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裳谈巴金     
一九五六年我到四川去旅行.过成都时曾去访问李家(巴金老家)的旧宅。不记得那地方已经改为一个什么机关了.只在大门口张望了一下.远远地看了可能曾经是巴金的卧室和书房的屋子.就走开了。我没有走进去.没有去看花园.没有去凭吊鸣凤自沉的湖边“遗址”。这就证明我的“历史癖”并不太深.头脑也还比较清醒。不过我当时确是有着一种小小的计划。我想.  相似文献   

2.
邱全波 《大观周刊》2012,(22):175-175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善”、“美”,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热爱礼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下面我就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促使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去上海动手术前,我曾经把办公室整理了一遍,关门的时候,我又回头多看了一眼,心想,也许这一去,就再也回不到这间办公室了.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想了很多.人总是要死的,老天爷给每个人的机会都一样.……  相似文献   

4.
4月1日.受命去拍摄革命圣地延安。这座位于西北边塞的小城从前没有去过.脑海中关于它的印象都是从儿时看过的革命纪录片的黑白片中得来。我知道中国革命曾经在这里落脚、锤炼,又从这里出发,最终走向胜利。可是如今,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世事变迁之后,这方贫瘠而义神秘的黄土地,不知将以一副怎样的面貌呈现在我的镜头前?  相似文献   

5.
寇永强.我的新闻领路人.他1990年3月入伍.2000年5月担任新闻干事,10年间共培训出30多名报道员,有10多人调至师以上政治机关工作。几天前.我去南海舰队航空兵政治部录像室发电视视频,顺道去了趟南海舰队航空兵政治部新闻办。想看看我的这位新闻领路人。他有事出去了.看到我曾经熟悉的办公室,勾起了我不少回忆。算起来,从南海舰队航空兵政治部新闻办走出去的干部不少.我算_-一个,有的去了海军和总部机关。在我们的眼里,寇永强是阶梯、兄长、益友和行者。  相似文献   

6.
任悦 《新闻与写作》2007,(10):I0002-I0003
“我是否记录下了所有的灾难和悲惨事件并不重要。但我一定要去拍。我也曾经做过一些让人瞧不起的事情一我摇下车窗从里面朝外面拍摄,后来我非常懊恼。我憎恨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些尊严和勇气。我至少应该走到外面去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国电影业处于低迷萧条期。一位资深电影理论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如果让我回答电影希望在哪里,那就是我—直盯着的好莱坞,如果好莱坞也不行了,我就改行去做个体户……”  相似文献   

8.
愉快的旅行     
周彬 《海南档案》2004,(1):41-41
今天早上7点,我在爸爸单位的办公楼等车.我们要去夏令营。到了8点,我们就出发了,一路上.我顾不得欣赏两边的情景,一会儿.就到了昌,我们先去孔庙参观.我们先看到水井.它有个名字叫圣水.我们上了状元桥,就看到钟,我先上前敲钟,再去庙里参观,庙里有孔子的塑像,参观完孔庙,我们就去看张云  相似文献   

9.
编完这本《新闻探索与实践》,心情有些沉甸甸的。回顾多年来新闻工作的历程,真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味道。少年时代,凭着一颗纯真而热诚的心,我把当记者作为自己的人生之梦。中学毕业时,我写过一个剧本,名字叫《二十年以后》。自编自演,我就扮演了20年后的一名新闻记者.去采访我当年的老师和同学。演出之后,竟然受到了师生们热情的称赞。考上北大中文系以后,曾经听过郭超人同志回母校作的一次报告。那时,他才3O多岁.风华正茂,刚从西藏归来。他讲了他在平息西藏叛乱和随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采访经历.强烈地震撼…  相似文献   

10.
老子真的和我们同在吗?老子真的和我们现代生活有关吗?老子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测试。一次我到苏州玄妙观去,看到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非常可爱.都是小学生。我就问他们:“你们知道老子吗?”一个男孩说:“知道,老子就是我爸!”另一个男孩说:“老子不就是玄妙观当中那个道士的雕像吗?”  相似文献   

11.
省级电视台一旦上星就成为覆盖全国的卫视.成为卫视就想夺取全国广告市场的一部分份额。这样一来.肯定会与央视发生矛盾.在运行中遇到困难。于是.省级卫视不得不放弃攻打全国市场的策略.像上海卫视改版.刚开始时说要以东方卫视打全国.现在回过头去主打长三角.广东的南方卫视也是强调主打珠三角.我曾经写文章说过.省级卫视的战略调整.就是将高举高打(综合频道打全国)改为高举窄打(综合频道打区域).这种改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做一个区域媒体的龙头.其实规模也相当大.一个区域的人口规模可能就相当于人家的一个中等国家甚至一个洲。就拿南方卫视来说.真正覆盖了珠三角.覆盖了数亿人口.规模就不得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战略收敛也是对的.这是综合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我第一次去内蒙是1994年8月.是参加国家档案局办的一个培训班。当初没计算好行程.就从兰州直达北京.绕道转车到呼和浩特.因此.报到晚了一天。出了车站.就急着向行人打问报到地点内蒙工学院怎么走。一位中年男子给我指了路。打量了一下我.说“你是赤峰来的吧?”我明明是从西北来的。怎么会是赤峰的。当时.我还不知道赤峰是内蒙的一个市。  相似文献   

13.
"我是否记录下了所有的灾难和悲惨事件并不重要,但我一定要去拍。我也曾经做过一些让人瞧不起的事情——我摇下车窗从里面朝外面拍摄,后来我非常懊恼,我憎恨自己,为什么就  相似文献   

14.
任建国 《档案天地》2009,(10):62-62,21
最近看了很多军旅作家创作的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而尤其是看了作家邓一光的小说《父亲是个兵》以后,心生诸多感慨。就禁不住想起了我的父亲.因为我的父亲年轻的时候曾经也是一个兵。不过人家邓父是部队高干,他讲述的是一位高级指挥员一生中最最精彩的故事.而我的父亲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回乡复员军人,和人家没法比。  相似文献   

15.
在黑夜漫游     
快两个月没有坐下来为这个栏目写文章了,原来放弃一个熟悉的地方是如此轻易。就像我曾经最爱的那家咖啡馆,有一种5块钱的水果杯,后来从美国回来我发现它涨到了8块,这3块钱深深伤了我的心,所以我现在每周去星巴克,吃18块一杯的水果杯,虽然它比8块钱的只多几个提子和半颗草莓。  相似文献   

16.
我当过小贩     
迫于生计,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背着一只包,装着几幅裱好的书法去雅秀市场附近卖。我就坐在路边的台阶上,把一幅立轴挂在旁边的树上,表示我在卖这件东西。但很久都没人理我,而且有些人力车就停在我面前等着拉客,还不断有人吐痰在我旁边。  相似文献   

17.
韩端  浅草 《出版参考》2007,(10):48-49
我从小踢足球.文化课说是上到了中专.但是实际上没钻研过什么科学知识.尽管我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在所有的高科技理论中.我惟一精通的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因为训练的时间总是漫长、休假的时间总是太短.我所理解的就是这样。放假一周,原以为可以做很多事、见很多人、吃很多饭……可是当我走进周水子机场时.感觉似乎昨天才刚刚到达这里.怎么就这么快.又要出发去集训了呢?我甚至怀疑我在家里睡得太多.某一天连睡了24个小时.把时间都给浪费掉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自从来到Bamberg.我一直很想到这里的农村去看看欧洲发达国家的农村是什么样子呢?在我遥远的记忆中.苏联模式的农村曾经是令人羡慕的,那时候他们叫集体农庄.人们把土地连成一片.用机械化种地收割,拖拉机、播种机、康拜因联合收割机。在电影里看到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拉手风琴的小伙子.穿花裙子的姑娘,他们都叫谢廖沙.或是娜达莎……那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阶段.而现在早已成为历史了。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家庭生活中.曾经遇到过无档之苦.也曾感受过有档之乐。家庭档案已成为我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我患了腹胀的病.多处求医无效.后来被一位老中医的三副中药治好。两年后我的病复发,再次找那位中医治疗.他也不记得原来用的什么药.怎么治也不见好.因个人门诊没有病历档案.原来的处方无处查找,我也没有保存.不得不采取手术治疗,使我受尽病痛折磨。因此,我想到了建立个人病历档案,于是我就将我和老伴过去看病的报告单和处方等进行了整理,还将每种病的症状、诊断结果和有效处方进行了登记.  相似文献   

20.
喻晓 《军事记者》2012,(10):51-52
走,去克什米尔!有朋友推荐说,那里是“东方的瑞士”,太美了,你一定要去看看。这样,我就怀着既兴奋又好奇的心情,从新德里登上了去克什米尔的航班。开始,心里确实惴惴不安。因为我们去的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地区,那里曾经发生过三次印巴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