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有所为     
“看报看题”,这并非经验的经验之谈,是否与报上的有些消息过长有关,不得而知。然而,翻开1991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二版时,这一经验却不灵了。当我看到《乐做“洋劳模”,愿当“主人翁”》的消息时,竟感到好像有一个闪光点紧紧地吸引着我。虽然,这条消息并不在显眼的位置,可我仍爱不释手地少说看了三遍,并且确实“咀嚼”了一番。  相似文献   

2.
偶然看到一张《文汇报》,上面有篇消息《上海出现第一位“洋菜农”》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篇获得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今天细读它,发现在写作上有颇多值得借鉴之处。一看到这篇消息的标题,就吸引读者去读它。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纷纷来中国,或投资建厂办企业,或投资经商搞贸易,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很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老外”来中国当“菜农”却还是第一次听到,应该说记者独具慧眼,抓到了一条题材新颖的好新闻。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在体现其新意时,并非是从猎奇的角度上来写,而是通过匠心独运的选材,在刻意求…  相似文献   

3.
业余作者吴爱连的记事短文《骑车撞了“老外”》,在《首钢报》周末副刊“百花”版头条位置刊出后,《北京晚报》的“都市生活”专版头条也刊载了此稿。一篇500字的小稿,何以能被两家报纸的专版不约而同地选作头条?我认为此稿有以下特点:一、选材好。记实性的文章就是要求作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要求以小见大,善于选材。《骑车撞了“老外”》的作者把握了这一规律。下班骑车去换煤气,不巧中途与人相撞,实属平常人平常事。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写的。但作者能注意从平常生活中抓取写作镜头,从平常生活中发现不平常之处。你看,  相似文献   

4.
我同《中国记者》这位老师相识,还是在她创刊之初。1986年底,当我从《新闻业务》上看到次年三刊合一的《中国记者》创刊的消息,立即对她的内容介绍产生了兴趣,当即决定自费订阅,把这位不见面的“家庭教师”请进门。 《中国记者》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她品位高,质量好,内容丰富且又图文并茂,深深地抓住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连我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也受到感染。她和我“约法三章”,每期的《中国记者》一到,必须拿回家让她先睹为快。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宝贝般珍藏的几本《中国记者》竟不翼而飞了,火冒三丈叫来女儿:“你说说,我那些书都哪去了?”她也不示弱:“不就是几本书嘛,还值得你发火,你看完了,借给我的同学看看还不行?”啊,原来如此!没想到《中国记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把孩子们也抓住了!我真为她高兴,提笔写成一篇文章:《愿<中国记者>培育出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无所求,但要有所为。现实生活是有所为的母体,政治敏感、意志锻炼、思想作风、知识积累、深入生活,都是有所为的基础。 有一次我到山西朔县采访,与当地群众“侃大山”时发现了一个新闻线索,凭着自己的政治敏感,我先后采访有关人员,深入调查,拍摄了《化庄粮站利用国家粮食差价倒卖国库粮食》的新闻,这条电视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为堵塞粮食征购政策上的漏洞,  相似文献   

6.
11月6日《华商报》“都市新闻”刊发一条《员工灶上煮狗食副总不赔礼员工告上庭》的消息报道。两天之后,我报新闻中心给编辑中心发过来记者采写的这条消息,很显然这条新闻已滞后,尽管消息的内容比《华商报》刊发的消息还要详实些,编辑中心还是把稿件退还给了采写的记者。接过被“枪毙”的稿件,记者感到十分委屈,这是个典型“共源性”新闻,早报记者和《华商报》记者是同时得到新闻线索的。11月6日是周末,正赶上我们休息没有报,所以让《华商报》抢先发稿了。《华商报》抢先发稿,俗话说“抢先上市的果子未免有些酸涩”。对类似…  相似文献   

7.
我在报上见到两条消息,心存疑窦。这两条消息,一条是发表在中国农民报今年7月14日三版上,题目是《身居果园五年鲜果一口不尝》,另一条是发表在人民日报7月20日四版上,题目是《朱性哲义务修理钟表一万五千多只》。这是两条很普通的短新闻,但都引起了人们的一些议论。一种意见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朱天作同志身在果园五年,哪能“鲜果一口不尝”?朱性哲是农村干部,哪有那么多时间义务修那么多钟表?  相似文献   

8.
报道失实的原因很多,其中多数是由于作者采访不深入或弄虚作假而造成的。但也有一些是属于编辑的责任。下面从我采写的见报稿件中举出两例,供编辑同志参考。(一)我曾写过一条某学院举办干部训练班的消息。因得到报道线索时训练班早已开学,所以我找了一个新闻根据:“训练班昨天上了《农田防护林学》第一课”。但稿件见报时编辑却把《农田防护林学》几个字删去了,标题也改成了“训练班昨天上课”。结果,这条消息由于编辑删改不当而造成了失实。(二)我在一篇稿件中提到了“中国林学会林业教育学会”,这本来是一个学会组织的全称。但编辑在改稿时却在中间加了一个顿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 《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消息里没交待,我这个读者“不知道”。《台湾“迷你猪”身价大涨》。“迷你猪”是何物?消息里没说明,我这个读者“不知道”。  相似文献   

10.
呼唤短新闻     
《今传媒》2002,(5)
提倡写短新闻,现场新闻,一直是 上级的要求,群众的希望。有关部门还专门发出文件,规定报纸头版的消息必须达到多少条以上。在这方面虽有改进,但收效甚微,长而空的报道,仍屡屡见诸报端。 笔者从7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看到一条《情系“月子汤”》的消息,加上标题共201个字。说的是一位下岗女工,利用家住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对面的方便,代客加工“月子汤”,如今已形成四类十多种。每天订购出的“月子汤”六七十份,一年365天,基本上天天如此。 文章虽小,表现的却是关系到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大事;文字虽短,但对新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29日,《哈尔滨日报》以《江苏一农民听信假新闻赴哈“捐手”》为题披露一条消息。消息说。网上一条新闻“黑龙江救人英雄求购一只手”被南方一家大报登上了社会新闻版头条,称2月7日,因抢救小孩而被鞭炮炸飞左手的34岁的黑龙江人王小光,委托朋友在网上公开发布消息,愿出价20万元求购一只手,并煞有介事地说,王小光手炸飞  相似文献   

12.
一条消息能不能吸引人,首先是标题,接着便是导语。标题要能抓住人的眼睛,导语要能抓住人的心灵,这样它的可读性,它的宣传效果,就会相当可观了。 1986年11月,我曾写过一条关于作文比赛的消息。这消息的导语,下了很大功夫,也算冒了一点风险。因为它跳出了惯常导语的路数,很可能不被认可而毙命。给这个导语起个什么“名字”?一时还想不出合适的,故且叫它“梗概导语”吧,因为它讲了一个故事的梗概。 1986年,全国作文研究中心、文心出版社《作文》杂志搞了一场中小学学生作文邀请赛。《作文》主编、我在郑大上学时的老师王素英找到我,想让新华社就这场比赛发一条消息,以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广东《韶关日报》刊登的《刘治中为国家创汇20万》这条消息之所以受到新华社的“厚爱”,向全国播发,就因为小山有“仙”。消息连标点只有311字,在写作上也没有出奇之处,但内涵丰富、深刻,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它宣扬了农村个体户的先进典型;用事实说明了国家的政策是富民政策;向一些“亏损企业”提出了问题,用个体  相似文献   

14.
刘保全 《新闻三昧》2008,(1):108-109
刊登在《科技日报》2006年4月11日的消息《地学科研愁的是“没人花钱”》一稿,在第17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是记者从“地质人才培养座谈会”上捕捉到的一条“鲜活大鱼”。这篇消息之所以能获此殊荣,我认为主要在于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何万敏 《青年记者》2009,(24):69-70
一条《外媒称中国有望明年超日本成世界二大经济体》的财经消息,援引新加坡《联合早报》消息说,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的分析文章指出,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催化下,中国有可能在2010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预言将在2020年超过美国。从这条被一再转手却不直接查找信源的消息可以看出,我们是多么急迫地希望“经济强国”梦想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息:《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  相似文献   

17.
精耕细作     
今年的麦收季节早已过去,但有一条与麦收有关的消息,却至今不能从我的记忆中抹去,颇有点“耿耿于怀”。这是一则气象消息。5月下旬,我翻开一家中央报纸.读到这条消息。文中说,黄淮华北麦区出现大范围连阴雨和干热风天气的可能性较小,但要注意局部地区的大风和冰雹,以防“麦田倒伏”。就在这条消息上面,刊登了一篇速写,其中说:“绿油油的麦田,在雨中拔节、孕穗……”这些句子,令人愕然。“麦田倒伏”,莫非它是站着的!麦田“拔节、孕穗”,岂不要生小麦田了!这首先会乐煞国土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要知  相似文献   

18.
我采写的消息《小车司机“解放”啦》,在获得“厦华杯”全国副省级党报好新闻一等奖及厦门市好新闻一等奖之后,又被评为2000年度福建省好新闻一等奖。这篇560字的消息是2000年从一个会议中“捡”来的。回顾这条消息的采写过程,我感受到,文山会海虽然枯燥,但众多的文件和会议中确实蕴涵着有用的信息和新闻线索,只要我们多加留心,跳出“会议”抓新闻,就一定能在文山中淘到“真金”,在会海中逮到“活鱼”。身为党报记者,从事新闻工作8年,似乎与党政会议报道结上了不解之缘。采写这条消息时,我刚从家乡闽西北的一家党报调到厦门日报半年左右时间…  相似文献   

19.
夕阳染红燕山群峰,和风掠过校园。我与多年从事科技报道的顾迈南老师漫步中国新闻学院进修分部甬道上。中等个头,体型微胖的顾迈南两鬓灰白,衣着朴素,和蔼可亲。得知我从河南来,她风趣地说:“我这只笨鸟起飞时曾在豫北新乡栖息过。”1963年春季,走上新华社记者岗位只有半年时间的顾迈南,目光投向豫北平原,采访土壤学家王守纯。她住在农民家里,吃的是高粱面窝窝头,喝的是苦涩的碱水。采访持续了近一个月,她写出了一篇介绍当地群众治碱经验的消息,和长约6000字的通讯《盐碱地上好庄稼》。《人民日报》在一版头题位置刊登出这条消息,同时在一版下方用半版篇幅刊登了这篇通讯。虽然初出茅庐,顾迈南已领悟到科学家的甘苦和奉献,她愿竭尽全力为科学家唱赞歌,为科技腾飞摇旗呐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谈起“文革”那场浩劫,顾迈南喟然长叹:“那时,科学园地万木萧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写了几篇报道,包括《退思园中话进取》(5月18日一版)、《中国日报出了一个好点子》(5月23日一版)、《“老外”开始怕“老乡”》(5月28日一版)、《再给后代五千年》(6月1日一版)、《苏州人的性格变了》(6月3日扩大版一版)、《金发碧眼学苏绣》(6月19日)等。从报道本身来说,写得并不很好,但出发点是想通过实践,对改进经济宣传作一点探索,并愿与同志们共同探讨。近两年来,在报社全体同志的努力下,《经济日报》是有进步的,广大读者也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它对改革开放作出了贡献,并且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