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去年底,从报上看到《森林与人类》杂志的广告,这时自己刚写了篇有关森林题材的杂文《“当年起祖发根时”》,便给该刊投寄了去。很快就收到该刊的稿件拟用通知,并附注说明:如因该刊的原因而稿件终未刊出,该刊将向作者适当付给赔偿费用;此外,该刊还保证对可用稿“不超过30天”发出采用通知,要求退稿者则请附足邮票,该刊负责退稿。我对该刊的这两项“自我约法”颇表赞赏,以为是当前浩瀚如林报刊中的难能可贵之举。今年初,我收到了《森林与人类》寄赠的两份样刊,杂志印得颇为精美。再翻开扉页目录一看,还有不少名家大手笔的作品,如流沙河和已故的秦牧先生等。与样刊同时收到的,还有一封编辑部致作者的函件。函件中除了通知作者文章已用,“衷心感谢支持”等等的话之外,还写道:“本刊期待您更好的作品。同时,也真诚地希望您指出本刊的不足,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让我们一起来把《森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我们给一杂志社寄了一篇消息《一个体诊所状告工商局被驳回》和一篇调研文章《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应进行工商登记》。两稿发出不久,7月27日我们收到该杂志社的一封《交纳稿件版面费通知》。通知中写道:“您的稿件经编辑部审阅后同意刊登,见通知后请将稿件版面费300元、400元于3个月内寄至编辑部”,并注了稿件编号,还称拟于2006年第3季度发表。我们既不是做广告,也不是搞形象展示。但万万没想到,在中央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不允许搞有偿新闻的情况下,该杂志社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公然向作者索要“稿件版面费”。对此种行为,理当从严查处。…  相似文献   

3.
我曾写过一篇《丑媳妇不怕见公婆》的写作体会,寄给《中国记者》,10多天后,收到退稿并附有该刊编辑的一封信。信中说,此稿不适宜在《中国记者》上发表,但可寄给别的业务刊物,有希望发表。我按这位编辑的指点,将稿件修改后寄给《荆州报通讯》,不久就被该刊以较大篇幅发表了。《中国记者》让有希望在别的新闻刊物上采用的稿件另稼给婆家,这种  相似文献   

4.
看了《新闻战线》第6期的《也谈“稿外功”》一文,笔者颇有同感,但觉得把用“稿外功”的原因全推在通讯员身上,有失偏颇。某些通讯员热衷于用“稿外功”,固然有其主观原因,但“稿外”的气候环境对用功者也不无影响。如果编辑等工作人员不吃“稿外功”那一套,对用“功”者和不用“功”者的稿件同等对  相似文献   

5.
张志荣 《军事记者》2002,(10):27-29
信不信由你,《解放军报》现在竟然闹起了“稿荒”,一、二、三版都缺稿。有的同志可能会说:“我写了那么多的稿件,你们一篇都不用,缺啥稿?”所谓缺稿,不缺一般化的稿件,缺少的正是可供选用的优质稿。  相似文献   

6.
去年初,《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通知》发表不久,我采写了一篇题为《德州市40家企业试行质量工资制》新闻稿,投寄首都某报社。稿件主要内容是:山东德州市40家企业从去年第二季度起,在内部试行工资与产品质量挂钩制,促使企业由“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稿件投寄后一个多月,未见采用,编辑部也没回信。我就给《中国劳动报》抄寄一份。很快《中国劳动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了。随后,某报社也发表了,放在4版头条位置,一字未改。稿末注明“摘自《中国劳动报》”。  相似文献   

7.
看了《新闻战线》第6期的《也谈“稿外功”》一文,笔者颇有同感,但觉得把用“稿外功”的原因全推在通讯员身上,有失偏颇。某些通讯员热衷于用“稿外功”,固然有其主观原因,但“稿外”的气候环境对用功者也不无影响。如果编辑等工作人员不吃“稿外功”那一套,对用“功”者和不用“功”者的稿件同等对待,那么,“稿外功”再硬,也派不上用场了。其实,对生人、熟人,送稿、寄稿一个样的编辑大  相似文献   

8.
1995年11月13日,河南省政府发出《关于切实减轻乡镇企业负担的通知》,《通知》专门加了一个“附件”,是我和刘健采写的稿件《河南一些乡镇企业负担加重》.这篇稿件原来刊登在新华社两个内部刊物上.  相似文献   

9.
为“一稿多投”说几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随着传媒的发达,一稿多投、多发现象已经相当普遍。《著作权法》第32条前款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 15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30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杂志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显然,多数编辑是反对“一稿多投”的。编辑在选稿的时候,总是要考虑读者的需求。“一稿多投”会直接影响到报社和编辑的声誉。读者不可能知道一篇稿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份,我的一篇稿件《污水“漂白”后可养鱼》获得报社当月好新闻一等奖。我对比了一下其他获奖的稿件,该稿能获奖,我认为,原因主要在于报社好新闻评选小组同志对该稿的评价“题材贴近市民,有趣味性和可读性,配图也恰当。”  相似文献   

11.
既要有激情更需要冷静《自贡日报》要闻部副主任黄德涵要闻版是各类重大新闻的交汇点。要闻版的编辑,在快速处理稿件、编排版面中,需要激情,更需要激情中的冷静。对“热点”、“难点”进行一番“冷”过滤,对急稿、重头稿进行一次“冷”处理,这样,才能掂准稿件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失衡的天平-关于“一稿多投”现象的合理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著作权法》颁布前的《图书期刊管理版权保护试行条例》中规定:“向国内期刊投稿,可以不签定合同,但作者不得一稿多投;期刊应在收到稿件后30天内通知作者是否采用,如过期不通知作者,作者可另行处理。”对于“一稿多投”持鲜明的反对态度。此后颁布的《著作权法》虽没有“不得一稿多投”的字样,但仍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15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30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杂志社投稿。”这一规定对报刊社和作者都提出了义…  相似文献   

13.
拿到一篇新闻稿件,是通过细心雕琢、打磨,把新闻从繁杂的事件中“拎”出来,使其成为一件精品,还是稍事修饰后就将其搬上报纸版面,这既能看出一个编辑的业务功底,更能体现出其嫡辑作风和工作责任心。刊登于2011年4月10日《前卫报》二版头条位置的消息《不让先进典型“等着”争光》,就体现了缡辑精益求精的思想作风和较好的业务素养。稿件见报后,受到一致好评,《解放军报》在“军媒视界”专版头题位置转发,报社领导在稿件上作了批示,称赞此稿为“好稿”。  相似文献   

14.
1月5日,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在《编者的话》中把改进处理稿件的时限公布于众,说在新的一年里,“拟编用稿件,于收到后一周内通知作者,未收到通知的可自行处理”。  相似文献   

15.
翻看厚厚的稿件剪贴本,刊发在2002年1月31日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上的《不考了≠不训了合格了≠不练了》分外显眼,那可是我第一次挑“刺”挑出来的新闻。这篇稿件的采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多动脑筋会挑“刺”,就能写出好稿。  相似文献   

16.
近据上海《文汇读书周报》报道,今年第二期《黄河》编辑部决定刊用部队作者彭子强写的《筑向太空的长城——中国“两弹”历程秘闻》一稿时,突然发现《当代》第一期已刊载此稿。由于《黄河》付印在即,该刊编辑部已无法把这篇7万字的作品撤换,只好“一稿两用”。为此《黄河》编辑部“郑重声明”感到“遗憾、羞耻和忿慨”,并决定“扣除其全部应得之  相似文献   

17.
张兵 《军事记者》2008,(7):53-54
2008年5月10日,人民军队报在二版头条位置刊发了一篇消息:《“草船借箭”进试卷》。稿件见报后,引来不少好评。一些读者称赞此稿内容颇有新意读来令人眼睛一亮。此稿被报社评为当月优质稿。  相似文献   

18.
贝骁 《军事记者》2005,(4):33-33
今年春节7天长假,《解放军报》第一版共刊用自己采编的字稿件58篇,只有4篇是节前采编的正常稿,其余54篇稿件都是带电头的快讯。其中《“玫瑰”花开红哨楼》《假日,战士走进采血车》《春节里的“特别党日”》《除夕,巡逻在喀喇昆仑山口》《报喜电活响军营》等稿件.以其快、新、活、短、实的特点.赢得读一片赞誉。系列假日专稿《第一次在军营过年》栏目里的稿件,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不少新闻媒体出现了这样的不良现象:在寄到编辑部门的稿件中,“注水稿”(一些作者出于种种目的,为了把稿件拉长,往稿件里注“水”——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多余文字。此类稿件被讥为“注水稿”)明显增多了,且在新闻媒体刊登播出的稿件中,“注水稿”也占了相当的比例。“注水稿”充斥版面、节目……,严重地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声誉,给党的新闻事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接到参加“贯彻一号件回望”系列报道通知后,记连日奔走在曾都区和广水市的乡村和山岗,采写了《钟情“市场水”》、《村支书的农情日记》、《“舞庄稼汉”的苦恼》等稿件,并拍摄了部分新闻图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