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与现代生活本世纪中叶以来,电视的社会化大趋势及卫星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类社会有了两个新的标记:一是信息激增,即“信息大爆炸”,二是信息的同步共享,即“地球已变成了一个小村庄”。美国的电视公司曾推行过一个节目叫《在路上》(On Road),结果颇受观众青睐。因为在电视记者“行万里路”拍片的同时,观众则可借着这些电视节目“读万卷书”。中国先贤们那种“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理想,在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已成为现实。文艺节目的价值取向人类文明现有的一切成果都可溯源于其相应的传统价值。人们不仅仅是从历史中走过来,而且还要经常地回顾历史上的精彩片断,为未来的精神生活补充丰富的养料。所以,人类无论有了何种先进的传播形  相似文献   

2.
周平  谢丽娟 《视听界》2001,(4):54-54
在电视诸元素中,解说、画面、同期声、音乐、字幕等都应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统一为主题服务。看电视讲的是一种感觉,观众不可能把诸多元素分隔开来去欣赏。观众看的是一种感觉,一种自我理解的感觉,即“观众感觉”。因此电视的各种元素都必须围绕你要给观众的感觉做文章。一、主观解说与客观采访相“融”。目前,电视纪录片大都采用解说与同期声互补的叙事方法。作为解说除应该避免与同期声的内容重复外,更应该讲究一个“融”字,即在不知不觉中解说与同期声准确并最简练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的"前、后台"行为、心理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在电视中的出现标志着大众传播过程的重大转折.使信息通过电视这个大众媒介的传播的过程,从一级传播变成为了二级传播,在主持人出现以前信息传播一般是直接由电视流向观众.主持人出现之后,充当起了在电视和观众之间传递信息的“舆论领袖”的角色,他边连着大众传媒欲传递的信息,一边连着大众信息欲达到的受众.  相似文献   

4.
“出镜是指在电影或电视中露面”。记者出镜只是现场采访的一个小片段,或者说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电视新闻记者出镜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由于节目表达意图的需要出现在荧屏上,即电视画面上,电视新闻记者的出镜是通过摄像机的摄录,根据表达新闻事实的需要经过后期编辑制作出现在荧屏上,电视新闻记者通过荧屏走进观众的家里,直接和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加新闻的真实性与现场感。概括地说也就是记者出现在新闻画面中开口报道。  相似文献   

5.
画面承担着电视语言表达的主干功能,是电视区别于其它媒体最显著的特征,俗话说的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何借助画面语言,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传播有效信息,是电视新闻领域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 最近,一位电视观众这样对我说:“现在的老百姓了解天下大事首先是看电视。”听到这话,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自信之余,更感到一份压力。观众为何青睐电视新闻,就是因为电视画面的接近性和亲和力,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电视画面语言运用不好,是对观众不负责任。我们常见的那些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残废”镜头、漫无目的地推拉镜头、毫无信息的无用镜头,却是在给观众眼中塞视觉垃圾。 诚然,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快节奏,使电视新闻从业者来不及对它做过多的修饰;过多的修饰会影响到画面语言表达的真实性。但是,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干净利落,毫不拖拉地运用(包括拍摄、剪辑)每一个镜头,却不能说是一个过高的要求。怎样才能使画面恰如其份的“发言”呢? 首先,要把握声画结合多  相似文献   

6.
电视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嘉宾或观众以演播室为基本谈话空间,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即兴讨论的一种节目形态。在英语中它被写作“Talk Show”,谐音是“脱口秀”,反映了这类节目的一个特点,即通过口才来令观众折服。从世界范围看,它保持了几十年长盛不衰的势头。 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首先在《实话实说》栏目得以尝试。这一节目在全国打响后,地方台亦纷起仿效,央视也相继又推出几档谈话节目。有人说,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预示着电视的成熟,甚至看不看电视谈话节目,也反映出观众水平的高低。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电视谈话节目很容…  相似文献   

7.
传统电视媒体,往往是我播你看,观众被动接受。但如今观众不仅要求在第一时间内获取有关信息,满足“知情权”,更希望媒体能够成为自己发表意见、展示主张的平台,实现其同样强烈的“参与权”。所以,从央视到各地方电视台,都创办了各种谈话类节目,让观众参与,与观众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电视的互动,最根本的一点  相似文献   

8.
印尼共和国电视台TVRI于1962年开播,当年亚运会在雅加达举行,它是电视转播的第一个重大事件。在苏加诺时代,电视最大的功能不是为观众提供信息而是进行“爱国主义政治宣传”运动。电视节目一半是政治活动、一半是官员的讲话和政府文件。观众收看电视还得登记、上缴收看费,否则电视机将会被没收。70年代中,国家局势稳定后,电视作为国  相似文献   

9.
过去电视经营者总是强调“观众请注意”,现在这句话已经被“请注意观众”所取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说,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麦克·古德海波也曾指出:互联网时代,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对于电视经营者而言,在如今电视频道、节目数量众多,收视信息较多重复的现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观众参与”成为电视圈内一个使用率最高的词汇。观众参与何以有益于丰富电视屏幕?观众参与如何积极推进电视事业的繁荣?观众参与怎样才能做到更广泛、更直接?怎样看待日趋发展的“参与现象”?这里,我们权且从电视与观众所构成的“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柳邦坤 《新闻爱好者》2008,(11):118-119
主持人是栏目的魂,是节目的代表者。好的主持人是栏目成功的关键,一个电视栏目能否受观众的欢迎,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主持人。正是主持人的出现,才真正架起了电视与观众之问的桥梁,观众通过主持人,接受节目、接收信息。节目主持人将电视节目赋予了人格化力量,使电视真正成为了一种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媒介。栏目主持人之于观众,是一个传情达意的特定角色,主持人在栏目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主导作用,正如任远所说:“节目主持人,他们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是节目与听众、观众之间感情、信息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节目的代言人。主持人是节目的代表者。”  相似文献   

12.
作为电视与观众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电视节目主持人已非以“我播你看”为主的电视资源紧缺时代,把信息传播给观众便万事大吉,电视市场的细分化与电视观众需求多样性的扩大,使每一位节目主持人都要接受市场的考验和观众挑剔的目光。“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可以改变一个台的形象”,这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可以改变一个节目的命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呢?笔者从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一、一个优秀的主持人,首先应当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这是新闻媒体发挥喉舌…  相似文献   

13.
以中央电视台1996年3月16日开播《实话实说》栏目为标志,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在中国的电视界出现并风靡,许多地方电视台纷纷上马此类节目。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节目往往并非在黄金时段播出,但收视率却居高不下。它的魅力到底何在﹖笔者认为:此类节目成功地实现了“场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是根本所在。所谓“场信息“是指把谈话类节目中的主持人、嘉宾、观众畅所欲言的谈话现场和谈话过程看成一个各种信息多向流动、不同思想相互碰撞的“场“,通过“场“中人物的相互交流最终形成某种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和思想。“场信息“的交流是电视谈话类节目区别于其他类型节目的显著特征,也是其生命力所在。同时,“场信息“的强弱还决定着谈话类节目传播效果的好坏。因为“场信息“的传播依托的是“场“中的各种因素,包括谈话的人、谈话的内容以及现场的布景、气氛等,所以,增强“场信息“、提高节目质量必须从这些依托出发,做到--“人际“与“大众“共鸣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场“中主持人、嘉宾、观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人际传播,而节目通过电视这一大众传播传递给千千万万非现场的观众,这又是大众传播。因此,电视谈话节目其实是一个将人际传播进行大众传播的过程,即人际传播的大众化过程。谈话...  相似文献   

14.
社交电视:传统电视的社会化生存及其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化媒体形塑观众的收视习惯,也造成观众对传统电视的疏离,但传统电视媒体又借助网络社交视频重聚电视用户.“社交电视”通过社交网络重建电视观众群,其“弱关系”的“信息桥”功能为电视从业者积累社会资本与职业声望,也使电视观看行为不再孤立和封闭,为电视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收视选择、收视体验与技术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15.
常听电视同行们说:现在的观众越来越“挑剔”,节目越来越难办了。感叹之余,流露出一丝茫然。笔者虽有同感,但我以为“挑剔”和“难办”正反映了电视发展的规律,表明了观众、时代,党和政府对电视精品、名牌的呼唤与要求。 首先,观众呼唤精品、名牌。 “一套节目看到底,有像频道就一个”的历史已成为永久的过去,电视由单一到丰富,由“粗放”到  相似文献   

16.
提供娱乐一直是电视的重要功能之一。然而,“台词像作报告,游戏像考试,观众像上课。”这是1998年以前电视娱乐节目的“光辉”形象。历史进入1999年,中国新型的电视娱乐节目纷纷出台,游艺性娱乐节目,即电视游艺节目更  相似文献   

17.
孙露 《记者摇篮》2009,(3):13-13,17
当金融危机刚发生不久,我们打开电视就发现,央视二套经济频道调整了节目内容,把“经济半小时”等固定栏目改为“直击华尔街金融风暴”并全天滚动实时播出关于金融危机最新动态和信息,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的镜头优势。让收看节目的观众可以直接感受到媒体播放时的“满足观众收视需求心理”,从不同角度获取信心、解读信息,增加收视的新鲜感和兴趣,经常是今天看到相关报道时,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0月18日,钱江电视台的(从我做起——弘扬“三德”宣传月)大型活动拉开了帷幕。在近一个月内,每晚十分钟的电视展播即深深吸引了大批观众,人们对片中所展示的内容感触颇深,因为其内容与百姓的生活都是如此贴近,如此密切相关,因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大量的观众来信、来电都足以表明钱江台弘扬“三德”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电视纪实”是整个电视美学的一个分支,电视纪实审美特征的演进与现众对其的认识和认同密切相关,电视在影响观众的同时又反过来被现众所影响.观众对电视纪实的影响就体现在观众在审美过程中对电视纪实的认识和认同,这份认识和认同实质是现众对电视纪实的审美心态和审美需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杨舒 《记者摇篮》2000,(9):20-20
当前,电视经济报道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一项调查显示,观众收看电视的目的和对电视满意程度中,经济报道(信息、专题)位次明显不及时事信息、社会新闻以及文体娱乐节目。那么如何做好经济报道,使观众“锁住频道,关注经济事件”,就成为从事经济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我从自身实践中体会到:一篇好的经济报道应该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