行转换,计算各期刊对数矫正影响因子(IFlog),以各期刊IFlog除以所在学科所有期刊IFlog平均值,进行学科标准化处理,创建学科标准化影响因子(cnIFlog),探讨cnIFlog在学术期刊跨学科评价中的优越性。研究结果显示,5个学科期刊的IFlog均呈正态分布,且无论同一学科还是不同学科期刊的IFlog1.5、IFln、IFlog5、IFlog10之间均呈100%正相关(r=1.000,P=0.000)。与影响因子(IF2018)、平均影响因子百分位(average impact factor percentile,aJIFP)、期刊PR8指数(journal index of eight percentile rank classes,JIPR8)、IFlog和相对影响因子(relative IF2018,rIF2018)等指标相比,cnIFlog1.5(category normalization for IFlog1.5)在5个学科期刊中变异程度最小、与aJIFP和JIPR8的相关度最高,具有理想的区分度和稳定性。无论同一学科还是跨学科期刊评价,cnIFlog1.5均是理想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学科发展速度评价的两个文献计量指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1989~1998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量和引文量为评价依据,建立了两个学科发展速度评价的文献计量指标,并以其为评价因子,给出10年来中国科学发展趋势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在“破五唯”的评价背景下,客观、合理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科研能力、科研质量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选取学术迹指标,以湖南省10所高校数学学科2010—2019年的学术论文为实证样本,计算学术迹并结合h指数、10年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从宏观角度评价学科学术影响力。接着对这10所高校的学术迹、学术矩阵进行分析,从微观角度探究影响学科学术影响力的具体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指标而言,本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更加客观合理,具备较好的学科评价效果。在学术矩阵分析中,h尾以及e域的论文数量与比例最为关键,这能为高校学科建设及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从全文本内容分析的角度对算法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方法/过程]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十大数据挖掘算法使用为例,分析不同算法在特定领域的影响力。通过对1965年-2006年间发表的自然语言处理领域10 922篇学术论文的调研,从其全文内容中抽取6 001条包含十大数据挖掘算法的句子(简称算法句);针对算法句从提及论文数、总提及次数、提及位置等3个方面,对不同算法的影响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以不同特征作为影响力衡量标准,十大数据挖掘算法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学术论文中的影响力有明显区别,在基于论文数、提及数和提及位置的评估标准中,SVM算法表现出较高的影响力,Apriori算法的影响力则明显低于其他算法。本研究为量化评估算法的影响力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学术论文的下载频率与被引频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深入研究网络传播对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作用,从微观层面入手,对一篇学术论文网上下载频率和被引频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给出了相关性的量化计算指标和计算方法.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的数据为例,对其1994年第1期、2006年第1~3期、2007年第1期发表文章的下载频率和被引频率进行统计,计算出两者的简单线性相关系数,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传播是提升期刊影响力的必要条件和手段,吸引和发表优秀稿件才是提升期刊影响力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医学F1000因子的概念和计算公式,选取医学F1000网站部分文献,通过其F1000因子与其所在期刊影响因子的比较,发现医学F1000与影响因子在评价对象、评价方法、组织文献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建议在评价文献质量时应综合应用这两项指标。  相似文献   

17.
For comparisons of citation impacts across fields and over time, bibliometricians normalize the observed citation counts with reference to an expected citation value. Percentile-based approaches have been proposed as a non-parametric alternative to parametric central-tendency statistics. Percentiles are based on an ordered set of citation counts in a reference set, whereby the fraction of papers at or below the citation counts of a focal paper is used as an indicator for its relative citation impact in the set. In this study, we pursue two related objectives: (1) although different percentile-based approaches have been developed, an approach is hitherto missing that satisfies a number of criteria such as scaling of the percentile ranks from zero (all other papers perform better) to 100 (all other papers perform worse), and solving the problem with tied citation ranks unambiguously. We introduce a new citation-rank approach having these properties, namely P100; (2) we compare the reliability of P100 empirically with other percentile-based approaches, such as the approaches developed by the SCImago group, the Centr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CWTS), and Thomson Reuters (InCites), using all papers published in 1980 in Thomson Reuters Web of Science (WoS). How accurately can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predict the long-term citation impact in 2010 (in year 31) using citation impact measured in previous time windows (years 1–30)? The comparison of the approaches shows that the method used by InCites overestimates citation impact (because of using the highest percentile rank when papers are assigned to more than a single subject category) whereas the SCImago indicator shows higher power in predicting the long-term citation impact on the basis of citation rates in early years. Since the results show a disadvantage in this predictive ability for P100 against the other approaches,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further improvements.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期刊影响因子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海外论文比、基金论文比、期刊时效性对影响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外论文比与影响因子无关;高影响因子和低影响因子期刊,平均引文数与期刊影响因子无关;高影响因子期刊,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无关。认为影响因子影响因素分析有助于期刊评价指标选取,对于不同水平期刊的评价,评价方法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9.
作为衡量新型影响力的计量方法,Altmetrics的出现引起了科技评价领域的广泛讨论。研究影响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的特征因素及其演变情况,可为合理使用Altmetrics指标提供借鉴,为发展和完善Altmetrics计量方法提供参考。因此,本文选取Altmetric Top 100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对比分析2013-2018年6年的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的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领域分布以及多源指标贡献度的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的网络关注度大体上逐年上升,并主要发表在Nature、Science、PNAS等10种高影响力期刊上,分布于医学健康科学、生物科学等8个研究领域。在多项Altmetrics指标中,News、Blogs以及Twitter表现出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