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纽约《美洲华侨日报》报道:自一九七四年美国“旧金山唐人街新闻纸”问世以来,目前除港、台、澳外,海外出版的中文日报共有七十三家,总发行量约为一百三十万份至一百五十万份。在这些中文报纸中,马来西亚最多,约有二十三家;美国注册的中文日报有十五家;还有在美国印行的中国报纸的  相似文献   

2.
小资料     
海外有多少中文报纸据纽约《美洲华侨日报》报道:自一八七四年美国‘旧金山唐人街新闻纸’问世以来,目前除港、台、澳外,海外出版的中文日报共有七十三家,总发行量约为一百三十万份至一百五十万份。在这些中文报纸中,马来西亚最多,约有二十三家,美国注册的申文日报有十五家;还有在美国印行的中国报纸的海外版十种。此外,在泰国、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巴  相似文献   

3.
《晋绥日报》(前身系《抗战日报》),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抗战日报》于1940年9月18日创刊,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终刊。共出版二千一百七十一期。该报是四开四版铅印报纸,曾出三日刊、间日刊,从1944年9月18日起改为日刊。  相似文献   

4.
从1815年8月8日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问世的《警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海外华文报刊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虽几经起伏,仍在不断发展。据1987年的统计,有88家日报(包括香港报纸海外版)、281家期刊。1988年初,有两家日报停刊,是美国的《北美日报》和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还有几家周报,如美国的《福建侨报》和《华语快报》、《皇后日报》联合版等也停刊了。但同时又有一些报纸创刊,如巴拿马的《华侨日报》、阿根廷的《侨心报》、古巴的《光华报》等。目前虽无正式统计,估计与1987年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5.
1927年,在美国旧金山、芝加哥的部分中国左派留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进行革命宣传,于1927年底在旧金山油印出版了不定期报纸《先锋》,作为美洲华侨反帝大同盟的机关刊物(美国的爱国华侨捐助了经费)。1930年4月3日,《先锋周刊》在纽约正式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4,(7):39-40
<正>《晋察冀日报》1940年11月7日在河北阜平出版,其前身《抗敌报》于1937年12月11日创刊,1940年11月7日按照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决定改名为《晋察冀日报》。《晋察冀日报》为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邓拓担任社长兼总编辑,是全国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党报中创刊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晋察冀日报》在抗日战争的特殊环境下创办,其任务是使群众理解党和边区政府的政策、主张,积极踊跃支持抗战。甫  相似文献   

7.
美洲《中国时报》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在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矶同时发表《敬告读者》的声明,宣布该报“不得不向读者告别,自即日起正式停刊,良深为憾”。这家报纸的老板、台湾《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同一天在纽约举行的美洲《中国时报》员工大会上,宣布停刊决定时说,“报纸要有报格”,并表示在目前条件下,“已无法办一份他所理想的报纸”。身为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的余纪忠,自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在纽约创办美洲《中国时报》以后,两年多来,不断为这家报社添置设备,不惜用高薪挖别的中文报纸的“墙脚”,来充实自己的人力,在美国华人社会里大力投资新闻事业。他突然宣告《中国时报》停刊,在美国华人社会和台湾都引起很大震动。纽约《美洲华侨日报》说,美洲  相似文献   

8.
《冀东日报》的前身是1940年1月1日创刊的《救国报》及以后的《冀热辽日报》和《长城日报》。《救国报》出版发行到1945年11月底,共出刊240期。从241期起,也就是从1945年11月3日起,改名为《冀热辽日报》。这是冀东解放区第一张铅印报纸。4开4版,《冀热辽日报》出版发行两个多月后从1946年1月12日起,又改名为《长城日报》。第一张《长城日报》的期号是262期,是从《冀热辽日报》顺延下来的。从1946年5月15日起,《长城日报》又更名为《冀东日报》,期号为298期。所以,《冀东日报》的前身,虽数易其名,但报纸发行的期号,则从1940年1月1日创刊的《救国报》顺延下来,并未中断。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的严峻选择韩松今年1月11日,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华侨日报》宣布停刊了。今年6月5日,是《华侨日报》的七十周年大庆,它为什么等不到过了七十大庆,就这样匆匆忙忙地跟读者“拜拜”了呢?它的消失,给新闻界留下许多值得思索的问题。香港新闻事业是在高...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日报     
《采.写.编》2008,(1):F0004-F0004
延安日报是中共延安市委机关报,也是全市唯一正式公开发行的报纸。延安日报前身是原中共陕北区党委的机关报—《群众日报》。1950年,在些基础上创办了延安地委机关报—《延安报》。文革期间曾停刊,1979年4月10日复刊,为四开四版周三刊,1992年改名为延安日报,四开四版周六刊,1998年改为对开四版,并实现了激光照排,编采网络化。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与写作》2008,(10):45-45
《晋绥日报》1940年9月18日创刊,原名《抗战日报》,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社址在晋绥区委所在地的山西兴县高家村。社长为廖井丹.总编辑赵石宾.报头为毛泽东亲笔题写。  相似文献   

12.
今年四月中旬,我到成都、重庆等地采访.《四川日报》社的同志告诉我:他们在收集整理报纸史料中,发现了胡耀邦同志于1950年10月3日写给《川北日报》的亲笔信,并已征得作者同意,即将在四川记者防会和《四川日报》主办的《新闻界》第二期发表.  相似文献   

13.
1992年7月16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当《新疆日报》彩色报纸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的时候,新疆报刊史便翻开了新的一页——彩色报纸印刷出版成功了,新疆现代报纸延续82年只能用黑自版印刷的历史宣告结束。同广大读者一样,手捧着色彩鲜艳的《新疆日报》,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跟一般读者又不相同。作为这天报纸的编报人员和筹备人员,我们则更有一番感叹和回味。“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出版彩色报纸,在国外早已不是新事。在我们国内,《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解放日报》、《中国物资报》、《中国乡镇企业报》等家报纸也早已捷足先登,推出了彩色报纸。《新疆日报》曾于1989年  相似文献   

14.
报纸事业 新疆新闻事业的建设始终十分重视多民族的特点,使多民族文字的报纸共同发展。1949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机关报《新疆日报》汉文版创刊以后,接着于1950年元旦创办了维吾尔和哈萨克文版,同年8月1日又创办了蒙古文版。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新疆日报》即成为自治区党委机关报,4种文版的期发量从创刊初期的1.6万多份上升到3.6万多份。1950年,中共南疆区委和南疆行署在维吾尔族聚居的喀什创办了《天南日报》(今《喀什日报》的前身)维吾尔文版。1953年9月1日又创办了汉文版。1950年元月,中共伊犁区委和伊犁行署在哈萨克族居住较集中的伊宁创办了《伊犁日报》哈萨克和维吾尔文版,1957年10月1日又创办汉文版。自治区大多数地、州领导机关在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陆续创办了多种民族文字的机关报。“文化大革命”中这些报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多数停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报纸事业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94年,16个地州市全都恢复了创办机关报(其中《吐鲁番报》是1987年批准,1988年元旦创刊)。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机关报是《新疆军垦报》,师级机关报有《石河子报》、《绿原报》、《准噶尔时报》、《伊犁垦区报》、《奎屯晨报》等。《新疆日报》4种文版的期发量近20万  相似文献   

15.
1940年3月25日,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一张崭新的大众化报纸——《边区群众报》诞生了。 毛泽东是这张报纸创办的倡议者,亲笔题写了报名。周文是这张报纸的创办人,成为报纸的第一任社长。 今天的《陕西日报》和当年的《边区群众报》有极亲密的血缘关系。《边区群众报》开初是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的机关报,后来是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1948年1月10日更名为《群众日报》,毛泽东又一次题写了报名。1954年10月16日,《群众日报》又更名为《陕西日报》,变成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报,一直出刊到今天。因此,陕西日报社的人一直把《边区群众报》当作《陕西日报》的前身,把周文尊为报社的首任社长。五十四个春秋过去了,每当陕西日报社庆的时候,报社的同志总是深切怀念自己的第一任社长周文和老一辈边区群众报人,缅怀周文创办《边区群众报》的伟大历史功绩和他对大众化报纸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一、1948—1987年间的报业 在1949年国民党总部正式迁台之前,《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等国民党报系统的新闻机构就有计划地迁至台湾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转接,又创办了不少新的报刊,从而在台湾形成了以三个“中央”为中心的、沿用国民党在大陆实行一整套体制的“党报”体系,牢牢紧跟国民党的思想路线与战略,实行“舆论一律”,并对原有报刊等新闻单位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与整肃,严格控制新闻舆论和与言论自由,在台湾实行了长达36年的“报禁”方略。 《中央日报》1948年11月迁至台湾,并于]949年3月12日在台北续刊。该报一直是国民党中央之喉舌和工具。《中央日报》系统的报纸均属“党报”体系,都为国民党党、政、军部门的机关报。这类报纸主要有:《中央日报》、《台湾新生报》(台湾省政府机关报)、《中华日报》(台北版)、《青年日报》、《忠诚报》、《建国日报》、《金门日报》、《马祖日报》(后5种报均为“军营”报纸),还有台北的《大华晚报》(1950年2月1日创刊)、《中华日报》(台南版)和《新闻晚报》等。  相似文献   

17.
《军事记者》2013,(9):64-64
为进一步推动华人企业在赞比亚乃至非洲的发展.丰富华侨华人生活。经过几个月的筹划及在赞比亚华侨华人和社团的大力支持下。赞比亚首份中文报纸——非洲《华侨周报》于7月18日晚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发行仪式。非洲《华侨周报》成立于2009年,总部在南部非洲国家博茨瓦纳.是一份综合性华文报纸。报纸内容关注非洲华人华侨生活动态.记录海外华人历史.反映当地社会热点时事和社会动态,及时为华人读者提供信息资讯。  相似文献   

18.
曾来海 《新闻界》2007,(3):34-35
通过与国内相关观点进行对比和资料考证,本文认为报纸参与教育工程(NIE)真正确切的起源可以说是源于美国缅因州1795年6月8日的《波特兰德东方先驱报》(the Portland (Maine) Eastern Herald)的一篇社论,而真正实践报纸参与教育(NIE)工程的则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和《密尔沃克日报》(The Milwaukee Journal)。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报纸参与教育工程对媒介素养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 湖南省国民政府迁到耒阳后,省党部及其所属部门积极复刊和创办新报刊,直接推动了当地报业和印刷业的发展.1939年7月,由省党部负责主办的湖南《国民日报》复刊,社长穆逸群,总编辑陈廉贞(共产党员),并由著名诗人吕亮耕担任《文地》副刊编辑,主要宣传三民主义,号召全省抗战.最初报纸为4开8版,一年后改为对开4版,发行量达3万份,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1940年7月,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通俗日报》亦在耒阳复刊,以“深入内地辅助社会教育”为宗旨,发行量为2万份,是发行量第二大的报纸.  相似文献   

20.
1940年1月,晋西北行署(后改为晋绥行署)成立以后,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决定出版《抗战日报》和《晋西大众报》。同年9月18日、10月26日两报先后创刊。《晋西大众报》为四开二版,报名由晋绥边区抗日领袖续范亭将军题写。1945年6月5日改名《晋绥大众报》,同时改出四开四版。从1947年5月20日起,因编辑人员参加土地改革,报纸暂时停刊。1948年10月25日复刊,1949年7月24日终刊,共出版445期。曾经出周刊、五日刊、三日刊、间日刊。最高发行量达12000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