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小就帮父亲扎花灯我今年76岁,武义县桐琴镇东皋村人。扎花灯花轿的手艺是我从小跟父亲学的。我父亲程德贵,是农村花灯艺人,制灯制轿有一手。13岁开始,我就给父亲做帮手,动手学扎花灯。小时候我就喜爱画画,记性也好,花灯一看就会做。我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拜师学艺,但通过不停的看、不停的摸索,二十来岁时,就掌握了学扎花灯的看家本领,能制作各种各样的传统花灯、龙灯、人物灯……做的灯总能让人耳目一新。演戏经历让我受益匪浅1954年,18岁的我就进了村里的业余剧团,开始"跑龙  相似文献   

2.
遂昌茶灯舞     
遂昌茶灯舞是集民间灯彩、歌舞、戏曲于一体的表演艺术。始于明代,发展于清代,兴于民国,传承至今。每逢乡村元宵节及民间重大喜庆活动,必有茶灯舞参列,以增添气氛,活跃场面。茶灯舞的产生与茶事相关。遂昌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北宋崇宁元年(1102)遂昌茶场就是朝廷钦定的全国  相似文献   

3.
我的绝活     
程明法,武义县桐琴镇东皋村人,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灯花轿》代表性传承人. 从小就帮父亲扎花灯 我今年76岁,武义县桐琴镇东皋村人.扎花灯花轿的手艺是我从小跟父亲学的.我父亲程德贵,是农村花灯艺人,制灯制轿有一手.13岁开始,我就给父亲做帮手,动手学扎花灯.小时候我就喜爱画画,记性也好,花灯一看就会做.我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拜师学艺,但通过不停的看、不停的摸索,二十来岁时,就掌握了学扎花灯的看家本领,能制作各种各样的传统花灯、龙灯、人物灯……做的灯总能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12月27日,省档案馆举行金瓜茶档案捐赠仪式,省茶叶流通协会将为庆祝祖国七十华诞汇集云南百余茶企万余茶农匠心制作的70公斤重的金瓜礼茶捐赠省档案馆。省茶叶流通协会驻会副会长徐亚和介绍金瓜茶制作情况并宣读金瓜茶献礼词,省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那金华,省档案局局长黄凤平共同为金瓜茶揭幕,省档案局局长黄凤平向省  相似文献   

5.
茶韵悠长     
海波 《云南档案》2008,(2):57-57
<正>或许是因为自小就有对传统文化的崇拜,或许是今生注定要与茶结缘,第一次喝茶便被它吸引,然后便有了喝茶的爱好。喝茶愈久,便开始读茶悟茶,发现茶中蕴涵着博大的文化和朴素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古代的纸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纸扎就是纸明器,亦叫冥器,它在南北朝后期生成,宋元形成基本格局,明清达到顶峰.纸扎有平面剪纸和立体腔体粘贴两种,材料不仅用纸,还用彩帛.主要用于丧葬和祭祀,形式多样,包括纸人、纸衣、纸房子、纸车马轿舆以及各种杂具.明清时期的法船是大型的纸扎,集中了各种纸扎形式,巨大、逼真的制作消耗了大量的财力.  相似文献   

7.
我是1959年10月出生,1977年10月进入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学做绸伞,当时是跟竹振斐学做绸伞的.制作西湖绸伞有18道工序,第一道是选竹,制作绸伞的竹子一般选用浙江安吉、德清一带的竹子,但是它不是毛竹,是淡竹,选竹时我们跟着师傅由竹农带着到一块集中的毛竹林里,碰到合适的竹子我们拿一只油漆罐和一支毛笔做上记号.  相似文献   

8.
近日,北京市延庆县档案局(馆)以"同成长、共进步、齐发展"为主题,举行了"认师傅"结对仪式。在结对仪式上,14对局(馆)工作人员正式确认了双方师徒关系。此次"认师傅"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县档案局(馆)的年轻同志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档案专业技能,提高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师傅们认为,这种"认师傅"活动,既是荣誉也是责任,一定要发挥好"传、帮、带"  相似文献   

9.
李涛  陈静波 《云南档案》2008,(10):31-31
<正>云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里有一张制作精美的普洱茶商标,商标为32开大的一幅图画,画中一年轻貌美女子和一老寿星立于青翠遒劲的长寿松下,注视着一小童牵着的小鹿,图画左右各标有"云南改良"、"普洱贡茶"四个字。这张注册为美寿牌的普洱茶商标设计精美,工笔细腻,色彩柔美,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更难得的是,我们可以从与之相关的一组档案中,深入了解到这张商标背后的一段普洱茶往事。  相似文献   

10.
《大观周刊》2006,(37):64-64
2005年10月.昆明市西市区出现了全球首家普洱茶体验馆.独创以“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来了解、学习普洱茶文化。一年来.来自国内外数以万计的普洱茶爱好者慕名来到体验馆,系统、全面地学习到了普洱茶的制作、贮藏等知识.同时感受到了普洱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在清新高雅的环境里,品饮到龙润茶业集团生产的各种普洱茶精品。  相似文献   

11.
夜,已经很深了。杭州却还没有消停下来。该亮的灯还在亮着,该有的故事还在上演着。西湖的怀抱总是被那些缠绵多情的人霸占,一圈圈地漫步免费西湖,仿佛是要把100年的爱情一个晚上走完似的。我靠在西湖的岸边,一个人,一杯茶,一首可以掉泪的音乐,然后开始酝酿写一个人。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在档案管理升级工作中,明确要求库房用灯要由日光灯改为白炽灯,这样,我们仅一个库房的用电量就由480W 增至4200W,用电量虽增加8.75倍。但经计算对档案架最有利处0.8m 高的垂直照度仍只有28.75Lx,离规程的要求50Lx 甚远。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茶的源产地,利用茶叶的历史也已有四千多年.自唐代陆羽著<茶经>后,千余年的用茶经历,使人们对茶的起源、栽培、制作、功效、文化等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然而,在档案研究领域,迄今为止,对茶叶样品档案(以下简称"茶样档案")的研究尚未真正展开,有关研究文献也相对贫乏.有鉴于此,笔者就自己多年的园林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从中国茶叶博物馆目前所陈列、所保管的茶叶样品的实际管理情况出发,对茶样档案的建立及其相关问题作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女招待前传侍者,侍候人之人也。中国传统的侍者——店小二,都是男子;女侍者,或曰女招待,很迟才出现,国内一般认为始于1920年广州平权女子茶室;香港,则要更早十来二十年:女子献身提壶工作,是开始在一九一○年,即清宣统二年。那时西营盘第四街有所谓"茶档"出现,这种茶档主要的营业是卖茶,兼售一些饼食,像现在的茶楼一般,但是主持  相似文献   

15.
1954年入藏英国大英博物馆的一件清乾隆御用玉帽架,材质上乘,造型庄重,工艺精湛。玉帽架的紫檀支柱和底座分别刻有乾隆御制诗《秋纱》《建兰》《长春》《垂丝海棠》,及与诗歌主题对应的花卉图案。据所刻乾隆御制诗创作时间可推断,玉帽架制作年代应在乾隆三十七年以后,乾隆时期充足的玉料来源和精妙的玉雕工艺,为玉帽架的超凡品质提供了保障。另外,此玉帽架与故宫博物院藏青玉刻诗帽架尺寸、材质、造型、雕刻工艺、装饰手法等各方面都极为接近,可基本判断二者为一对。  相似文献   

16.
<正>在沈阳鼓风机集团,有一位只有初中文化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普通工人,他就是被称为——中国焊接机壳拼装制造第一人的杨建华。1969年,杨建华怀着青年的理想,来到了沈阳鼓风机厂结构车间。当上工人的杨建华工作认真上进,白天细心观察师傅的操作,学习看图纸、放大样,晚上回到家再把白天学到的东西温习一遍,记扎实了才去睡觉。刚进厂时,一般都是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然而,杨建华却不满足只跟一个师傅学习,稍有空闲,他就到别的师傅那儿"偷艺"。当时,有关铆工的技术书籍非常少。杨建华将从师傅那儿  相似文献   

17.
<正>张邵阳是沈阳手表厂的一位工人技师,他从小徒工干起,仅用两年时间就成为全厂质量标兵。通过几十年不懈努力,刻苦钻研、屡克难关,创造出我国小精尖模具制造史上"三个之最",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十大能工巧匠"称号。1955年张邵阳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76年,从农村抽调回城进入沈阳手表厂工作。进厂后,张邵阳开始跟着师傅做模具钳工。最初,作为新人的张邵阳只能干些零件磨研、修理等枯燥工作,而同时进厂的不少徒工都能独立制作模具,这让张邵阳很是着急,几次向师傅要求制造模具,但  相似文献   

18.
编余随笔     
绝招我曾经有过一位当厨师的邻居,是某高级饭店一级名厨师的徒弟。有一次闲谈时,他颇为得意地夸耀他的师傅说;“我师傅原是个二级厨师,一次表演赛中,当菜快做好翻锅的  相似文献   

19.
<正>料丝灯,始于明代,与永子、玛瑙合称"永昌三宝"。料丝灯又名"烟火料丝灯",是以玛瑙﹑紫石英、赭石、烧瓷等为天然原料,采用绝技熔炼、抽出细丝、传统手工框合围成的灯。在明代,料丝灯因其外形华贵精美、制作工艺精巧,不仅为达官显贵所珍爱,曾一度作为保山向皇帝上贡的特产,不愧为"永昌瑰宝"。如今,料丝灯已失传已久,从为数不多的史料记载中仍能窥其精美。历史起源追溯早在商周时期,先民们就采用青铜脱蜡造法  相似文献   

20.
陈芳 《中国记者》2012,(2):24-26
一辆被修车师傅定性为丹东史上维修最频繁的破26自行车是刘彤的标准“行头”之一,老婆要给他换,他拒绝;台领导要给他换甚至想给他换成电动车,他拒绝;连采访对象都要出钱给他换,他也是拒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