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孔黔 《军事记者》2002,(11):55-55
《军事记者》从它的前身《解放军报通讯活页》算起已出刊500期,成绩有目共睹。它经历了44年,视野不断扩展,内容日益丰富,印刷装帧也不断改进,现在更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40多年来,我始终是这个刊物的热心读者,同时也是作者。有了它,我才知道军报大院内朝夕相处的老友们于稿子、版面背后的所思所想,编采工作中苦心孤诣的一招一式。有了它,我自己也才愿意把日常积累下的、杂乱无章的心得理出眉目,给自己留下几篇可做报人生活回忆的资料。为此,我要向这本刊物的新老编者致深深谢意。长期阅读这本刊物,我留下一个突出的印象,便…  相似文献   

2.
奉上级命令,我从2000年10月至2003年1月在遥远的南疆军区工作了两年多时间。 这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在那里,我的身份虽然转换了,由军报的副总编变成军区的副政委,但总觉得自己好像是个“边缘”人:是领导又不像领导,不是记者却像个记者。这种边缘化的身份,为我认识部队、理解部队,同时磨炼意志品质、强化记者素质提供了独特视角,使我在发现、思索、自省这三个方面,得到了更多的教益和感悟。  相似文献   

3.
《军事记者》2001,(1):1-1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人类的历史跨入了一个新世纪。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一直为广大读者关爱的《新闻与成才》从今年第一期开始,正式更名为《军事记者》。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新世纪伊始,我们向《军事记者》的新订户和《新闻与成才》的老读者问一声好,并向你们致以新年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此时此刻,我们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把第一期《军事记者》奉献给广大读者。我们既注意了它外表包装的改进,更注重它内在品位的提高;既坚持了它为办好军报服务,为广大通讯员写作成才服务,又强化了它的“军味”即军事新闻特色…  相似文献   

4.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书刊编辑加工过程中三个相互关联的主体、三个重要因素.书籍、刊物的编辑过程是组织、处理稿件的过程.稿件是作者创作、编著的,编辑组织加工稿件并印刷出版以满足读者需要,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和中介作用,也可称之为"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人武部在抓新闻报道工作中,积极主动为报道员铺路、架桥、当向导。近年来,共有45名专武干部和民兵通讯员在各级报刊见稿,8名被提拔使用,连续3年被军分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6.
为了配合全军深入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军报》从去年初开始,就集中精力,集中智慧,集中版面,以空前的气势和力度,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持续、深入和富有成效的宣传,不仅受到全军广大官兵的欢迎和赞誉,也多次受到上级机关和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军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上,有四个主要特点。■其一:大气磅礴,规模空前军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一是新年伊始,就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作为统领全年宣传报道的“龙头”,全社动员,上下配合,从…  相似文献   

7.
它是我的朋友,见证事业的起航;它是我的爱人,朝夕相伴在身旁;它是我的青春,是我永远的眷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学好用好军报,当个将军没问题;会给军报投稿写稿,当个记没问题。”这句话是我1984年秋当新兵时听一位干部说的。从听到这句话起,《解放军报》就成了我的梦想120多年过去了,我从一个边防战士成长为一名军报记、编辑,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军报的养育就没有我今天的自信和强壮。因此,每当有人问我你是哪个大学毕业时,我总会自豪地说:“解放军报大学!”  相似文献   

9.
1999年12月27日下午,军报通联部的领导和编辑们来到驻守在钓鱼台国宾馆的警卫大队,与刚刚被武警总部授予“国宾卫士班”称号的警卫战士们进行座谈,虚心听取他们对办好军报和本刊的意见,畅谈学习军报和本刊的体会,下面刊登的是他们的发言摘要。我和军报一起成长肖德更;入伍10年来,在军旅生涯中与自己打交道最多的那就是军报了。它使我由一名社会青年成长为一名首都卫士,又由一名光荣首都卫士走上政治指导员的岗位。回顾这10年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我与军报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我的心目中,解放军报就好比军队大学校里一个无言的老…  相似文献   

10.
前年我写了一篇《书太多了》,登在《读书》1988年第7期上,里边摘录两位英国作家的文章,其中第二人是G.C.Squire。最近在旧书堆里翻出他的一本随笔选集《美人鱼酒店里的生活》,重读了一遍,里边有不少篇谈到与书有关的事情,现在挑出三篇来给《读书》的读者做个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军报通联部编辑王超志同志因病去世已经3个多月了。可每当想起我们朝夕相处、畅所欲言、切磋新闻业务的往事,我的心情就十分沉痛。他在疾病缠身十几年,身体素质极差的倩优下,仍为他所挚爱的新闻事业顽强工作,呕心沥血,表现了一个优秀新闻工作者可贵的人格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对于广大军报读者来说,王超志这个名字也许比较陌生。因为他在军报工作的十几年中,一直做着默默无闻的处理来信工作。据我所知,在这样漫长的时间中,他的名字在军报上出现总共不过10多次。然而,在这样平凡而又不容易出名的岗位上,超志从没有流露出无所作为的…  相似文献   

12.
例文: 和我崇拜的人生活一天(之一) “怎么,对我的房间的摆设很感兴趣?”我循声望去,轮椅上坐着一位瘦瘦的老人,双手看上去很不自然,却很结实。他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眼神让我感到很温暖,他真的就在我面前!我却突然不知所措了。“教授您好,……我是……”“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这次我才看清楚,他没有说话,不,他是在用心来说话。 他带我去参观他的家,或者说是他的办公室。房子并不是很大,却很整洁、实用。屋后还有一个小花园,他告诉我,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几十年了,每每遇上倾心事,他便来到这个小花园里散散心。我们…  相似文献   

13.
《潮州日报》的《社会与家庭》专刊创设于1999年10月,至今已出了360多期。该专刊在报社的历次“您最喜欢的版面”读者问卷调查中都有很高的“人气指数”,被誉为本报的品牌专版。身为该专刊责编,我拟谈一谈办好该专刊的体会,希望能通过具体的工作回顾,对地市党报如何办好专版专刊作一点有益的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我对军报,对军报的编辑记,一直是心存敬畏、感激的。当兵11年,每天翻开军报,都保持着这样的情愫。  相似文献   

15.
作为时事新闻编辑,每天要面对新华社播发的大量稿件,进行选择、整合、归纳、提炼,把好的内容,运用好的形式,组织好的版面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6.
今年五月份,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局长刘伟同志到我市视察工作,并作了重要讲话。刘秘书长讲话,通篇都贯穿着坚持学习、奉献、创新这一思想。刘秘书长在讲话中给我们出了三个题目:一、“红”的原因是什么?二、怎样看待“一片红”?三、“一片红”以后该怎么办?需要我们用实际工作去回答,回答得怎么样,在某种程度上在一定范围内也影响着南阳市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7.
在基层搞调杏时,听到一些通讯员诉苦,“没有少给《解放军报》写稿,可总是屡投不中。”“不认识报社的编辑,实存是不敢投稿。”  相似文献   

18.
生活·慧眼·创新。这三个词放在一起,乍看起来毫无联系。但7年记者生涯,让我认识到,这是写出好的新闻稿件的必然条件,也是形成好的文风的前提。三个词组和起来是:深入生活 一双慧眼 写作创新=好的文风。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通联部编辑老师:你好!我万分感激贵部编辑老师的原因是:我先后在你们主办的《通联情况》上两次见稿。第一次是一封致军报编辑的感谢信配编者按全文发在1997年第3期上。第二次是写对邹延龄、鹿建宁等英模事迹的感触,发在1997年第8期上。而且我还及时收到了两张30元稿费的通知单!你们不知道,这对于一个初涉军旅新闻道路,还未起步上路,急需扶持的青年来说,是何等鼓舞人心!军报认稿不认人,我算服了。以前曾听人讲:在军报上稿,不找关系,不送礼,白搭。自己也先后数百次寄稿军报,要么寄给编辑部,要么寄给编辑本人。如今正式…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月,是解放军报创刊50周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无不感到兴奋,因为我从一个小学生,到军报工作了50年。50年来,我就是在军报的老领导、老编辑、老记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