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克·梅厄说:全世界大约十亿人既不能读,也不能写。他说:全世界有一亿孩子不能上小学。有上千万学生中途退学。成年男子中文盲占百分之十九点四,成年妇女中占百分之三十点六,文盲集中于发展  相似文献   

2.
日前,笔者参加了一个培培训班.在开班动员会上有关领导针对学习讲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其中一句的大意是:"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跟不上时代知识的人".适逢世界读书日,用这句话来强调终生阅读和学习的重要性非常贴切,进而引发我们对今天的阅读、学习以及出版工作的很多思考.  相似文献   

3.
李贝贝 《出版科学》2021,29(6):118-125
从书籍史和知识社会史的角度,考察了 1922年至1949年间平民识字课本的整体出版图景及发展脉络,探讨了那一时期的识字课本是如何通过其有效的编辑活动,实现其基本的教人识字的功能.与此同时,编辑者如何把他们认定的人生必需的日常性知识,贯穿到课文的内容组织中来,在"除文盲"的过程中,实现"做新民"的政治目标.而"新民"的内涵指涉,在不同的体制时空下,又有着怎样不尽相同的政治面貌.  相似文献   

4.
穆青同志最近指出:多写实录性新闻。这是他继新闻要向散文化方向发展的口号之后又一新的呼吁。现在在新闻写作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有的新闻事实少,内容空洞:有的搞新名词“轰炸”,词语随意搭配;有的结构任意跳跃,华而不实。多写实录性新闻是医治以上弊病的良方。《新春看教师现场考文盲》就是一篇实录性好新闻。领导在节日前后看望第一线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报刊拾零     
报刊拾零一.我国尚有500万学龄儿童因为贫困不能入学,在校生中平均每年有400万名小学生流失。至少有3000万儿童没有读完小学便离开学校。我国至少有1.8亿文盲。其中青少年文盲占文盲总数的30%。每年还至少有200万新文盲加入文盲行列。国家统计局调查...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经济效益热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看我国国民素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目前有文盲半文盲约1.8亿,占总人口的15.88%(这里所指的文盲半文盲为15周岁及15周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15周岁以下的学龄儿童还有很大一部分失学,这是一部分潜在的文盲半文盲。据有关专家1983年估算,我国的学龄儿童有70%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约为4.2亿。文盲半文盲和小学程度的人数相加为6亿,占总人口的一半还多。就是北京这样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中心都有文盲半文盲941,397人。其他省市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7.
“能”阅读者“会”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图书馆杂志》2008,27(3):92-93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不能运用文字交流思想或进行必要活动的人,通常被称为"文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我国的文盲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80%.如今,随着扫盲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发展,大部分公民已经能轻松地阅读通俗书报、撰写文章了.  相似文献   

8.
平谷区档案馆馆藏的一份“扫除文盲奖状”,与20世纪50年代的“扫盲运动”息息相关,她记录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那段难忘的文化历史。建国之初,绝大多数群众的文化水平属于文盲、半文盲状态。直到1955年,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根据1955年11月16日《光明日报》刊登的一篇《进一步开展扫盲工作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文章记载,1955年全国农村15岁至45岁的青壮年约有2亿2600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约占80%。  相似文献   

9.
文盲之于日常生活、之于维护自身之利益是有不少苦衷的。本文所谈之文盲,不是指我们大多数人都能看能写的中文,而是指当今地球村通行的文字——英文。改革开放以后,千千万万的人跨出国门,那些不懂地球村语言的人倒是有不少感触。有些人回来后发奋学习,一旦有所突破,在国门内外与世界村民打交道都显得潇洒自如。只是事后不见有人再提起当时两眼一抹黑之苦。文盲所拥有的那份痛苦,多数只能由个人消纳,只  相似文献   

10.
冯舫女 《北京档案》2008,(12):12-13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2008年岁末,我们即将迎来充满希望的2009年。2009年是中国的俄语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特地采访了跟俄语打了一辈子交道、为我国档案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韩玉梅教授。  相似文献   

11.
郑艳 《北京档案》2017,(12):48-51
"冬学"是我国农村冬闲时间开办的学校,是乡村扫盲和农民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共有文盲、半文盲约75万人,其中农民23万人.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1] 1949年11月,北京市布置郊区冬学工作,开展农民教育.从1949年到1956年,京郊冬学发展为群众性的学习运动,形成了"村村有冬学,处处读书声"的学习氛围.本文以北京市档案馆馆藏的冬学档案为依据,对京郊冬学运动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成效做一初步梳理,以丰富北京地方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清末,随着智识阶层的文化觉醒,思想启蒙的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下层。面对文盲阶层占绝大多数的下层民众,启蒙者们采用了以讲报演说为主要手段的口语启蒙方式。这一方式与下层民众的文化层次相吻合,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取得了开启民智的初步效果,并对公共舆论空间的扩展、智识阶层的现代化转型和平民文化的兴起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女兵们加紧学习,补习文化   在旧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妇女受到残酷的压迫,不仅遭受贫困、饥饿和人身的折磨,同时封建枷锁的束缚也造成妇女的愚昧无知,有百分之九十的妇女是文盲.……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定义中。“文盲”指的是不能读书识字的人。重庆西南大学扫盲中心编写的《新编实用扫盲教材》一书中,对新的“现代文盲”有特征描述:比如不遵守红绿灯、不会理财、不理解用电常识通通被纳入了新时代的“文盲”行列。  相似文献   

15.
贵州黔西南州是典型的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众多,文盲、半文盲人口占了一定比例,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整体不高,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落后.  相似文献   

16.
视觉文化在现代传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温·托夫勒曾在《第三次浪潮》中写到:人类社会正孕育三种文盲,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视觉文化文盲。而后两种文盲是工业化社会,尤其是后工业化社会不断制造产生的。这原本只是托夫勒的一种预测而已,可今天,这种预测似乎已成为了现实的一部分。影像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80年代下的蛋”们对影像的敏感程度要大大超过他们的前辈,他们花更多的时间来看电视、看电影、看漫画、看广告,而不是看书。诚然,读书时间的大大减少已经明显降低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不断发展的影像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年轻人可以把‘影响消费’的经验转…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科技宣传中,要针对实际,启动思维,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当前农村有这样的实际情况: 一是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的仍占很大比重,很多农民缺乏通过报刊、书籍自学科技的能力。二是农民们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的生产技术,并习惯于运用这些技术。这  相似文献   

18.
<正> 吴敬仰在《档案天地》2003年第四期撰文指出:联合国对“文盲”的新界定是:“一、文化水平低,不识字,不能阅读的人是文盲;二、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是文盲;三、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与管理的人是文盲。”人们把“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与管理的人”称作“现代文盲”。我们档案队  相似文献   

19.
东悦杭 《传媒》2007,(4):8-10
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今,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这样一个"不懂得上网就是文盲"的时代,作为传统新闻学上所说的大众媒体之一的报纸,也不能落后于时代的脚步.  相似文献   

20.
本刊转发《中华读书报》2002年4月19日赵艳红、张家兴两同志的文章《扫盲图书市场为何静悄悄》。有删减。最近,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文盲的绝对数还有8500万人,其中青壮年文盲达2000万。这一沉甸甸的数字成为不久前闭幕的“两会”代表委员们分外关注的话题,也成为当今教育部门甚为棘手的问题。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十五”期间,我国已将扫除青壮年文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列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964年出版的《农村杂字》选用的是农村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字词,四字一句,双句押韵,作为农村小学和业余学校的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