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发掘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原创性与民族特色,疏通中国古代图书馆学与现代图书馆学的因承关系,本文从文献学路径出发,论证了文献学与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同一性,并运用文献举证与"知识考古"的方法全面考察了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知识论取向.由此得出结论: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图书馆学的发生路径是多元的,以西方图书馆学产生之初的特征来评判中国图书馆学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历史错位.中国古代图书馆学虽未能在文献公共利用方面建立相应的学说和制度,但以其文献学特质,在阐释文献涵义、文献价值及具体的文献组织与整理活动中呈现出一定的知识论取向,与现代图书馆学的知识论多有契合.这为实现图书馆学研究的本土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2.
“可获得性”衍义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梁灿兴 《图书馆》2001,(5):18-20
基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群中知识单元的可获得性”的观点,从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图书馆员三个层次讨论图书馆学基本理论在逻辑上的一致性,试图推演出图书馆基本理论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3.
可获得性论的文献及相关概念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梁灿兴 《图书馆》2002,(1):9-15
基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群中知识单元的可获得性”的观点,分析了图书馆学的基本过程,得出了图书馆学的基本对象是知识单元、文献单元、文献单元网络、文献、文献群,并讨论了这些概念的定义。指出了文献单元是图书馆学对文献研究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4.
知识的基本组分——文献单元和知识单元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知识组织是当代图书馆学的重要命题 ,知识组织是以知识组分为基础的。文献单元和知识单元是客观知识的基本组分 ,二者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不能有所偏废。基于知识组分的知识组织有其涵义、原理和方法。参考文献 19。  相似文献   

5.
运用学术史方法对郑樵和章学诚的知识组织论比较分析可知,郑樵创立的"校雠学"是中国古代知识组织学说确立的标志,并得到章学诚的回归与发展;古代知识组织论以传承知识为旨归,通过"考镜源流",实现"辨章学术";分类是知识组织的核心方法,标准是知识的客观性。古代知识组织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既是图书馆学在中国本土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土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西方"科学的"和"人文的"两大图书馆学话语长期左右着中国图书馆学界."科学"以客观性见长,虽可直接"拿来",但它本身存在理性滥用问题."人文"强调图书馆(学)中的主体精神价值,直接"拿来"无异于东施效颦.本文在西方图书馆学的"他者镜像"中,分别以古代的知识组织和图书馆哲学为例,讨论了基于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价值的图书馆学研究本土化何以可能的命题.  相似文献   

7.
期刊管理与知识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无序的文献组织成一个有序的体系,这是期刊管理最基本的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者已经敏锐地意识到:文献组织的实质就是一种知识组织。知识的基本组成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具有“硬性”特点的,具有独立载体形态的知识组成(即文献单元);一是具有“软性”特点的,不具有独立载体形态的知识组成(即知识单元)。期刊管理其实就是对期刊载体所涵盖的文献与知识的管理。一、期刊管理要素1.文献单元《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GB3469-83)与《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均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具有知识内容、记录…  相似文献   

8.
统计分析文献题名中某些词或符号的使用情况,可了解学科间的关系、知识扩散规律及科学家的行为."基于"一词在中文学术文献题名中普遍使用,针对这一现象,统计分析了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题名使用"基于"一词的文献数量及所占比例的变化规律;以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物理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社会学四个学科为例分析了"基于"一词使用的学科差异,并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例统计了文献题名中"基于"的对象词.结果发现"基于"一词的使用呈现S型逻辑增长,目前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增长仍然迅速;"基于"一词的使用与学科的知识更新速度和对其他学科知识技术的借鉴能力相关,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学科使用"基于"一词最普遍;图书馆学情报学"基于"较多的对象词有本体、知识管理、Web等.最后分析了使用"基于"一词时出现的问题,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创新中的知识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波普“世界3”理论的基础上,文章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图书馆学、情报学,重新认识图书馆的本质与价值。图书馆学、情报学正在以知识为中心进行重组和创新。图书馆学、情报学这种从文献、信息层次向知识层次的深化、演进与发展,构成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化趋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知识资源论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具有三层结构。图书馆学的学科基点是知识资源。知识资源论是沿着知识论、知识基础论、知识社会论、知识交流论、知识组织论、知识集合论和知识管理论这样的脉络展开并形成的。基于知识论的图书馆哲学观是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概括和升华。基于知识资源论的图书馆学原理包括知识资源存取、转移、传承和管理原理等。基于知识资源论的图书馆学方法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并完善方法论体系。图1。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1.
2004-2006年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在不同的背景环境下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热点:图书馆学的历史总结展望、公共图书馆精神、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知识资源、以知识为中心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知识管理对现代图书馆学研究内容的创新、基于知识资源论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图书馆学方法论中的链接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图书馆立法和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针对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科技词表的构建特点及智能化文献服务应用方法开展研究。采 用实例剖析的方法,分析词表通用构建方法与常规应用模式,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NSTL科技词表的构建特点和应用方 式。NSTL文献服务平台从生产到服务的各个业务流中引入NSTL科技词表,提升了国家科技文献信息战略资源的有效 组织、深度揭示和知识关联,提供智能检索服务。在新的互联网应用环境下,词表规范不再是一种约束,而是一种引 导,一种知识关系汇聚方式,融入科技文献服务的方方面面,产生新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形成了官府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书院图书馆与寺观图书馆等四大类型的图书馆,图书馆事业曾经一度达到了同期西方望尘莫及的水平。在长期的图书馆工作实践中,诞生了基于"图书整理"与"图书管理"的古代图书馆学理论体系,也形成了以"校雠学说"为核心的文献学学科群的发展趋向。充分挖掘与全面继承古代优良的图书馆学学术思想,既是中国图书馆学本土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世界图书馆学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4.
从对图书馆名称的语义分析入手,结合图书馆事业实践,将图书馆的本质解析为人类文明社会中大规模集成文献并提供知识服务的组织,并试析了组织意识、集成意识、知识服务意识和文明历史意识对图书馆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界定“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和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学”等概念,在与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比较中阐述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研究在学术立场、目标定位和致思取向诸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揭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之“史”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献分类思想的价值取向是功能主义而非认知主义。中国古代文献分类活动一直贯穿一根"红线",就是以尊经重教为表现手段,以成为"为治之具"为旨归。文献分类活动中尊经重教的表现包括:以经为首,明道为要;经史子集的差序格局化;以义归类而非学科分类;会通理解,不求精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分类思想,对进一步挖掘古代图书馆和目录学思想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对建立"中国的图书馆学"理论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君  侯丽梅  樊治平 《情报学报》2003,22(6):643-647
在分析数字图书馆的特点、体系结构和文档组织方式以及相关的知识搜索技术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知识搜索的数字图书馆架构 ,并且给出了该架构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划分和实现各部分功能的关键技术。最后 ,通过一个实例说明该架构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献组织与网络信息组织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地球村”已并非神话,网络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图书馆传统文献组织与网络信息组织的实质是知识组织,分类法和主题法是知识组织的基本方法。探讨网络信息组织与传统文献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罗贤春  姚明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0):101-109
图书情报学综述性文章的演变经历了内容描述、信息计量和知识图谱等多种类型,反映出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单元、理念、方法、形式、目标和成果内容的发展变化。内容描述类对应研究的文献单元、人文理念、建模方法、独立形式、微观目标、陈述成果;信息计量类对应研究的信息单元、技术理念、统计方法、合作形式、定量目标、推演成果;知识图谱类对应研究的知识单元、人机理念、实证方法、团队形式、宏观目标、直观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