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蒋剑翔 《今传媒》2005,(2):62-63
我总以为记者这个行当是一个尴尬的职业,有人看重你你就神气,没人理睬你你就窝囊。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某些人对记者太看重了,也同样令记者感到窝囊,而且是刻骨铭心的窝囊。比如,在有的时候、有的场合,记者被当作了某些领导、某些政绩造势的“门面”。别的不说,就拿一度被媒体炒  相似文献   

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么从企业信息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我个人认为这个“事”可以解释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而这个“器”指得就是“信息化手段”。那么又如何才能让信息化这个利器有效的为企业所用呢?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谈的“利”的问题,“利”最少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信息化产品本身的功能需要强大而  相似文献   

3.
每当公共或正式场合,我和我的同行们掏出“记者”名片交换的时候,我郑重或自得的神色背后都藏着虚弱或羞赧。我常常反问,我,还有我的这帮同事,是真正的、完全的记者吗?我们的工作方式是真正意义的记者吗?冷静思忖,我觉得,我们的“记者”,充其量不过是1/3。抛开“自由职业”的概念不说。我们遇到的第一  相似文献   

4.
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各类新闻媒体都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即在报道时不经意中对报道对象造成伤害(以下简称“不意伤害”)。就其存在的广泛性而言,不仅其他媒体在报道中经常出现,在我们党报日常报道过程中也不鲜见,特别是我们在从事区域经济报道时,此类现象更是司空见惯。所谓新闻报道中偶尔出现的“不意伤害”现象,是指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一篇或若干篇新闻报道,且并非出自媒体或作者本意,却给报道对象(单位或个人)造成某种伤害的现象。至于某些以低级趣味取悦读者的媒体或作者,出于营利或其他目的,专事追踪逸闻趣事或其他勾当,不属本文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去年第11期《中国记者》讨论了“新闻伤害”问题,这的确是当前新闻界碰到的新问题。如何评论企业名誉纠纷中的记者行为? 在我个人看来,新闻媒体的报道由于种种因素无意中伤害了报道对象,并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失,可称之为“误伤”。“误伤”之误,不是简单的  相似文献   

6.
曹小平 《青年记者》2003,(12):26-26
《新闻战线》2003年笫7期刊登了一幅漫画《采访记》,说的是记者在采访中给被采访者提供“台词”,被采访者亦将记者的“台词”照本宣科。读过漫画,感触很多。漫画点出了我们某些记者采访中的一个通病:引导被采访者按记  相似文献   

7.
记者,这一职业自出现之日起就引人注目,成为议论的热门话题。有的人称之为主持人间正义的使者,有的人又称之为搬弄是非的鬼蜮,对其行为或称赞、或痛恨,众说纷纭,长于总结的中国人又弄出了一句与记者相关的话,叫作“防火防盗防记者”,很值得琢磨。防火防盗是人们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把记者列入火灾、盗灾之类而加以防范,仔细考虑,此说法不是毫无道理。窃以为,“防记者”所指记者无非两类,“防记者”之人也不外乎两种。一种应是因记者及其所属传播媒介主持正义,对不平事挺身而起,对社会丑恶腐败现象及不正当行为予以  相似文献   

8.
常言道:记者选择新闻。商品经济大潮的涌起,记者和新闻的关系有时会发生颠倒,“新闻”选择记者悄然来临。伴随着全社会新闻意识的增强,无论是企业或公司,还是个人,都以利用传播媒介扩大自己的影响为荣。新闻媒介的作用与广告的作用紧密联系着,越来越受到重视。“请记者”已成为公司或企业决策者手中的一粒棋子。介绍自己单位情况的讲话稿、总结稿、背景材料、照片等准备得充分之至,随时可以提供给各家新闻单位。各式各样的“新闻”源源不断地送到记者面前,把记者团团包围,记者找新闻变成了“新闻”找记者。社会的进步固然令人欣喜,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某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记者是“杂家”。记者之所以被称之为“杂家”,是因为记者这个职业交际面广、涉猎面广、报道面广,可以说是无所不到、无孔不入、无所不报。做为学者,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有一定的学识论著建树和突破,学者所研究掌握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和高度。如何使记者具备学者的风度,也就是说,在报道中既体现报道内容的深度又体现出报道  相似文献   

10.
朱德泉 《青年记者》2006,(13):80-80
5月18日,解放日报政法部记者马骋起诉上海市规划局信息不公开案被法院正式受理。媒体将这一事件称之为“国内首例新闻记者起诉政府部门侵犯新闻采访权的案件”,认为“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让有关部门重视记者的新闻采访权”。就在新闻界对此高调评价、跟进报道的时候,6月7日,马骋撤回起诉。坦率地说,我们应当对同行起诉的勇气表示赞赏,也应该充分理解其从起诉到撤诉所走过的艰难心路以及面临的巨大压力,但我不同意“结果并不重要”的论断。恰恰相反,结果以及决定诉讼结果的过程才是我们应该深入探究的关键,如果媒体过分陶醉于“形式…  相似文献   

11.
每当公共或正式场合,我和我的同行们掏出“记者”名片交换的时候,我郑重或自得的神色背后都藏着虚弱或羞赧。我常常反问,我,还有我的这帮同事,是真正的,完全的记者吗?我们的工作方式是真正意义的记者吗? 冷静思忖,我觉得,我们的“记者”,充其量不过是1/3。抛开“自由职业”的概念不说。我们遇到的第一大问题,是不得写我认为很有意义,对社会也有意义的东西。我曾捧着“请参加工作”的会议通知来到神圣的会场,但会议规定记者只许开会而不得发出新闻(新闻是由一家单位以通稿发出的)。当一个记者参加会议,有所思、有所得而不能写的时候,无疑是痛苦的。还有,我曾被客气地邀请参加某机关新任主要负责人同记者的见面会。这场合对于记者了解该负责人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新闻采访中存在着一种记者“编辑化”的现象,就是没有用或很少用走访、询问、调查、录音等手段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自己不到现场、不亲自动笔写,而是拿着别人提供的材料编辑一下,署上自己的名字便成了自己的作品。随着社会各方面对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视,向记者提供现成材料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一条16名记者遭公安局“封杀”的消息在新闻界引起很大震动:2002年7月26日,一封题为《关于个别记者涉警曝光失实情况的函》从兰州市公安局发出,函中称:“今年以来,个别记者因采访不深入,出现了一些严重失实的报道,这些失实报道既违背了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性的原则,也损害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给公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鉴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今后以上记者再不宜到公安机关采访,各分、县局和市局机关各部门将不予接待。”这次“封杀”记者行动共涉及兰州市6家都市类报纸共16名记者。(见2002年8月8日《南方周末》) 据笔者所悉,此事件只是记者遭“封杀”现象的又一个新的例证。某一政府部门或组织拒绝接受某一或某些记者采访的“封杀”记者现象发生已经有一段历  相似文献   

14.
据说,有一位企业经理在请记者吃饭后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记者的价值不就是一顿饭加一瓶啤酒吗!”听了这话,任何一位有自尊心的记者都会感到愤慨。但是看看我们记者队伍中某些人的行为,也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的反思。有些记者采访,无汽车不去,无“油  相似文献   

15.
论学术期刊编辑的记者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于对各类信息的特殊需求,报社———无论大小———往往都设有为数众多的记者。而一些文化类期刊,出于对某些社会、文化问题的敏感,间或也设有专职或兼职的记者。惟有学术类期刊,由于受操作规程与人事编制的制约,大多只设编辑岗位,绝少有记者一职。然而没有记者的岗位并非就是说学术类期刊不需要记者的功能,相反,在当前学术界信息发生量较大、热点话题不断,而学术期刊又相对沉寂的情况下,这种“记者功能”尤其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与强调。基于此,本文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除了传统的审稿、编稿、校稿功能以外,学术期刊的编辑还应兼具报纸、文…  相似文献   

16.
档案馆"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功能辩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档案和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三者之间存在“资治”为源、“存史”为本、“文化传承”为实的辩证关系。“资治”是档案现象的成因 ,也是“存史”和“文化传承”等功能的源泉。“存史”是社会赋予档案馆的最高使命 ,是档案馆的根本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的提出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档案职业的一次“重新发现” ,是对档案馆社会功能的高度涵盖 ,它具体体现在档案馆的“存史”、“资治”功能之中。狭义的档案文化效用不同与广义的“文化传承”功能 ,它只是众多档案利用形态之一。在强调档案文化效用的同时 ,决不可本末倒置 ,忽视甚或忘却档案职业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不伦是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还是高级记者,都是专业技术职称的一个级别。那么,记者的“专业技术”实力主要应体现在哪里呢?很多人以为在写作水平。写作确实对记者来说很重要,但是谁都清楚,  相似文献   

18.
在基层单位,搞报道除了新闻干事,剩下的基本上就是战士报道员了。这些人,我们通常称之为“兵记者”。他们凭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利用业余时间采写新闻稿件。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大多是一些身边的“活鱼”,朴实得像掉在坑上的灰尘;不用长篇大论,却足以让人感到真实、可亲、可信。他们不能像新闻干事那样,可到处去采访;也不能像摄影记者那样,整天手中不离相机。他们白天要进行正常的训练、操课、检验,只有等到晚上或者节假日,战友们都休息了,他才开始了“爬格子”。因为,他们是“兵记者”。爬格子辛苦不说,就怕遭到不理解。虽…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地方经常有一些假冒记者出现。这些怀揣着伪造的某某通讯社、某某电视台、某某报社记者证或介绍信的“记者”,打着采访的幌子,向企业和单位及个人行骗,其目的是骗取金钱财物。这些假冒记者的出现,不仅给一些新闻单位的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危害了社会。 这些犯罪分子为什么要以“记者”身份来干违法的勾当呢?细细想来,恐怕也有我们新闻单位自身的问题。 近几年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沉渣泛起,也使我们新闻队伍中的个别人或多或少地染上了一些不正之风。有的记者、编辑利欲熏心,见钱眼开,往往利用自己的身份到处伸手索取钱财;有的记者在采访中不是  相似文献   

20.
中性新闻     
中性新闻是指记者客观准确地反映事实的发生发展的新闻。这是近年随着中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起而出现的有关新闻报道上的一种新的提法。它向传统的新闻的政治功能、宣传功能和教育功能提出了挑战。它要求记者在报道中不扮演诸如“法官”、“教育者”、“鼓动者”和“组织者”等等社会角色,而是撇开角色地位,放弃价值评判(如道德的、伦理的、审美的和个人好恶的或偏从于他人的好恶的),站在客观的立场,提供全面的、充分的,准确的和细微的事实,让读者独立思考,并对此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