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巍 《大观周刊》2013,(12):51-51
本文就法律与道德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论述了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并对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信息伦理(学)的内容涵盖广泛,本文只探讨其中的个人隐私问题,提出了两点保护之道:一重申“自主原则、无害原则、知情同意原则”以增强法律力度;二加强信息道德教育以弥补法律时滞性的缺憾,力争在法律与道德手段并济的基础上,使个人隐私在信息社会真正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3.
顾理平 《视听界》2004,(5):20-23
在隐性采访中,记者经常采用欺骗手法。尽管动机是良好的,却并不能避免陷入道德窘境。当不合乎道德评价的“欺骗手法”和符合道德评价的“采获新闻”共生时,其道德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美国等一些国家为此专门提出了相关准则,其合理成分,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杨武事件"为例从采访方式、新闻视角、法律道德、平衡报道四个方面分析了媒体介入热点新闻报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媒体应该的做法。贯穿全文的是作者对新闻职业道德的深深忧虑,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也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希望对以后的该类报道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楚清 《网络传播》2007,(11):60-61
“网络通缉”这种做法如果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用合法的方式,弥补法律管辖权无法触及的领域,也不失为一种构建道德体系的有效方式。但现在的问题是,“网络暴力”,在“女子虐猫事件”中,新闻报道称“此事件已涉及到当事人家庭成员,尤其是已对其子女的学习产生了较多干扰和不良影响”,这种偏差,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的“审判”究竟含有多少令人心悦诚服的成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文化传媒研究的视角,对备受西方社会普遍关注的后现代传媒语境下的“道德恐慌”现象进行了深层原因分析。文章认为,在“道德恐慌”现象的背后,是具有后现代传媒时代特征的文化失范,“道德恐慌”现象投射出后现代传媒时代文化范式的多元化平等共生格局要求,对尊重与平等对待各种形式的亚文化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广播剧与著作权法规定的9类作品的比对,揭示出广播剧在我国著作权法律中“缺位”的不争事实。并进而从权利的主体、客体、内容和范围等不同维度,分析了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差异及“缺位”给广播剧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根据我国的立法和修改法律的途径和形式,提出了弥补广播剧“缺位”的法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任民 《大观周刊》2012,(16):17-17
本文从经济法的角度出发对“通道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通道费”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对于“通道费”在商业贿赂的认定上分为积极贿赂与消极贿赂两种性质,并认为应当针对不同的供货销售关系区分对待“通道费”问题,最后提出了惩罚和训诫两种不同的法律规制办法。  相似文献   

9.
马蕾 《大观周刊》2013,(6):37-37,36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关健是治官,也即优化官德,由此提出政治道德建设问题。本文在界定政治道德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政治道德建设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梅 《图书馆》2004,(3):35-37
现阶段我国图书馆有两种不同的服务理念 :其一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 ,强调“读者第一” ;其二是从法律的角度出发 ,强调“读者权利”。文章结合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在分析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之间辩证关系、“读者第一”与“读者权利”之间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图书馆事业要适应现代社会和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 ,就必须完成从“读者第一”为主导向“读者权利”为主导的转变、完成从道德主治走向法律主治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