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纪念我国新闻战线的优秀战士高而公(梁星)同志,广播电视部党组决定,明年四月高而公同志诞辰六十五周年之际,举行纪念活动并出版《高而公文集》。目前已着手纪念活动的筹备工作,由北京广播学院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组成的《高而公文集》编辑小组正在紧张地进行文稿征集工作。高而公同志,一九二○年出生在辽宁省凤城县。早在中学时代就投身革命。一九四○年到一九四四年,在四川东北大学读书时,曾组织“读书会”,领导进步学生运动,成为那里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已经创办了70年,曾为人民广播默默做出探索和贡献的广播人不计其数。高而公是人民广播早期自发探索广播媒体特色的记者、编辑之一。他编辑的对国民党军广播节目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首批派出国采访的新闻记者见证与报道了抗美援朝的战况和胜利;他的《王崇伦和他的表》等广播通讯凝练朴实、形象生动,为新中国建设的宣传增添了光彩:他一系列关于广播业务探讨的文章也是最早一批有关广播业务研究的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2007,(10):49-49
高而公(1920-1976年)出生在辽宁凤城县。高而公青年时期在东北大学(内迁至四川)学习,以主编《合唱群》壁报而出名。1945年到晋冀鲁豫军政大学学习。1947年3月被调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负责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创办的《对国民党军广播》(最初称《对蒋军广播》)栏目的编辑工作,这是陕北台成立以来开设的第一个对象性节目。  相似文献   

4.
我与许中田同志在工作上接触较多,他担任副社长时分管离退休干部局,我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后来他担任社长时,我已调人事局,又经常向他请示汇报人事工作。在多年的配合工作中,我感到许中田同志是位可敬的好领导,也是位可亲的好兄长。政治意识非常强1996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来报社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谈话。一周年时,许中田同志提醒我们说:"那是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党的一件大事。期间报社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我们怎么用实际行动与党中央保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同志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筹建者,又是我们努力办好广播的引路人。多年来,他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对广播工作做过许许多多的具体指导。他关怀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同林彪、“四人帮”对广播工作的干扰和破坏进行了有力的斗争。他多次强调要把毛泽东思想贯彻到广播事业中去,他和广播工作者心连心。本文介绍的只是周恩来同志关怀人民广播事业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也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手段。正当我们对广播语言研究给予极大的关注,一些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之时,丹东电台尹日高同志的论著《语言与广播语言》出版了。尹日高同志从事语言学研究只有10年左右的时间,对广播语言的研究也不过两年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通过可贵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收获,实在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语言与广播语言》一书大胆地突破了一些权威定论,在一些尚未引起人们重视的领域,勇敢地进行了理性的探索,其中不乏独创的见解。由此,便构成了《语言与广播语言》一书的某些特点。突破传统…  相似文献   

7.
《专业户赵子乾是怎样被“吃”掉的?》这篇揭露性报道,在去年6月13日的河南日报上刊出后,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到去年12月被“吃”事件结案,专业户的合法利益得到保护,党在农村中的政策得到了实际的宣传。而这篇报道却是我们顺藤摸瓜摸出来的。去年五月间,听说了赵子乾的遭遇以后。我们立即前往禹县找赵子乾采访。赵子乾个人承包了原刘屯村村办水暖厂后,因为善于经营,经济效益很好。害“红眼病”的村干部们,多次对他进行敲诈勒索,最后迫使他关厂停产;在告状过程中,他又遇到了重重阻力。县委对这件事十分重视,决定由公、检、法认真调查处理。县法院向我们介绍,他们已判  相似文献   

8.
赘语     
是的,需加同志说得很对:“文艺作品有各种类别,所以它应该有许多个第一篇。”恰如士兵作战,守阵地时扔手榴弹,打冲锋时上刺刀……“十八般兵器”件件皆通,需要使什么就用什么。作为一名文艺战士的雷加,在战争烽烟中练成了多面手,他既写报告文学也写散文,既作短篇小说也作长篇小说,又各有佳篇丽章;他既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又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短篇小说《一支三八式》和报告文学《黎明曲》,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史上是名垂史册的,而他自己又似乎对于那篇不到三千字的《火烧林》情有独钟──由此我想:作品的优劣,不取决于…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 ,一家省报在头版发了一篇本报记者与一位农民的对话。稿子短小精悍 ,道理讲得很是精透。特别是这位农民的谈话 ,妙语连珠 ,很有特色。不想 ,此稿竟在当天“编前会”上评选本社好新闻时落榜。事后 ,采写这篇稿件的记者私下承认 ,在那篇稿子中 ,他动用了“文学创作”的手法 ,虚构了一些情节。对话中农民的语言基本上也是记者编出来的。这位同志自己痛心疾首地说 ,这篇文章中不了奖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本身违反了新闻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真实。这对自己颇有警醒作用。我以为 ,这件事对我们记者来说 ,也颇有警醒作用。我们有些记者写的新闻…  相似文献   

10.
一、抓学习,强素质,提高业务能力 过硬的业务素质是做好广播工作的保障,为此,关金同志始终将“创优质节目”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凭着对广播事业无比挚爱的情感和娴熟的业务技能,几年来,由他编辑制作的二十余件广播作品(节目)在国家和省级以上政府奖评比中获奖,其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十余件。由他创办的《娱乐二人转》节目多次荣获沈阳广播“十佳栏目”及辽宁省名版名栏称号。  相似文献   

11.
当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产生了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因为无论从年龄、学识还是种种其它原因,由我写这篇东西都是极不合适的。不仅仅因为李仁臣同志是我们的老总(我们大家都习惯称他老李而不叫官衔李总,这应该算是人民日报的一个优良传统吧),也不仅仅因为老李是我复旦的学长(比我高了许多届),更因为他的文字功底与人生经历都比  相似文献   

12.
访李準     
1990年9月18日,河南省“中原文化艺术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负责对外宣传的处长任子厚同志邀我去参加开幕式。我们乘公共汽车赶到首博,开幕式已过,于是,我便随人们参观那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这时,我才发现李準同志也来了。我走过去和他打招呼,紧握着他的手,向他问候。这是我第二次同李準同志见面。第一次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当时,我正在北京日报文艺部当编辑。一个春节过后,我的同事、学长赵尊党拉着我去看他。尊党是河南人,与李准同志很  相似文献   

13.
谈广播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谦诚同志最近选编了一本《中国八十年代广播评论100篇》,同时为此书写了一篇评介性的文章—《起飞的十年,探索的十年—纵览80年代广播评论的发展轨迹》。论文回顾总结了80年代的广播评论,简介了80年代以前的广播评论发展的历史,并且怀着乐观的心情展望了广播评论发展的美好前景。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广播评论工作的发展将会起到促进的作用。白谦诚同志和其他许多同志曾撰写了一些优秀广播评论,可谓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位同志拿来一篇稿件,让我看看,说他这篇“得意之作”花了十多天时间才完成,随后又反复推敲,增删数次,但投出后,杳无音讯。所以就照原底稿重抄了一份,让我帮他改改,再次另投。我拜读之后,便写了一封回信,指出这篇文章的不足之处,并鼓励他不要泄气,继续努力。而这位同志却给我回信说,他再也不想写稿了,这次就折腾够了……联想这件事,我想起了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作家凡尔纳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乘气球五周记》的遭遇。他先后投寄到十五家出版社,都被一一退回。每当他接到写着“尊稿我们读审后不拟刊用,特此奉  相似文献   

15.
原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艾知生同志的专著《广播影视工作谈》一书,新近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同志为该书题词:“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努力提高广播影视水平。”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引、家正同志为该书作序.该书收录的95篇文稿,计约37万字,是艾知生同志在担任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的9年中发表的关于广播影视工作的各种讲话、谈话、批示和文章等。这些内容记录了艾知生同志本人及以他为首的部领导集体关于广播影视工作的管理思想,记录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体会.这本书,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大致记…  相似文献   

16.
和广播新闻比,电视新闻的优势在于它有斑斓变幻的有形画面。广播新闻同样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可感的“画面”──声音“画面”。 《钱学森的三次激动》是一篇获中国广播奖和中国新闻奖的录音新闻,报道的是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同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仪式。面对至高的荣誉,钱老讲,此时此刻他并不激动,因为在此之前已有了三次激动:一次是1955年他冲破重重阻力回国报效祖国时,导师称赞他的学术水平已经超过了自己;一次是建国用10周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次是被称为是中国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新闻的前半部分…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江泽民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他说,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上的重要一年,宣传思想战线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紧紧围绕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党的十五大召开这两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思想保证,为两件大事创造安定团结的舆论环境。1月22日,孙家正部长在全国广播影视厅(局)长会议上部署了广播影视战线1997年的工作,提出今年广播影视工作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  相似文献   

18.
要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及其理论体系,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樵苏集——关于广播电视的几篇文稿》,就是老一辈广播电视工作者左漠野同志为此而付出的辛勤劳动的结晶之一。《樵苏集》共收入左老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表的关于广播电视的讲话、研究文章30篇,他参与写作反映其业务见解的文稿和专访8篇。由于左老原是中央广播事业  相似文献   

19.
邹韬奋同志离开我们已是整整三十五周年了。这几天我翻阅了他主编的《生活》周刊,重读了《韬奋文集》和他写的一些有关的文章,他的亲切的形象又重新呈现在我的眼前,他的响亮的笑声又重新响在我的耳边。特别是仔细看了他从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五年写给家叔戈公振的一些信件,更是万千往事萦回心头。记得一九二五年十月下旬,韬奋曾为《世界知识》写了一篇《悼戈公振先生》的文章。文章一开头就说: “记者提笔含泪写着这篇《悼戈公振先生》的时候,正在十月二十四日下午从中国殡仪馆哀送戈先生大殓以后为中华民族,为新闻事业,为个人友谊,想起他都不胜其凄怆悲痛。回忆戈先生于十月十五日下午由海参崴乘北方号到上海,我和胡仲持先生同到码头去迎接他,握手言欢,历历犹在目前,谁能想到七天后就在他的弥留榻前,和他惨然永诀!”当读完这篇没有收进三联书店编印的《韬奋文集》的文章时,我就回想起他们两个人之间前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话入正题时,马培信拿出了他在《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山西日报》、《支部建设》等军内外报刊发表的近600件新闻作品。一张张形象的新闻照片,一篇篇鲜活的新闻报道,一件件切中时弊评论文章,使我看到了一名通迅员不断进取的足迹。十几年来,多次被新闻单位评为“模范通讯员”和先进个人,并荣立了四次三等功,连年被军区、总部评为新闻报道一等奖。 马培信,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1981年10月,他带着童年美好的梦,入伍到军营当了一名特务连的侦察兵。一次他训练累病了,指导员、副连长给他端来了香气朴鼻的饺子,他动情地流泪了。部队火热的生活给了他灵感的激情。打那以后,马培信一有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