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佤族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佤族社会历史河流的一个重要支流。佤族歌谣蕴含的物质民俗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习俗、饮食习俗及服饰习俗等。分析研究佤族歌谣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传承佤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作为农耕时代的特有产物,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传统时代的民众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实用性、节点性与生活化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其基本性质,不单单只是一种历法体系或者说时间制度,而更是一个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今天,要想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二十四节气,就要充分发挥其作为民俗系统的特性,并使其"无孔不入"地介入现代民众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近代沈阳民国记忆中,那些留存下来的老字号招牌越老越值钱,而延续2000多年的老幌子却难觅踪影。这种商业民俗的变异表明,只有那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民俗事象,才能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得以传承,否则,必将被社会所淘汰。  相似文献   

4.
鞠熙 《文化遗产》2016,(1):63-70
本文重在介绍法国民俗学界与政府管理框架内的"民俗遗产"(Patrimoine ethnologique)概念,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它产生于二战后法国民俗学与人类学大转型的历史背景,最终成为影响政府工作与公共政策的社会行动概念。1980年,法国文化部遗产局下成立了民俗遗产代表处,旨在保护和传承所有可移动与不可移动的民俗事象。2003年,法国加入了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文化与交流部进行了一次内部重组,民俗遗产代表处改名为民俗代表处,并与其他职能部门一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并在这一工作中居于核心位置,承担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推广与具体实施,也资助大量法国民俗学的学术项目。通过这一概念的实践,法国民俗学已成为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领域内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传统玩具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供人玩耍娱乐的器具,它的产生与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民俗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历代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在民间代代相传.传统玩具以民俗为基础不断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拥有独特的魅力和地方特色,已经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民俗?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其实不然。最初人们认为民俗就是古老的、落后的生活习俗,渐渐地发现这个内涵不足以涵盖民俗的全部内容,民俗这个概念才有了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惠子 《东南传播》2011,(1):101-10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就民俗传播中的受众心理进行了探讨。民俗事象的传播具有特殊性,在色彩斑斓的传播流向中,应该适当考虑受众的心理,关注受众的心理意识、心理选择、心理接受,以期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促成民族文化的崛起。  相似文献   

8.
民俗器物从"生活日用品"到"民俗文物"的角色变化,依附于"民俗"这一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民俗器物先后经历了标本化、工美化、文物化以及展示上的模式化、情境化等发展路径。无论是学术性的搜集,艺术性的拣选,还是文化遗产的认定,民俗器物被镶嵌到不同时期(国家)公共文化的结构里,体现了对传统日常生活差异性的文化转译。说到底,并不是民物与相应的日常生活关联的直接意指经常发生变化,而是对待"民俗"的社会观念发生了变化,才导致民俗器物以不同的方式得到"阅读"。从这个角度看,民俗文物的诠释和展示,不是简单的习俗史意义上的知识重建,而是博物馆关于日常生活的文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某些民俗在时间的流逝下再难以现实化,而民俗学与文学创作相融合也许可以为那些可能流逝的民俗实现文学化生存提供启迪。茅盾的《春蚕》将蚕事的整套程序与故事的情节进展高度结合、将蚕事仪式和禁忌中的凝重与故事的氛围高度结合,并且运用方言俚语还原蚕事原生态状貌,向我们提供了民俗的文学展示技巧和可能。但是,茅盾《春蚕》中的民俗展示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仅是现代读者面向民俗时的多元情感需求中的若干元。  相似文献   

10.
张举文  桑俊  王继超 《文化遗产》2016,(4):2-18,157
本文通过回顾美国民俗学界有关亚裔民俗研究的历史,追溯亚裔在美国民俗生活中的角色,指出目前面对的挑战,并提出新的理论思考和研究方法。作为《美国民俗学刊》一百多年历史上第一次有关亚裔民俗专刊的开篇,本文也界定了亚裔民俗以及与美国民俗的关系等问题。特别提倡了民俗认同的概念,藉此呼吁民俗学研究从以"民族"为前提转向以"民俗"为前提的学术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1.
影视民俗化,即对民俗事象的影视化表述,也就是基于民俗学的视角来探究影视剧的内涵和形式,它可被视作对影视剧的民俗学读解,从中揭示出影视剧创作和审美欣赏的一些独特规律。把民俗文化元素有机地运用于影视创作之中,无论是从内在精神上,还是从外在形态上,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便捷而有效地赋予影视一种浓郁的民族气质。因此,在影视创作当中,"民俗文化资源无疑应当成为探寻与建构民族风格的根本路径"。谢尔曼认为,民俗学影视在描述表达性文化的同时,它本身也作为表达性文化在表演。就影视剧而言,需要通过剧中人物的活动,包括他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来向观众叙述整个故事情节,因此,他对于民俗的  相似文献   

12.
唐代的民俗体育活动,主要是在农事节令、社会交往游乐、祭祀纪念、竞技杂艺等各类社会活动和习俗之中进行的,而且人们在进行民俗体育活动之中的服饰也随特定的活动内容、节令、地点、人物的等级身份、性别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晓章 《北京档案》2007,(1):36-38
北京东岳庙位于朝阳门外.建于元延祐六年(1319),后经元、明、清三代不断扩建、修缮,成为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庙宇.东岳庙历史上就是京都百姓民俗文化活动的中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进步,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东岳庙民俗文化活动自明、清以来得到普遍的发展,其中赶庙会已成为京都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老北京许多的民间习俗大都与此相关.  相似文献   

14.
云南佤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谣,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佤民族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佤族民间歌谣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着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佤族的口承文化正日益消失。佤族民间歌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自身文化的传承逐渐进入学界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5.
民俗元素的虚构、渗透和展现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根据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改编,讲述了在"一夫多妻制"封建制度下,陈府大院里家庭内部妻妾争宠、互相倾轧的人生命运。在这样一个故事框架里,除了剧中人物自身的命运轨迹外,导演还有意添加了许多民俗事象,并在影片中进行虚构、放大和融合。  相似文献   

16.
民俗形成的过程,在本质上是民俗的传播过程。"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是民俗形成的核心特征,因此民俗传播缺乏单一信息来源、固定传播者、明显传播效果等一般信息传播活动的必备要素,但必然具有相对固定的信源、程式化处理、集体认同、信息变异等传播要素,最终形成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的重要符号,对内成为族群成员的"集体记忆",对外则成为彰显民族特征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苏州"轧神仙"民俗活动及相关民间故事传说为例,探讨民俗活动与民间故事的双向互动关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在被人们附会上一定的传奇色彩或宗教意味后,衍生出具有浪漫色彩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的神异内核充分发酵导致相关民俗活动的出现。民俗活动具有强大的惯性,在原本的故事传说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被淡忘之后,民俗活动仍然蓬勃发展。民俗内容与时代结合,又会催生出新一批带有时代性的"新民间故事",被新的大众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18.
巴县档案中的民俗档案文献,于2010年2月22日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在现有的巴县档案分类中并没有专门的民俗类档案,有关的民风民俗材料夹杂在各大类档案中,以司法类为最.巴县档案数量庞大,以全部巴县档案作为一个整体项目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难度太大,所以申报工作开展之初,四川省档案局就决定以专题作为项目来逐一申报.先是选择将"巴县档案中的土地租佃档案"作为项目申报,很快被否;接着选择了民风民俗专题,在巴县档案中共找到相关档案287件,2002年初以《巴县档案中的民俗档案文献》为题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笔者也于那时起与之结缘近十年.对于民俗这个大课题和巴县民俗档案这个小课题,笔者均无精深的研究,但十年频繁的接触,巴县那些民俗档案和档案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倒也时常浮现脑际,亲切如故旧.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变化和历史更迭中,人类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图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是指由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图案,是一定时期内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展现,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步融合,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己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分别对新媒体和民俗图形进行分析,并对两者融合模式的传播进行策略探究,提出了多维度传播等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兼具典型的"民俗性"与"体育性",具有"原生态美"与"喜庆美""、动态美"、"工艺美"、"图案美"、"宗族观"、"天命观"、"仁礼观"等。并提出了当今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传承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