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字参考咨询中的虚拟团队构建分析 被引次数:1
|
|
|
|
|
聂峰英 但旺《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年第5期
|
|
数字参考咨询与虚拟团队具有相似的虚拟环境、共同的核心目标。文章以宁波大学图书馆构建虚拟团队为例,探讨数字参考咨询中建立虚拟团队的可行性,着重分析构建虚拟团队的背景、要素及运作模式,并于实践中总结出虚拟团队的几点特性,从而证明构建虚拟团队是当前数字参考咨询发展的必然趋势。
|
2.
|
试论团队精神在合作数字参考咨询中的应用 被引次数:3
|
|
|
|
|
朱峻薇《江西图书馆学刊》,2006年第36卷第2期
|
|
界定了团队和团队精神的涵义,分析了团队精神在合作数字参考咨询中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中团队精神的培养问题。
|
3.
|
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虚拟团队的构建
|
|
|
|
|
高凌云《图书馆学刊》,2011年第9期
|
|
高校图书馆构建参考咨询虚拟团队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论述了参考咨询虚拟团队的组织结构设计和构建程序。
|
4.
|
数字图书馆中面向用户的数字参考服务 被引次数:20
|
|
|
|
|
梁孟华 马大川《情报科学》,2002年第20卷第9期
|
|
本文详细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中面向用户的数字参考服务的组织形式,相关技术和典型项目,即基础Internet和人工干预的参考服务-虚拟参考咨询台,基于Web合作的数字参考服务-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基于实时交互的参考-CU-SeeMe网络会议,文章最后进一步分析了数字参考服务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
5.
|
基于知识管理的CDRS服务模式研究
|
|
|
|
|
薛殿霞《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年第5期
|
|
本文通过对图书馆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的优势以及基于知识共享和创新的新型服务方式的探讨,分析了现有知识管理在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中运用的必要性,以及在知识管理视角下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构建对策。
|
6.
|
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
|
|
|
|
|
李克征《图书馆学刊》,2013年第5期
|
|
通过对4个主要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问图书馆员、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的对照分析,指出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对策.
|
7.
|
面向知识共享的图书馆虚拟咨询团队知识协同机制研究
|
|
|
|
|
江涛《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年第6期
|
|
以知识协同为切入点,分析图书馆虚拟咨询团队知识共享中的协同要素,探讨虚拟咨询团队知识协同的运行机制,并构建其模型,指出图书馆虚拟咨询团队协同知识共享的路径和方法,以期提升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能力。
|
8.
|
虚拟参考咨询与知识服务
|
|
|
|
|
肖婵 耿骞 孙青《中国教育网络》,2007年第8期
|
|
在数字图书馆中,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在传统参考咨询服务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图书馆技术,出现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和虚拟参考咨询系统。虚拟参考咨询系统拓展了图书馆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为数字图书馆中的知识服务建立了系统平台。
|
9.
|
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 被引次数:17
|
|
|
|
|
朱华琴《情报杂志》,2008年第27卷第2期
|
|
针对国内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高速发展进程中突显出来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纳,提出构建"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和集成咨询"三大"资源共享体系的应对策略.
|
10.
|
合作数字参考咨询中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机理研究
|
|
|
|
|
袁红军《情报科学》,2011年第11期
|
|
在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环境中,咨询团队需要不间断地将咨询馆员个体层面的新知识转移进入团队层面中来实现对原有知识的增值、补充和替代。以此,结合合作数字参考咨询中咨询团队知识转移基本概念,着重探讨合作数字参考咨询中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机理,指出从理顺知识转移诸要素的关系、重视信任问题、强化沟通能力、建立适宜的知识转移情境四方面进行合作数字参考咨询中咨询团队知识转移的管理,最终使产生于咨询馆员个体的新知识转移进入到团队系统知识集合中来完成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知识更新。
|
11.
|
基于质量控制的CDRS研究
|
|
|
|
|
黄晓菁《图书馆学研究》,2007年第7期
|
|
本文分析了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控制要素,对国内外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控制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现状,探讨了我国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控制策略。
|
12.
|
我国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 被引次数:7
|
|
|
|
|
何爱琴《图书馆学研究》,2006年第4期
|
|
本文简要分析了合作武数字参考咨询的产生背景和含义,介绍了我国几个主要的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全国信息资源协作网、NSTL的参考咨询服务、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的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中山图书馆的图书馆专家联合导航系统、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的参考咨询系统、CALLS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重视推广宣传;完善合作机制;加强政策引导;规范标准;加强资源共享。
|
13.
|
成功参考咨询虚拟团队组织结构特征分析
|
|
|
|
|
桑琰云《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年第40卷第1期
|
|
介绍了参考咨询虚拟团队产生的背景及参考咨询虚拟团队的内涵.并着重分析了成功参考咨询虚拟团队所应具有的动态的弹性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模式、柔性化的组织架构、开放多样化的组织边界、网络化的组织关系、信任和契约并存的组织管理方式等组织结构特征,以期为参考咨询虚拟团队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
14.
|
我国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展望 被引次数:1
|
|
|
|
|
李小明《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31卷第5期
|
|
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网络环境下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论文的统计和分类分析,从内容、管理机制、服务系统平台方面论述了近年来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研究成果和现状,展望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的未来。
|
15.
|
论山西高校图书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
|
|
|
|
张晓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第15期
|
|
本文分析了山西高校图书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以及影响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改进我省高校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建议和对策。
|
16.
|
基于OGSA的网格动态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组织的建立
|
|
|
|
|
孔繁超《图书馆学研究》,2009年第2期
|
|
针对OGSA下的网格环境,讨论了构建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组织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包括合作伙伴的发现、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组织的创建和运行等.该过程和方法适用于在网格环境中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组织的建立,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通用性.
|
17.
|
基于虚拟团队的知识地图框架探析
|
|
|
|
|
高劲松 李卓君 王学东《情报科学》,2010年第5期
|
|
虚拟团队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是新型的虚拟协作组织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虚拟团队是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资源成为虚拟团队运营的根本要素,对知识的有效管理成为管理虚拟团队的关键,而知识地图是虚拟团队实现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本文分析了知识地图在虚拟团队中的作用,提出并构建了基于虚拟团队的知识地图框架模型,解决了虚拟团队在知识共享方面不足的问题。
|
18.
|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模式 被引次数:11
|
|
|
|
|
王韬《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年第25卷第2期
|
|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分析了国内外虚拟参考咨询系统及合作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的服务模式。参考文献7。
|
19.
|
军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合作模式研究
|
|
|
|
|
朱丹君《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6期
|
|
阐述了军校图书馆建立数字参考咨询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并对军校图书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的优势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军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合作模式的总体设想、建设目标和运行模式。
|
20.
|
“众包”模式在合作数字参考咨询中的应用研究
|
|
|
|
|
李纪惠《江西图书馆学刊》,2015年第45卷第2期
|
|
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咨询界公认的各种参考咨询服务中最为理想的一种,合作咨询的开展有助于实现馆际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是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的高端服务形式.国内外的一些地区和高校图书馆陆续开展了此项服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辽宁省的合作参考咨询服务还很薄弱,处于起步阶段.将“众包”理念引入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构建了“众包”模式推动辽宁省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