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杜恩龙 《出版史料》2012,(1):103-108
在中国古代很多刻书行为是非营利性的,只有那些科举用书、童蒙用书因需要量大才会有书肆刻书。官府刻书、寺院刻书、私家刻书几乎全是非营利性的。尤其是私家刻书有很多值得景仰的地方,私家刻书大多是子孙为长辈刻书,友朋刻书,弟子为老师刻书,或作者刻印自己的著作。云南石屏人陈履和为其老师崔东壁刻书尤其值得赞赏。  相似文献   

2.
清廷内府刻书,始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一月在武英殿设立修书处,修书处是内务府的一个专门修书刻书机构,其所刻之书便称为内府刻书,或称"殿本"、"殿版"。但广义而言,内府刻书并不局限于此,还包括中央各部以及诗局等隶属内务府管辖的刻书机构,如中央各殿、院、司、局、各部、署、监、馆等机构所刻之书,亦统称为清代内府刻书。雍正帝在位仅13年,对内府刻书十分重视,刻书种类虽然不多,但卷帙浩繁,约有1.96万余卷。本文结合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庋藏的内府刻书,对雍正朝内府刻书情况及其特点略作简述。  相似文献   

3.
元代安徽刻书地区分布广,刻书数量多,质量好,内容丰富,更出现了王祯的木活字印书,是当时全国刻书印书最活跃的出版中心之一。前人研究安徽刻书,多集中于研究徽州一地之刻书,难以反映安徽刻书的全貌。本文采取考证的方法,就元代安徽的刻书机构、刻书概况、发展特点等进行考述,以全面反映元代安徽刻书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明代安徽刻书地区广、规模大、数量多、质量精、内容丰富,是当时著名的全国四大刻书中心之一。前人研究安徽刻书,多集中于研究徽州一地之刻书,难以反映安徽刻书的全貌,现采取考证的方法,就明代安徽地区的私家刻书情况、发展特点进行考述,以全面反映明代安徽私家刻书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宋代刻书产业因雕版印刷术的进步而繁荣起来,官刻、坊刻、家刻三大刻书系统共同发展支撑起宋代庞大而勃兴的刻书产业,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公文汇编等文书档案.  相似文献   

6.
宋代刻书产业因雕版印刷术的进步而繁荣起来,官刻、坊刻、家刻三大刻书系统共同发展支撑起宋代庞大而勃兴的刻书产业,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公文汇编等文书档案。  相似文献   

7.
在宋代中央刻书机构中,汴梁国子监可谓是一枝独秀。汴梁国子监刻书,经史子集四部皆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后代刻书的典范。汴梁国子监刻书大多是在汴梁雕版并印刷的。汴梁国子监刻书为宋代的科举取士、刻书业的全面发展、印刷术及汉文化的外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汴梁国子监刻书在宋代乃至整个刻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清宫武英殿刻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的宫廷刻书是在明宫廷刻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由内务府领导,世称“内府刻书”。因内府刻书以武英殿为刻书中心,所刻图书统称“武英殿刻本”,简称“殿本”。据统计,清代各朝刊刻的殿本书达七百余种,清宫武英殿刻书在清代的文化发展、历代典籍的保护、利用和传播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 清宫武英殿刻书处的设立 清代的宫廷刻书最早始于入关之前。清顺治三年(1646年),修成《大清律》,同年刊刻,次年颁行全国。这是目前所知清代入关后宫廷最早的刻书之一。刻书地点仍在明代宫廷刻书处“厂”,并利用原有工匠承办…  相似文献   

9.
两宋安徽刻书地区分布广,刻书数量多,质量好,资料丰富,是当时全国的出版中心之一。前人研究安徽刻书,多集中于研究徽州一地之刻书,难以反映安徽刻书的全貌。文章采取考证的方法,就两宋安徽各地书院及各类学校的刻书情况、发展特点等进行考述,以全面反映两宋安徽学校的刻书成就。  相似文献   

10.
论文简要介绍北京刻经处主要创办者徐文霨编印《印光法师文钞》、编辑《杨仁山居士遗著》、校刻佛经、结集《百纳本方册清龙藏经》等生平事迹,主要论述北京刻经处的刻经宗旨、人员组成、刻书质量,以及在收藏出版佛教典籍方面做出的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11.
着意改革类书的研究方法,深入揭示类书的本质特征,客观描绘了类书的发展轨迹,系统构建了类书的理论框架,《类书通论》给类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途径。该书承类书研究之传统,谱类书研究之新篇,探赜索隐,撷英集萃,新见叠出,是类书研究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12.
论捐赠换书中心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关系数据库设计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广东省捐赠换书中心业务工作流程的分析,设计并建设了捐赠换书中心图书流通管理系统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用于捐赠换书中心图书的捐赠、交换、漂流相关的数据管理,通过该数据库的建设,论述了数据库建设的步骤及重点。  相似文献   

13.
图书文献灾害发生频仍,给中国图书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破坏.传统的"书厄论",仅仅关注"宏大叙事",缺乏对图书事业灾害的科学认知.张舜徽突破传统书厄论,认为主观因素是造成图书事业灾害的主要来源.历代图书事业灾害的循环往复在于科学、民主的图书事业机制的缺失,封建蒙昧和理想化的民粹热情,以及近代国家的积贫积弱.  相似文献   

14.
邹蕊  刘永坚 《出版科学》2008,16(1):45-48
图书衍生品是围绕图书相关方面进行周边开发制造的产品。它是依托图书品牌在文化、创意、经济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产业化开发的结果。图书衍生品的品牌塑造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打造角色品牌、经营作家品牌和形成品牌系列。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网络旧书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实体店与网店相互依存同步发展,方便快捷的网络联盟,各具特色的网站风格,多样化的经营业务。网络旧书业尽管出现时间不长,发展还不够成熟,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古旧书业格局调整,改变了旧书业传统业态与面貌,促进了旧书传播与流通,创造了旧书交易公平与学术公平,拓宽了机构收藏补缺渠道,对于旧书业实体以及当代社会与学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晚清书院藏书图书馆化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的进程逐渐加快,中国书院的藏书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编目与借阅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出现了图书馆化的趋势.在书院改为学校之后.书院藏书楼变为相应的图书馆以及藏书为新旧图书馆利用,都是晚清书院藏书图书馆化的必然结果.参考文献23.  相似文献   

17.
徐雁(秋禾)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书话书评家。2007年初,中国图书评论学会首次联合27家媒体,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四位优秀书评人,他位列其中。二十余年来,他在书话书评写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特色。该文首次梳理了他在文体上做过的探索,总结了他在成熟的书评观形成以后,书话书评文章在题材、立意、文章结构等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图书利用分布情况及其对馆藏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春晖 《图书馆建设》2011,(3):56-59,64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情况具备如下特点:图书利用的分布情况呈现集中与分散的现象;读者阅读倾向呈现出稳定的规律;不同学科大类的图书流通量差别较大;图书利用历史并非文献采购的唯一因素。由此可知,图书的使用价值会影响价值,但不决定价值;读者阅读倾向虽有规律,但可积极引导;图书馆可以改变采访策略,以图书利用情况确定合理的复本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图书评价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图书评价研究现状做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并提出了构建科学图书评价体系的一些建议,为图书出版人员、管理人员提供相关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0.
图书质量:出版宏观管理的一个重要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皓 《出版科学》2010,18(1):31-36
研究出版改革新形势下图书质量宏观管理问题。图书质量管理是出版宏观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致力于图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建立和完善图书质量管理体系。对图书质量管理的实施及策略问题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