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ICP”是目前人们对他们最时髦的简称,即“Internet—CoPY—Paste”,更有人因此称他们为“无冕贼王”,因为他们是不需要技术,不需要文采的网络搬运工。他们就是网络编辑。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写作》2009,(4):107-107
2007年,网络杂志广告占到网络总广告额不足5%的份额。在那些大的杂志社看来,网络版广告根本不值一提。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像时代华纳、新闻集团这样的大型媒介集团都遭遇严重的资金问题。因此,他们也不得不开源节流。转战网络则成了他们寄予厚望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社区中,同样存在这样一种人——他们经常发贴,且帖子会受到特别的关注,他们多是扮演了引导网络舆论的角色。这些领袖同样可以被视为虚拟社群中的“明星”。  相似文献   

4.
从网络的监控到监控的网络,是网络与安防的主动牵手,他们开始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恋爱。[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对北京市5所高校学生网络阅读状况的调查,分析了高校学生的网络阅读行为及相关特性。网络阅读已经在广大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每天的网络阅读时间和传统阅读时间已经很接近,分别为1.55和2.16小时。他们最常阅读的3类网络文档是网络新闻、博客和学术性书刊文章。高校学生在性别、学历层次、网龄长短、有无博客等方面的不同会导致某些网络阅读特性的差异。文章提出网络阅读系数的概念,用以计量网络阅读在整个阅读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6.
网络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网络是我们共同的天使;但对于那些被网络所伤害的未成年人以及他们的家长们来说,网络却是一个不断制造罪恶的魔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校读者为对象,分析他们使用网络信息的现况,作为图书馆提供网络信息与纸质信息源的参考,进而建立适合我校读者需求的网络信息源或虚拟馆藏。  相似文献   

8.
匡文波  高岩 《中国编辑》2006,(2):47-48,49
目前我国网络新闻编辑主要由两类人员组成,一部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他们熟悉网络传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但是对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了解不多,新闻采编与策划能力相对薄弱;另一类是从传统媒体来的记者和编辑,他们有扎实的新闻业务和理论知识基础,但是对网络技术不敏感,运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我国网络新闻编辑队伍壮大,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张玉胜 《新闻实践》2013,(10):71-71
从秦火火到周禄宝再到傅学胜,还有一些乐于传谣的网络大v,他们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借着造谣、传谣形成所谓影响力,进而谋取不当利益他们殊途同归,成了危害社会的“大谣”对此法律专家、社会学者以及广大网民纷纷指出,对于这些网络“大谣”必须重拳出击,依法严惩,还网络以清明空间、(8月26日《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数字图书馆存储主体面临的技术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数字图书馆海量存储和网络读取的特点,通过与传统的SAS存储模式以及其他网络存储系统的对比分析,主张数字图书馆的主体存储设备应选用NAS和SAN的网络存储系统,并描述了他们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如何对网瘾青少年实施知识援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青少年网瘾是一个新型社会问题。目前我国有网瘾青少年500多万,他们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者。网络媒介的特点、青少年自身的弱点、家庭和学校乃至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等是青少年产生网瘾的重要原因。网瘾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社会功能都有负作用,甚至引发犯罪。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网是消除网瘾现象的有力手段。图书馆应凭借自身优势,积极介入青少年网瘾防治工作,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图书馆在对网瘾青少年实施知识援助时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平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4):87-95
[目的/意义]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行为的形成过程相较于成年人而言更具复杂性和特殊性,探寻其形成原因有助于提升未成年人数字素养、引导其互联网利用行为良性发展并避免未成年人群体中新数字贫困的生成。[方法/过程]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指导下,对中国中部、东部、北部、南部、西部城乡共20个田野点展开以访谈为主的田野调查,借助三级编码分析方法,对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的行为、行为的影响因素构成和作用机制进行扎根理论分析。[结果/结论]人际网络、媒介空间和技术资本是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行为的外在客观动因,个体资本则是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行为的内在主观动因;初中阶段以前的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行为首先受到人际网络中父母、老师和家庭成员的影响,而初中阶段以后的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行为则首先受到个体资本和同学/朋友/他人的影响。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行为的小世界是由利用行为和影响因素共同构成并受年龄影响的动态空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未成年人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互联网利用群体。发现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行为与内外环境的差异,并作为规范和引导其行为的依据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借助问卷对我国某中部省会城市的1 016名6-18周岁(不包括18周岁)未成年人及其父母展开互联网利用行为的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PSS线性统计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城市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时间充分、地点固定、内容偏向娱乐社交、网络接入与设备有基本保障,但以学校、图书馆和政府为主的社会环境支撑不足。行为特征差异与内外环境的关联表现为:未成年人的年龄与性别、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性质对其利用内容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中小学生阅读中还普遍存在"读书数量少、读书质量差、读书供给缺和读书效率低"的弊端,提出必须将青少年阅读教育上升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高度进行系统性思考和推动,建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小学阅读课程体系是促使中国青少年阅读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有效读"的关键.全文从中小学阅读课程体系研究的时代背景、阅读课程体系构建要素、"互联网+"背景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阅读课程服务体系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如何构建"互联网+中小学阅读课程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其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突出。互联网取代了农村家中的电视,吸引了试图融入城市的少年。由于媒体素养的缺失,农民工子女无法正确认知网络镜像中的城市与现实生活中的城市落差,总体看来,互联网带给其的负面影响多于积极影响。社会、学校、家庭应携起手来指导这个群体正确应用网络。  相似文献   

16.
对青少年信息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青少年在信息检索技能、信息评价和选择,以及从信息中建构和创新知识方面存在的缺陷。研究发现:青少年虽然生活在信息资源丰富的环境中,但他们并不能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设备来获取信息和知识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一部分青少年在获取信息和汲取信息价值方面处于劣势;青少年人群中存在着信息贫困,应当将他们纳入信息贫困的研究视野。参考文献94。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青少年阅读关乎民族的未来。从青少年阅读现状入手,以江西省图书馆青少年阅读推广实践为例,提出青少年阅读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青少年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青少年阅读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存在很多不足。文章从青少年阅读推广角度入手,分析阅读推广中的选题部分,希望能够通过选题的研究使得阅读推广得以改善我国青少年阅读现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阅读已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分析网络阅读给青少年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探讨了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青少年网络阅读指导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婧逸  曹玉 《档案学研究》2022,36(3):100-107
档案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优秀的教育素材,对青少年具有独特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青少年群体知识获取习惯以及对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的喜好,据此来思考面向青少年的档案资源建设及档案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即通过加强各方合作,充分利用媒体以及社交平台,具体实现档案展览、教学辅助资源、影片资源等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从青少年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出发,可以使档案资源建设更具有针对性,档案资源教育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