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结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华夏之声)“港澳媒体采访团内地行”活动的实践经验,探索了新时期对港澳广播工作的新路径:发挥中央媒体优势,搭建内地与港澳交流平台,通过内合外联,在发挥媒体舆论引导功能的同时,助推港澳与内地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2.
本刊 《中国广播》2016,(9):95-95
8月26日,中央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第十二届港澳听众联谊会暨港澳媒体采访活动”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圆满落幕.今年的活动以“今天我来当记者”为主题,注重从新媒体视角展现朝鲜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活动中,港澳听众运用手中的话筒和镜头,采访制作广播节目,并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全面介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内地地区的社会发展新风貌,增进了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3.
翟边 《报刊之友》2002,(4):63-63
据了解,目前已有9家香港新闻媒体和1家澳门新闻机构获准在内地设立常驻记站。国务院港澳办的官员说,将来会有更多港澳媒体获准在内地驻点。  相似文献   

4.
蔡碧珠 《东南传播》2014,(11):59-6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权威性、政治性和严肃性,比较抽象,属于"硬新闻"。主流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平民化视角,变过去的"传者本位"为"受众本位",变"居高临下"为"平民视角",变"强行灌输"为"无声渗透",变"主流媒体舆论场"单打独斗为与"民间舆论场"同声共振。要从报道内容、报道视角、表达方式以及传播渠道等方面以平民化视角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新闻实践》2014,(12):8-12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时代变了,媒体的思维方式、服务方式也必须随机应变。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高海浩提出的构建"新闻+服务"的模式,形成"以服务集聚用户、以新闻传播价值"的传播逻辑,将重塑传播逻辑与重建商业模式实现有机统一,为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口。以用户平台作为起点,发展用户,留存用户,在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增值服务,这才是互联网化的真正的价值交换之道。  相似文献   

6.
"云计算"正推动信息产业内部技术革新。"云"不仅是计算模式和技术框架,更是思维模式,它引发的更是思想创新。依托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新闻媒体服务产业也在不断探索"云",尝试将"云"直接应用于各种新闻媒介中,由此引发媒体新闻信息服务模式的变革。本文以基于传播过程来架构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重点分析该系统中的内容资源、内容平台、内容服务子系统在传播过程中体现的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类新兴媒体不断衍生,新闻摄影和短视频高速传播,促进了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融媒时代下新闻摄影与短视频传播现状、分析了新闻摄影与短视频传播的作用,并提出强化融媒时代下新闻摄影与短视频传播的效果,不断提高新闻摄影与短视频传播手段,进而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媒体服务。  相似文献   

8.
全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受众信息选择范围和获取渠道进一步拓展,带来传播分众化。面对激烈的新闻竞争,大众传媒如何着眼受众需求,及时更新传播理念、确立应对举措乘势而上,赢得主动,增强传播效果,达成传播目标?本期《专题研究》围绕"适应受众需求,转变新闻报道理念"的话题,就媒体怎样进行新闻视角、姿态、话语和表现方式的调整与创新,约请业内人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智能传播技术再造了新闻生产的模式,也对客观性等新闻理念及新闻教育带来了挑战。本文从人机耦合的视角,结合当下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新闻实践,对智能传播时代新闻教育如何将人的智能与机器的智能相结合,进而培养卓越的新闻人才进行了讨论。总的来说,“人—机”主体作为智能传播时代新闻生产的主体类型,为新闻客观性等理念的实践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向人机耦合的新闻教育,一方面要将智能技术纳入专业技能范畴,另一方面要以批判的视角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10.
杨子平 《新闻实践》2014,(12):42-45
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新闻传播呈现快餐式、碎片化特征。作为传统媒体,除了紧跟"快时代"、追随"快传播"之外,还可以反弹琵琶,进行"不求最快但求最好"的"慢传播"。即自愿地花精力去寻找独有的新闻素材,追求传播对象的最优化;自觉地花时间去等待合适的传播时机,寻求传播时间的最优化;自动地花工夫去雕琢完美的新闻作品,力求传播产品的最优化,从而实现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完整性与完美性,在新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中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确立自己的独特地位,赢得自身应有的舆论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继续发挥主流媒体的主流作用,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面对社交媒体时代快新闻生产模式所带来的新闻规避等问题,以慢新闻、慢直播为主要形式的慢传播逐渐发展成为智媒时代新闻业新的增长点。本文在考察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加速理论对慢传播的媒介形态、价值理念、驱动逻辑进行探讨。文章认为,慢传播发展十余年间,其概念界定及盈利模式已愈发清晰。未来慢传播与快新闻应扮演相互补充的角色,在把握社会加速时代受众心理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新兴媒体技术及跨媒体叙事等传播理念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已经开展多年,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之才,但全球化与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给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此种要求成为学界与业界必须回答的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具有"职业化"特点的新闻传播人才是必然选择。学校应根据办学层次与职业发展变化,通过职业描述、确立培养目标,培养职业技能过硬、职业精神饱满、职业理想明确、差异化优势明显的优秀"职业化"媒体从业者。  相似文献   

13.
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时代的漩涡中,不仅传统媒体正在改变自己“采编播”的流程、创新探索与其相适应的思想和理念,而且受众也因为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信息高度交互性、即时性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多维度、多元化、社交化、高时效、短暂性(易遗忘)成为融媒体的主要特征,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有了新的方向、新的变化。因此,本文以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为切入点,对新闻传播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析,以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4.
浅析媒体融合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睿 《今传媒》2014,(8):22-23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是一种新的经营观念,融合新闻是创新而来的新的新闻传播方式。为更加有效地应用这种新闻传播方式,我们应站在全局高度,深入研究媒体融合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借助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研究方法,不仅充分重视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各个重要要素,而且还要有效控制新闻传播的各个程序,全面展示媒体融合可打破时空限制的优势,促使新闻传播更加健康、快速发展,使其能更好地为社会、市场、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5.
后新闻传播时代,新闻报道活动出现了报道价值观多元、新闻信息把关作用弱化、报道方式过度娱乐化、信息量过载等诸多问题,不仅干扰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正常进行,也影响到政府对公共事务的治理。因此,从媒体角度,要加强媒体行业自律,倡导新闻专业精神,利用新技术堵漏,实现"疏";从政府角度,要加强新闻立法,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加强公众教育,进行"导",通过"疏"与"导"的结合,妥善解决新闻报道活动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港澳广播从政治、经济角度说,是传递中央声音、传播新闻事实的通道;从文化角度说,是增强港澳民众民族认同感的需要。在新背景和新形势下,对港澳广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新闻传播的发展途径更加广阔,这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广播新闻的发展,然而倘若以新闻编辑视角为主,去深入研究融媒体发展现状,则可发现该行业已处于瓶颈,存在众多问题以及不足之处。因此如何转变工作者的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方式务必要早日提上日程。下面笔者将以融媒体时代新闻现状为基础,从实际出发,为编辑事业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黄禹铭 《新闻世界》2012,(2):104-105
詹姆斯·凯瑞是美国文化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为传播学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路径。本文在区分"传递观"与"仪式观"的基础上,探究"仪式观"视角下的新闻观,以及传播技术对人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罗莉 《新闻窗》2013,(3):30-31
新传播时代,各种高科技传播媒介不断涌现,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日益丰富,传统媒体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纸质媒体作为新闻信息传播途径的优势已经消失殆尽。纸质媒体如何在残酷竞争中保住自己的一方天地?在我看来,只有顺势而为,适时转型,才能保持竞争力。一、新传播时代纸媒必须转型著名传媒学者、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指出:"就新闻报道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而言,应当说,今天处在新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20.
后奥运时代,媒体运行在中国国内大型体育赛事中的推行存在理念方面的障碍,媒体运行的本质属性一直缺乏明确的界定,媒体运行的发展缺少理论观照。本文从整合营销传播IMC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于媒体运行服务的理念、策略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认为媒体运行从性质上应该归属于整合营销传播。大型体育赛事的媒体运行,实质上是以市场推广、形象塑造、品牌建构为目的的一种整合营销传播战略体系,媒体运行应该从数据共享、口碑控制、组织沟通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