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多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地面频道要突破目前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必须采取地方化的策略,从自己所处区域的文化特色和民众信息需求出发,发掘自身的地域特色,发挥区域传播优势,在内容、文化、审美等方面贴近本土,促进社区和社群的发展,最终将观众转化为用户,进而转化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各类刊物如百花争艳,刊物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刊物在檄烈的竞争中不断寻求和修正着自己的发展道路。但是,在刊物发展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编辑同仁的注意,那就是全国性刊物的地方化。我们不妨对“全国性刊物地方化”下一个大致的定义。所谓全国性刊物,即从其刊名和读者对象来看,它的作者队伍和发行范围应当是全国性的;所谓地方化,即是将全国性刊物的影响仅局限于某一地区。  相似文献   

3.
陈谦 《当代传播》2003,(4):26-27
在研究与观察西方大众媒介时,我们会发现值得注意的动向之一是,媒介无论是在类型上抑或是传播内容上呈现出明显的地方化或本土化特征.就美国而论,新闻传播学者童兵指出,由于"多年的经济增长和安逸的物质生活条件,使得那里的公民只关心自己的物质利益,失去对世界事务和国内政治事件的兴趣.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新闻传播也日益向娱乐化、本土化倾斜".  相似文献   

4.
“城市杂志”发展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飞  姚颖 《新闻界》2003,(2):43-47
在民众不断谋求“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同时,一些大众传媒主动转向“地方化”,城市杂志就是其中最为明显的体现。本力图通过对传播生产意图、受众接受意图的剖析,分析“城市杂志”出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广播地方化 ,是当前地方电台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这方面 ,我想结合揭阳电台的工作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我们认为 :广播地方化 ,就是要遵守广播的一般规律 ,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文化特色 ,把广播办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地方台。当前广播面临着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以及发展迅猛的因特网的挑战 ,面临着周边地区电台的竞争。要站稳脚根 ,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就要服务当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贴近当地的听众 ,这样电台就不会失去依托 ,才会增强宣传的影响力。1996年以来 ,揭阳人民广播电台经过了四次改版 ,但每次改版都有一个鲜明的…  相似文献   

6.
曾娇丽 《青年记者》2023,(24):74-76+79
近年来,历史街区作为物质及文化双重意义上的“城市遗产”广受关注。在历史街区的保留与更新实践中,媒介特别是互联网媒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媒介与地点相分离”的情况已经发生转变,本文以上海市思南路历史街区为案例,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历史街区“再地方化”的可能。研究发现,地理媒介促进符号空间与地理空间相互贯通,历史街区的媒介叙事与本地生活亦走向融合,公众通过线上线下互嵌的多样化传播实践,激活地点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将历史街区从景观化的“文化目的地”形塑为日常化的“文化枢纽”。  相似文献   

7.
宋慧  王红缨 《视听》2024,(1):130-133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短视频以丰富多样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乡村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现实问题。在技术的赋能下,“三农”短视频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文化传播,丰富乡村文化的传播内容,推动乡村文化的互动式传播。与此同时,“三农”短视频存在着创作主体素养参差不齐、内容创新水平不足等问题,影响乡村文化的传播效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三农”短视频应从提高创作主体专业素养、提升内容创新水平等路径入手,提升乡村文化传播效能,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8.
在央视和省台的双重挤压下,地方电视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节目精品化与创新成了现实的最佳策略。在业内大推主持人明星制的今天,主持人的地方化(或方言化)却被大多数人忽略,而这正是各地方电视台最可自信和自豪的收视增长点,也是节目原创性的最佳所在。地方化主持人,即电视台根据其最多收视人数所在地的文化背景打造的对象化节目中的主持人,他(她)必须深谙当地的语言与文化,为大多数受众的“自己人”。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4,(11):12-16
本文运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对广西东南部L村进行了持续的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得了大量乡村旅游传播资料。调查发现,伴随该村旅游传播活动的推进,村民对社区认同不断发生变化。在乡村旅游跨文化传播的建构与生产中,村民的社区认同呈现中心化与边缘化并存的悖论。从长远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可能会损毁当地的传统文化,消解当地人的社区认同。  相似文献   

10.
王敏 《现代传播》2023,(12):10-19
尽管同样遭受全球化和互联网冲击,中国并没有出现西方地方新闻业衰落而导致的“新闻荒漠”,反而构建起了空前繁荣的地方性新闻渠道。但一个悖论现象是,许多地方媒体不同程度选择了“去地方化”的内容生产策略,形成追逐全国范围内热点新闻事件的“远程报道”常规,以及高度同质化的发展路径。省级媒体客户端“S新闻”作为田野个案,聚焦于“去地方化”如何成为都市类媒体融合转型的一种合法性机制,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本立足于地方的新闻生产路径。随着融合的“进阶”,地方媒体新闻生产陷入“漂浮的地方性”与“脆弱的全国性”的双重困境,使得“再地方化”成为媒体重构合法性身份和专业价值规范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1.
乡村文化传播对乡村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相关专业理论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文化传播的新模式——“场景+”,认为“场景+”模式的应用对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笃信“场景+”模式可以广泛应用到乡村文化传播的具体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2.
王平 《东南传播》2021,(1):95-96
在文化自信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本文尝试对"三农"短视频走红的乡村文化自信培育意涵进行一定的探析。研究认为,"三农"短视频的主体性参与方式、积极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田园生活景观呈现、慢生活理念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等,有助于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与重建。另一方面,研究也认为,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尚需要多方面社会力量的配合、支持、规范和引导。尤其是当前在鼓励、促进大众参与的"他助性"培育机制和文化传播系统的构建方面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刘梦轩 《东南传播》2024,(2):102-104
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下,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实现“破圈”,以建立乡村旅游品牌DNA和实现文化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贵州“村超”为研究案例,解读民族文化在“村超”空间媒介中的传播特征和效果,总结民族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以掌握文化可持续发展和现代传播的方法。本研究可为其他地区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尤其对于乡村振兴、文化传播和共同体建设等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看"是一种社会性的表意与交流的方式,也被赋予了社会结构的特征。只有以一个完整的社会世界的实践为背景,观看才能呈现出意义。而"视觉文化传播"则是指将可视的形象,经由影像媒介等可视的形象媒介进行传播的一种文化现象和传播形态。"看"的社会性,必然影响到视觉文化传播形式的变迁与传播效果的差异。本文就将着重围绕这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看"的社会性对视觉文化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冯广圣 《新闻界》2013,(12):40-44
约束与创新是组织传播的重要属性。民俗本身包含传播性,乡村社区民俗文化传播中也存在约束与创新属性。乡村社区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组织,乡村社区的民俗传播由此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组织传播。通过利用民族志方法对桂东南L村进行实地考察,以"挂灯"和二月二庙会两个典型的民俗文化现象为例,对乡村社区民俗传播的约束和创新属性进行辨析和描叙。  相似文献   

16.
发展传播学研究的“赋权”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锡苓  孙莉  祖昊 《今传媒》2012,(4):14-17
针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传播研究及实践的困境,学者们提出了"赋权"理论及其传播策略。该理论以关注边缘人群的权力为起点,以参与式发展为核心,为传播促进社会进步提供了新的视角。赋权过程或机制包括边缘人群对其所属社会或社区的全面认识,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需要的援助的诊断,以及与社区成员和外部专业人员的互动沟通以寻求解决方案,最终促进社区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边缘人群在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学习经验、分享知识技能。外部专业人员为社区和个人提供支持、协调与援助,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边缘群体,他们在参与式的发展中分享知识,并最终收获发展的益处。本文试图论述赋权理论及其在发展传播研究中的应用,认为赋权理论为我国发展传播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以本地新闻为主,那么对于本媒体范围之外或者包括本媒体在内更大范围的新闻事件该不该报?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报道的手法有何不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由于理解不同差别很大。这实际上就是新闻地方化的问题,对此本文试作探讨。总的观点:这些事件如果同本台观众有关就应报道,并在报道中突出这些相关部分。  相似文献   

18.
新媒介深度嵌入乡村的生产生活,使乡村体育文化的传播发生重大变革,在治理层面出现机制与价值的转向。聚焦贵州“村超”这一媒介化的乡村体育赛事,采用深度访谈法,剖析其媒介传播与治理实践,发现普通村民作为参与主体的能动性、内生型组织主体的整合与团结效能以及政府作为责任主体的规制与引导,是“村超”在新媒体环境中赢得广泛关注的重要因素。进而归纳提出媒介化机制影响下内生性乡村文化治理的框架,指出村民个体文化主体性的彰显、村庄共同体组织性的激活以及内生型的地方文化传统是乡村体育文化治理潜能得以发挥的三个关键方面。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部门,在意识形态和知识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先锋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前提和知识基础。文章以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图书馆为例,基于建设美好乡村、共建美好家园的诉求,结合“互联网+”技术手段研究阅读推广策略的制定、优化和迭代,不仅对文化传播推广服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描述,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推广普及策略,使图书馆在本地阅读和知识传播服务上更具执行力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赵继光  曹军 《新闻天地》2002,(11):40-41
中国电视业的竞争开始走向国际化。面对内部同业之间的竞争和境外强势媒体的介入,地方电视媒体应当如何应对,才能在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及时调整办台思路,准确把握频道定位,不断创新节目内容,以"地方化、专业化、异质化"来了强化地方电视媒体的特色和竞争力。办台思路:地方化相对于抢滩我国电视传播领域的国际传媒业巨头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