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语”的文化读解——对话语理论的一点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社会的观念形态既体现它的阶级性,更体现它的文化特性和民族特性。本文借鉴巴赫金、福柯等人的话语理论,认识中西文化不同的特质,并由此而认识中国话语的特质及其嬗演规律。  相似文献   

2.
(一) 西方没有"舆论监督"的概念,只有"public opinion"和"watch dog"两词大体上可以和我国的"舆论监督"一词相对应.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西方对"舆论监督"的认识理念大体上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一、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最基本功能就是"提供信息",而舆论监督只不过是大众传媒基本功能的延伸功能之一.新闻媒介只要能够全面、公开、及时地提供信息并形成在此基础上的相对多元的意见表达,也就具备了媒介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3.
信息传递者的人是如何接受信息的,又是怎样生成话语的,如果仔细观察新闻传递的方式就会看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递者只是接受了其他传达者的信息,并利用各种引语形式把其他传达者的话语转换成了自己的话语。本文从话语理论视角出发,认为权威的新闻源才是新闻中说话的人。  相似文献   

4.
董慧  徐婷 《新闻世界》2008,(10):33-34
现代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所以是必不可少,就在于媒介是公众话题交流和获得评价的平台。人们需要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现实进行理解。媒介的话语方式、立场角度都影响了人们对新闻的理解。所以,新闻媒介肩负着社会责任。任何一点差错,都会影响一大批人。话语霸权对新闻媒介来说,并不陌生。这是新闻媒介的一个大问题。本文从话语权和话语霸权两个概念入手,进而论述了媒介话语的两个基本特性:社会性和原则性,重点阐释了媒介话语霸权的表现和分析,并对媒介话语的其它问题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话语理论这一视角出发,考察新闻源对新闻话语的生成所产生的影响,认为在许多情况下,记者虽然是新闻话语的写作者,但他并非是话语的主体,他只不过是充当了编码者和代言者的角色,权威的新闻源才真正是新闻话语中说话的人。  相似文献   

6.
自媒体的大量涌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垄断地位,使传播环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文章从媒体话语形态上探究自媒体给传播带来的变化,认为在自媒体环境下,媒体话语发生了三个转向,即由宏大叙事向微叙事转变,由精英话语向草根话语转变,由意识形态话语向消费话语转变.  相似文献   

7.
档案话语意指档案内容所映射的叙事意义以及围绕档案建构过程的参与要素。后保管模式下,档案话语发生多维转向更迭,具体表现在话语构成、话语实践以及话语秩序等方面。通过解构具体实践中的权责矛盾、范式冲突、职能失调、本体危机等外化困境,窥探档案话语在后保管模式应用中理念转向与实践转向的速率适配性问题,进而提出话语形成的控制原则、话语场域的参与原则以及话语描述的分立原则的柔性策略,为实现档案话语体系的全新构建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8.
樊娜 《新闻爱好者》2011,(10):12-13
201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微博年,现如今国内微博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在分析微博在中国的现状与特点的同时,结合媒介生态学探索微博中的话语环境和使用者的话语领地,并预测微博话语领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201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微博年,现如今国内微博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在分析微博在中国的现状与特点的同时,结合媒介生态学探索微博中的话语环境和使用者的话语领地,并预测微博话语领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社会是一个"公开展示的社会",也是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电视新闻、娱乐、电视剧、广告等话语形态在为社会消费提供展示的"舞台"的同时,电视话语也成为各种消费社会的"代言者".认同是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对自身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动态的评估或判定,电视话语作为一种控制性的力量,观众在"消费"电视话语的同时,也建构了一个作为消费者个体和群体的归属感,同时这种感觉也成为他们评估和判定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标准,也正是在这样的建构与互动过程中强化了观众作为消费者应有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网络民间话语为研究对象,以“武汉519路女公交车司机被打事件”为案例,探讨网络民间话语的传播特质、民问话语与官方话语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潜心研究西方话语修辞达十六、七年之久的刘亚猛先生,在当下环境中对中国"话语存在"的忧虑与思考显然值得引起更多人注意和重视。修辞作为一个关键词随着学者们对西方叙事、修辞理论的关注已经越来越多地在不同环境中出现。作者跳出西方修辞学界,以堂堂正正中国学者身份抛弃西方期待,面向国内受众,讨论十几年观察到的现象,让读者真切经受了与曾经作者同样感受到的,来自西方世界的修辞力量无处不在的震撼。  相似文献   

13.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39(6):93-103
从机构视角爬梳并构建"图书馆"本土化话语体系,是实现"中国的图书馆学"建设的重要途径。古代时期,昭显秘藏性质、突显图书对象、彰显多元特征的机构话语是"图书馆"话语形态的具体表现。近代时期,中国与西方全方位的竞合导致了图书馆、藏书楼等彼此纠葛的话语格局,最终"图书馆"术语成为机构话语的主流。现代时期,信息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社会多元力量等形成的合力,促进了图书馆话语的转变、创新与交融。图书馆要实现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话语文本的嬗变趋向、把握话语权力的代际转移、推进话语体系的特色建构。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化环境塑造了新的价值需求,使得青年话语呈现出个性表达、自主参与、多元异质等新特性。这些特性使得在对青年群体进行主流价值引导过程中,时常出现话语冲突的尴尬——真实性缺乏、正确性离场、真诚性不足,影响了主流价值引导的实效性。本文立足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借助其"有效性原则"为缓解冲突提供适配决策,使主流价值产品适应青年话语特性,以实现"对话式"话语接洽,达到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和文化自觉的内在联系,阐述了电视节目文化自觉的基本要求,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观点,并指出电视制作人的倾向性,应该受到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制约,具有几个方面的认知。文章最后得出结论,电视节目文化自觉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要求电视人要以"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处理电视节目中精英话语、国家话语、大众话语三种话语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传播话语在公共事件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一些涉及公共利益事件的报道中,我们的传播话语仍是"宣传"的语言体系。宣传话语在危机时代不利于权利的表达和问题的解决。媒介需要构建公共话语。  相似文献   

17.
罗建华 《新闻前哨》2007,(10):26-28
党报的话语形态,不只是简单回归到"新闻话语",还要超越于其他报纸如都市报等的"新闻话语"。有人评价卓越之士说:他和谐地融入普通群体之中,又一眼能让人看出其"领袖品质"。这种比方适用于党报,即在所有媒体中担当"主流媒体"的主导角色,占领话语高地,从而引领舆论,给社会以强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期刊编辑在修改文章时,往往遇到写作运行中的话语形式。本文就此谈点粗略的看法。(一)写文章总是在有什么话要说的时候,才下笔的。一但下笔,所说的话,大致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结论式话语,一种是感觉式话语。所谓结论式话语,即所说的话,是在一定程度的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的基础上说出来的。这种话语,有丰厚的事实材料做后盾,有充足的逻辑推证做支撑,一般都要求读者无条件接受。所谓感觉式话语,就是一种感受与启悟的陈述。不依靠事实,也不追求逻辑。虽然有时也要分析、综合、推理、论证,但着重点在于陈述感觉。分析综合推…  相似文献   

19.
宁波 《东南传播》2013,(3):135-138
谈话节目是当今社会最为流行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通常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在谈话节目当中,主持人以有声语言作为媒介,与受众沟通和交流,媒介的意图、栏目的宗旨,也都是通过有声语言进行传达,并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实现谈话节目的进行。本文将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栏目会话文本为实证,解析电视谈话节目的话语结构,解读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话语角色,具体探讨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话语策略以及主持人在谈话过程中所使用的礼貌和合作等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20.
沈彬彬 《新闻世界》2012,(4):213-215
本文以2011年日本地震为例,探讨谣言传播的话语机制。总结谣言传播中的话语特点、话语失衡现象以及预防谣言传播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