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关飞 《新闻天地》2011,(2):36-37
2010年12月7日,“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在英国伦敦自首后被捕,这距离国际刑警对他发出全球红色通缉令仅有7天之隔,通缉令上的罪名是“强奸和性犯罪”。大名鼎鼎的国际刑警组织竟然出动去抓一个强奸犯,这几乎是本世纪最大的国际笑话。怪不得有香港网友看过这则新闻后在论坛中问:“阿桑奇到底是强奸了英国女王还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搞到国际刑警来抓他?”有人回答说,国际刑警通缉阿桑奇并不是因为他强奸了某个女人,而是因为他“强奸了美国作为正义国家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最近,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星期日”现场,“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透露,对报料人的身份,他并不会区分报料者是揭露政府滥权的“深喉”还是旨在操纵选举的政府间谍机构. 每天都有新闻报道说,俄罗斯黑客随时可能闯入美国政府和民主党的网站,未来几周或几个月会有更具破坏性的泄密事件.问题是记者如何应对,而不至于成为被他人利用和操纵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2010年底,美国《时代》杂志公布年度风云人物的网络票选结果,维基解密创办人阿桑奇以逾38万得票高居榜首。毫无疑问,从2010年下半年起,维基解密(WikiLeaks)网站在全球新闻界翻江倒海,令各国情报部门谈之色变,令传统新闻媒体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4.
网络传播需要把关吗?美国对其他国家说:不准要!但当维基解密公布美军阿富汗战争日记和美国外交电文等文件后,其创办人阿桑奇因"强奸和性骚扰"被多个美国盟国通缉,最后不得不向警方"自首"。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本国的互联网公司施加了巨大的压力,针对"维基解密"打出了"组合拳":亚马逊网站宣布终止为"维基解密"提供服务器租用;域名服务商EveryDNS取消了对"维基解密"的域名服务;  相似文献   

5.
本来阿桑奇事件所引起的仅仅是英国和厄瓜多尔的外交纠纷,英国强行进入使馆的威胁却使整个拉美世界转变了态度。如今,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场拉美国家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对峙厄瓜多尔过去在国际上几乎默默无闻。作为地球上离太阳最近的国度,它的名气大多来源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但当朱利安·阿桑奇悄悄走进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后,厄瓜多尔名副其实地"热"起来。在西班牙语里,"厄瓜多尔"是赤道的意思。到9月3日,维基解密的创始人已经在使馆里呆了两个半月。他自己的预计是,还要等个一年半载风波才能过去。  相似文献   

6.
维基与维稳     
已经逝去的2010年上演了一个大放异彩的剧目,那就是澳大利亚人阿桑奇引爆的维基解密风暴.这个被称为美国外交史上的.9·11"的网络暴动,迅速颠覆了"后冷战"时代的信息安全秩序.这个坏小子的恶作剧,几乎把世界搅了个底朝天,将秘密制造者闹腾得鸡犬不宁.  相似文献   

7.
维基解密成立于2006年12月,目的为揭露美国政府及企业的腐败行为,追求信息透明化。维基解密的创始人坚信,政府活动的透明度是减少腐败的关键。各国政府皆可从本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监督中受益。监督需要公开的信息,因此,维基解密在《纽约时报》、《卫报》和《镜报》配合下.至今已经公布了有关阿富汗战争的7.6万份秘密文件、有关伊拉克战争的39.2万份文件,以及美国外交部的25万份秘密文件,他的下一个目标是银行。  相似文献   

8.
维基解密成立于2006年12月,目的为揭露美国政府及企业的腐败行为,追求信息透明化。维基解密的创始人坚信,政府活动的透明度是减少腐败的关键。各国政府皆可从本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监督中受益。监督需要公开的信息,因此,维基解密在《纽约时报》、《卫报》和《镜报》配合下,至今已经公布了有关阿富汗战争的7.6万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维基解密事件为背景,研究维基解密事件给档案部门的风险管理中人为因素所带来风险的警示,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从创办以来,"维基解密"网站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网络激进媒体,在2010年该网站更是成为全球瞩目的网络媒体,有关"维基解密"的争议和报道变成了一个"全球媒介事件".本文从西方激进媒介理论角度入手,探讨了"维基解密"这类激进网络媒体在西方媒体生态中存在的意义,并指出了该网站对于新闻记者、新闻教育、信息透明及国家安全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林凌 《编辑学刊》2011,(2):39-43
维基解密对互联网时代大众传媒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分析了维基解密内在的合理逻辑性,从公众表达权、大众传媒的公益本质等方面阐述了维基解密运作模式带给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名刊要览     
《中国新闻周刊》2010,(46):10-10
美国《福布斯》(12月20日) 下一个目标:银行业 在接连曝光美国五角大楼和国务院绝密文件之后,阿桑奇又宣布,美国银行业将成为他的下个解密目标。他批评说,某些银行监管缺失,管理层滥用职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回顾"维基解密"事件基础上,以风险管理的视角反思我国电子文件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维基解密网站泄密事件,反思档案管理过程中如何完善档案风险防范机制;同时借鉴维基解密的作业模式——报网结合的方式,思考档案开放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从"维基解密"网站泄密事件,反思档案管理过程中如何完善档案风险防范机制;同时借鉴维基解密的作业模式——报网结合的方式,思考档案开放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近来,维基解密可谓引爆了史上最大的泄密事件。这起事件应该引起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的注意,在日后更加重视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笔者试图通过维基解密事件探讨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降低这种风险。  相似文献   

17.
王倩  黎军 《新闻爱好者》2011,(13):18-19
2010年11月28日,"维基解密"披露25万份美国机密外交电文,这是继7月份公布9万份美国军方关于阿富汗战争的秘密文件后,"维基解密"再次用"重磅炸弹"轰动全球。外媒称这次事件为"美国外交史上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回顾"维基解密"事件,探讨政府与民众对此的态度,从而深入剖析"维基解密"在传播过程中的特征,并从中引出当今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变化和差异。通过分析这些例证与得出的特征再一次证明了媒体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国际媒介     
路透社在审稿、发稿等方面有什么规定?路透社对于其报道中所犯的错误有什么样的更正处理流程?杨晓白编译的《路透社新闻手册之编辑职责》,对此做了详细的介绍。近来,维基解密事件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媒体的喧嚣中,不少学者对维基解密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的全球网络媒体中,"维基解密"是最受关注的一个。从2010年4月到现在,这个网站一直持续地吸引着全球各大媒体的注意力。在4月份,"维基解密"由于播放美军2007年在巴格达滥杀平民的片段而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