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老话说:"爷不爷,先看鞋."北京人出门在外,没双好鞋那可不成.脚底有了劲儿,脸面上才有光.老北京的好鞋上哪儿买去?"内联升"啊.老年间那阵子,洋车夫穿的是"内联升"做的靸鞋,朝廷文武大员穿的是"内联升"做的朝靴,就连那清朝末代皇帝登基坐殿,穿的也是"内联升"做的龙靴.  相似文献   

2.
赵丹 《记者摇篮》2005,(8):32-32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就是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比做是鞋和脚的关系。道理很简单,鞋必须随着脚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有一天脚大了,即使这双鞋再贵重、再好看,也只能是被丢弃。这种鞋和脚的关系同样适合市场经济中的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3.
当了20多年陆军之后,我有幸到海军部队代职一年。兵种交叉,感受最深的一个细节是:每次出海归来,从军舰舷梯踏上码头那一刻,脚怎么也踩不实,身子发飘,几欲摔倒。水兵说:那是因为很久没有接地气所致。  相似文献   

4.
美国蟑螂     
杀蟑螂容易,且常引为快感:大金刚的脚飞快一踩,但听得吱地一声,像火柴盒崩裂解体,轻脆悦耳,移开脚,但见褐色的装甲下血肉模糊,宛如死了一车子的敌人;且见它两根前哨灯--长长的须须,犹兀自一动一动,好像临死还在探索谁是凶手,岂不快哉!不过对它仍有两怕,第一怕它"读"我的书,第二怕它的飞.尤其夜晚睡觉,竟然飞上你的鼻尖,那种感觉就像梦里被孤魂野鬼逮到一样,其惊惶可知.  相似文献   

5.
朱楠 《新闻传播》2012,(8):28-29
营销学上有一则经典故事"非洲卖鞋"。如果你认为非洲人不穿鞋,你的鞋就卖不出去;如果你认为非洲人没鞋穿,那你就拥有一个广阔的天地。中国电视界的零点时段就是尚未开发的非洲大陆,城市台完全有机会和实力挥舞起这把双刃剑让"非洲人穿上鞋子"。  相似文献   

6.
“一双细小精巧的莲足。一双红色的绸鞋。只见她缓缓走下床榻,伸出精巧的玉手,以控制她们。”熟悉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这是卧龙生《烟锁江湖》中的精彩片段。 “未识美人先见美脚”,不止是武侠小说中惯用的伎俩,还被一些电视电影的导演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旗袍固然精彩,也少不了那一双双高跟鞋的优雅衬托。 鞋子这种看似和性风马牛不相及的东东(没有谁做爱的时候还穿着鞋子,强奸除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人有两颗心,一颗心用来流血,一颗心用来宽容。”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对定比定律的争论长达9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潘昌晟 《新闻天地》2004,(12):34-35
有人说:“婚姻是双鞋,脚比鞋贵重得多.当鞋伤害了脚,使你无法容忍时,不妨将鞋脱去。”有人说:“婚姻像一座围城,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有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婚恋的真缔?  相似文献   

9.
时代变了,信息大爆炸,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大大提高了,报纸如果还是“老四版”,就像小脚穿大鞋,肯定不跟脚。因此,报纸厚一点,是应该的,有人说已经发展到了“厚报时代”,也不算言过其实。但一些越办越厚的报纸,厚得并不是地方。有的为了增强报纸在社会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鞋的记忆     
鞋,源于何时?由谁发明?无从考证.原始人在用骨针缝制兽皮服时,也缝制兽皮鞋子,用以护脚.鞋,是人们服饰的组成部分,因地域、气候、民族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形式,也有了履、靴、鞋、屐等不同称谓. 鞋,有着悠久的历史.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时,就出现过兽皮缝制的原始鞋.中国最早鞋子,现在知道的是距今4千年的羊皮靴.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新闻标题怎样制作才能生动、活泼?一位老编辑告诉我:“标题要想做得活,动词一定不可缺。”他还给我举出两个例子:一是《参考消息》报曾经登过一则标题,叫《中国鞋在德国“踩”住意大利》。你看,他不说中国鞋在德国多么畅销,已经超过意大利了。而是用了一个动词“踩”字,既形象,又贴切,对比鲜明,把意大利“踩”在下面了,映衬出中国鞋的畅销。二是《北京晚报》有过这样的标题:《记者盯上了中国入世》,一个“盯”字把记者们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注程度充分显现出来,“盯”住不放了。老编辑的经验对我很有启发,我便…  相似文献   

12.
兴泉  张婧  立红 《山东档案》2000,(2):45-46
高跷是我国分布较广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以脚踩木跷得名.高跷历史悠久,《列子·说符》中即有高跷记载,相沿至今,已有两千余年.传入德州时间最晚始于明朝.  相似文献   

13.
科技是人的延伸,比如车是脚的延伸,电话是耳朵的延伸等.到了互联网时代情况稍有不同,互联网简直是我们心灵(如果不是灵魂)的延伸,那自由自在、奔放不羁心灵的延伸. 电脑就是人脑的延伸.电脑不只延伸了而且补偿了人脑这个极其有缺陷的器官.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会老,不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你是否会老无所依?如果你老了,谁帮你留在那时光里,谁带你走进另一个春天里?  相似文献   

15.
说到本分,便想到鞋匠。如果是位好鞋匠,你从他面前一过.便能感觉到他那不失时机扫过来的目光,这目光不盯别处,专盯脚后跟。缝鞋是他的本分,职业意识已经渗透到他的每根神经。在他的眼里只有鞋,鞋便是他的衣食所系。这便是鞋匠的敬业精神。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若想有所成就,得些业绩,便非有这种敬业精神不可。反过来说也一样,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必定是位敬业者。 敬有慎肃之意,面对你所从事的职业,不敢有一时的粗疏和半点的懈怠,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蟑螂     
白秦  博宇 《出版参考》2005,(1):25-25
杀蟑螂容易。且常引为快感:大金刚的脚飞快一踩,但听得吱地一声。像火柴盒崩裂解体,轻脆悦耳,移开脚,但见褐色的装甲下血肉模糊。宛如死了一车子的敌人:且见它两根前哨灯——长长的须须,犹兀自一动一动。好像临死还在探索谁是凶手。岂不快哉!不过对它仍有两怕,第一怕它“读”我的书。第二怕它的飞。尤其夜晚睡觉,竞然飞上你的鼻尖。那种感觉就像梦里被孤魂野鬼逮到一样。其惊惶可知。  相似文献   

17.
老北京有"富人买鞋去内联升,穷人买鞋进天成斋"之说,但是现在知道内联升的大有人在,可天成斋却已经被大家所遗忘.为了把这个老字号重新恢复,同时申报北京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宣武鞋业有限公司的黄先生来到北京市档案馆查阅有关天成斋的资料.根据黄先生的介绍,天成斋开业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1956年天成斋参加了公私合营,当时包括内联升在内的几十户鞋店,都合并到了天成斋里,统一生产,联合经营.后来由于经营不善,天成斋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18.
李祎  彭红斌  万青 《山西档案》2015,(2):120-124
石窟档案是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纸质档案的特殊结合体,在我国古代历史档案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安阳灵泉寺石窟是中国石窟体系中的重要代表,其中大住圣窟窟门两侧的"那罗延神王"与"迦毗罗神王"浮雕图像,造型精美,刻画精细,无论尺度和样式,均为国内石窟中罕见。本研究利用档案学的研究方法,从鸟翼冠、着装、脚踩神兽三方面对二神王图像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其图像来源。  相似文献   

19.
给新闻报道注入人文关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读了四川《凉山日报》上刊登的《13年盼得一双鞋》一文(《凉山日报》汉文版2002.3.10.一版),只觉一种人文关怀之气扑面而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峨曲古区有一位名叫说日小龙的小伙子,身高2米,体重90公斤,脚长32厘米。这位“巨人”24岁了,还是11岁前穿过鞋子,13年没有穿鞋了。不仅因为家里穷,还由于脚太大,得穿47码的鞋,附近没有卖的,远处又不知道哪里有,这可苦了从来没出过山的“巨人”。因为没有鞋穿,脚多少次被划破,最难过的是冬天,常常冻得红肿,难以迈步,久而久之,脚变得又粗又笨,娶回的媳妇也离开了他。最后,几经周折,总算买上…  相似文献   

20.
冷暖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镜头一:重庆忠县,一个忘了名字的小村庄的田梗上……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是在2003年2月的某一天.我们扛着机器一脚深一脚浅. 想想那田埂真是很长.村里人说,田埂的尽头就是我们要采访的一个叫小芳的姑娘的家.不过小芳已经不能在家里迎接我们了,10年前,她在深圳致丽玩具厂的一场大火中,葬送了年轻的生命,那是迄今在中国外资企业发生的最大的工伤事故之一,当年那则新闻曾被炒得沸沸扬扬.最终,小芳的死为负债累累的家换来了两万元的赔偿,而意外发生的这一刻,离打工妹小芳的婚期还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