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中军 《东南传播》2011,(7):112-114
目前,我国高校的影视传播相关专业正在蓬勃发展,大学生DV创作的兴起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大学生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以"科讯杯"全国高校学生高清暨DV作品大赛数据为例,分析了中国大学生DV作品创作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DV创作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友欣 《东南传播》2010,(8):138-140
大学生校园DV剧是大学生自己创作、编演,展示校园生活和青春文化的影像作品。产生于当前视觉文化的语境中,产生于科技进步带来的阅读、创作方式改变的传播环境中。校园DV剧的传播内容多是展示大学生真实的校园生活和心灵历程,主要表现为爱情的追寻与反思,青春的迷茫等。校园DV剧呈现出影像的多元性、篇幅精短等特征。网络空间、大学生电影节等成为大学生校园DV剧传播的重要渠道。相比于青春校园电影,大学生校园DV剧仍有许多局限,但是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DV是"Digital Video"的英语缩写,习惯上指的是小型的数码摄像机,通过数码方式拍摄并记录的动态影像素材可通过电脑进行后期剪辑。当前,我国大学生DV创作潮流正在许多高校蔓延,大学生DV创作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时代的校园DV影像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概述DV的大众化影像工具与特性,面对数字化时代的DV校园影像文化的到来,指出目前对大学生DV校园影像文化跟踪与研究的欠缺,要求加强对大学生DV纪录片创作现象调查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高校DV("Digital Video",指数码微型摄像机,可以引申为使用微型数码摄像机拍摄制作的电视作品)作品体现了青年学生对影像话语权的掌握.通过DV作品,他们观察和体验生活,表达意见,传达对各种问题的思考.这类作品成为社会影像作品格局中的一支力量.大学生DV作品的体裁、内容、风格反映出青年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风格,折射出他们观察生活的广度、深度,思考问题的视角和态度,成为透视大学生内心世界和生活状况的途径.DV创作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周炯 《传媒》2004,(8):40-41
6月,广电总局新颁布的<加强影视播放机构和互联网络播放DV片管理的通知>给为数不少的民间DV爱好者带来了高温天气以外的酷热:新的政策意味着今后的DV作品从制作播出到送选评奖都必须在省级及其以上的广电部门备案并接受事先的内容审查.尽管广电总局此举主要针对那些存在题材晦涩、内容消极等问题的DV作品,但在6月6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视大赛创作研讨会的间隙,一名参赛的大学生作者还是表达了很多民间DV作者的想法,对于DV作品播放的政策管制,将肯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艺术创作以及后期的资金回收.  相似文献   

7.
罗建光 《今传媒》2012,(2):138-139
随着DV摄像机和计算机的普及,DV短片在当今高校已成为学生短片创作的一种潮流,本文对当前大学生的DV作品创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DV从出现伊始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作者的一支"影像自来水笔",使影像制作能在一种更为宽松自主的创作平台上书写。DV创作中的导演艺术超越了传统,它强调亲身参与其间,操作设备完成作品。以此来实践自己对人物的塑造、情节展现等方面的艺术构想。导演艺术的变化使更多人在创作DV时当上了自己作品的"导演",拥有了一种表达自己的手段,一种张扬个性的自由,这也促使了DV创作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中广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冷冶夫历时2年撰写的《民间影像的革命》丛书,近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一套四本,近百万字,分为DV价值论纲、DV创作理念及方法、DV制作技术、DV与新媒体。有专家指出,《民间影像的革命》是中国第一部全面  相似文献   

10.
DV(DigtalVideo)是一种数字视频记录格式。如今已为中国非专业影像创作爱好者(甚至是专业人员),尤其是年轻并富有创造力的在校大学生或各行各业的青年人广泛使用,在主流媒体上DV类型的节目也出现并发展起来,这种现象带来了中国影像创作的解放,带动了电视传播的平民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11.
DV作为一种简便、低成本的影像记录方式,它的流行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现在我们已经能强烈的感受到,DV创作活动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力,一个新的影像创作的时代的已经到来。对于DV这个概念的解读,除了Digital video这种记录方式和记录设备之外,还有DV创作活动和DV创作风格两层含义。如果用时下在电视节目中的现象来来注解这两个含义的话:DV创作  相似文献   

12.
市县动态     
《陕西档案》2010,(4):60-64
西安●西安市档案局举办档案宣传工作DV、动漫制作技术培训班。培训班主要讲解了DV、动漫制作的选题及脚本编制,动漫制作的基本技术、要求及DV制作的基础知识,通过培训,学员们初步掌握了档案网络宣传的新手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滕占斌杨朝)  相似文献   

13.
DV和谐议     
DV原本是一种视频记录格式,由于被用于民间,逐渐超越了其技术性范畴而具有了意识形态意味,如"通过接近真实地记录人生的一种生存状态,改变了以往影像制作权只掌握在少数电影电视从业人员手中的局面①,因而具有了"革命性的一面"。甚至有人断言传播意义上的DV概念将会消亡,②从而指出其历史性终结。通常认为DV包括了设备、作品、文化和创作四个层面的意思。与其在概念上  相似文献   

14.
赵玉桥  何琳 《东南传播》2015,(2):130-132
作为DV创作的主力军,高校学生富有激情和与创意。但是高校中课程体系的不完备、相关师资力量的匮乏、学生影视媒介素养的缺乏影响了高校学生DV创作能力的提高,要促进学生DV创作能力得到提升,需要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合理课程体系,充实教师资源,调动教师积极性、创建高效的学生创作团队,提高学生影视素养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促进高校学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DV影视创作的特点:拍摄成本低廉。目前DV摄像机价格适中,小巧方便,便于携带,拍摄耗材成本很低,新型号的机器甚至达到零成本,例如硬盘数码摄像机、存储卡数码摄像机。制作技术完善。计算机硬件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方便了数码影视的后期制作,只要在普通的家用计算机上,通过IEEE1394接口或者USB接口,使用大多数摄像机厂家提供的编辑软件,以及各种免费的编辑软件,就可以方便地编辑。  相似文献   

16.
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由视觉主导的时代,人们对于用图像来表达自我存在的愿望日渐强烈。DV影像因其制作费用便宜,设备操作便捷,技术工艺简单,造就了普通人进行视觉表达的无限可能。如今,越来越多的公民凭借他们对于DV的热情和艺术表达的渴望加入到DV制作的队伍中来,活跃于校园的青年学子DV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支。  相似文献   

17.
在校园特定环境下,影像话语的缺位使得以个性化的表达为主要特征的校园DV理所当然地受到追求时尚、崇尚个性,群体性特征极为鲜明的青年学生的青睐。不过,透过校园DV蓬勃的发展态势,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很多的作品在技术以及创作心态、视野、责任感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拟对校园DV的发展历程作简要回顾,对当下校园DV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数字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M-JPEG、DV、DV50及MPEG-2等数字压缩格式广泛应用于电视节目制作。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人们希望采用数字技术进行制作,并把由于格式转换、解压缩和  相似文献   

19.
谈个人"DV"在电视新闻监督中的缺失及补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DV在舆论监督中的缺失纵观我国目前的个人DV影片,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文人学子们创作的DV纪录片,主要以吴文光的《江湖》、睢安奇的《北京风很大》、杨天乙的《老头》白颖的《黑人》等为代表,其焦点是关注基层民间社会,表现社会边缘人群的原生态;一类是普通百姓创作的DV小品,其见之于荧屏的有每周四的央视一  相似文献   

20.
谈个人“DV”在电视新闻监督中的缺失与补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 《声屏世界》2003,(2):14-16
个人DV在舆论监督中的缺失纵观我国目前的个人DV影片,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文人学子们创作的DV纪录片,主要以吴文光的《江湖》、睢安奇的《北京风很大》、杨天乙的《老头》白颖的《黑人》等为代表,其焦点是关注基层民间社会,表现社会边缘人群的原生态;一类是普通百姓创作的DV小品,其见之于荧屏的有每周四的央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