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随着网络传媒的发展,网络语言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了,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也越来越迫切。网络传媒既具有宣传功能又具有传播功能,网络语言也既有宣传功能又有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2.
来论选辑     
出版控制的未来走向黄海宁从大众传播的一般规律看,图书出版与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一样,都要受社会和国家的制约和控制,同时又反过来给社会和国家以极大的影响。人们对这种互动规律的认识,在西方国家经历了从集权专制论到古典自由论,又到社会责任论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曲折发展过程。历史表明,书刊等媒介的传播既有其独立性,又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要在有效的社会和国家的控制之下,保障真正的传播自由。  相似文献   

3.
信息产业对社会的正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产业对社会的正负影响陈曙(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产业是指与信息的采集、存贮、传播、利用以及设备制造、信息系统建设等活动相关的产业部门的总称。在西方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信息产业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就其正效应而言,西方信息产业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欧美社...  相似文献   

4.
书刊的整个传播过程由许多环节组成,有人称之为传播链。处于由作者到读者这条传播链中间的编辑,在研究作者的同时,亦应了解读者和研究读者。因为我们的各项工作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读者服务的工作,书刊编辑的质量和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对读者了解的广度、深度以及科学性和准确性。探究读者心态,是我们了解读者的一个窗口。读者心态由两个基本途径积淀而成,一个是历史群体无意识积淀,一个是主体现实性活动和阅历的无意识积淀。也就是说,读者心态既有现实性,又有继承性;既带个体色彩,又有群体影响。过去的文化、传统的因素是读者心态构成中的一个重要方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出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概念 所谓网络出版物是指将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的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亦是电子出版物的一种类型,与之对应的是封装型电子出版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出版发行的,即其创作、交稿、审稿、编辑、出版、发行使用都可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而后者是通过书刊等渠道发行的.  相似文献   

6.
网络出版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探讨了网络出版物的概念、特征、社会功能、历史发展、制作技术,以及目前网络出版物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基本概念所谓网络出版物是指将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的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亦...  相似文献   

7.
文献.图书馆.人:人文图书馆学研究札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蒋永福 《图书馆》1994,(5):11-13
文章用人文进化学、文化人类学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文献、图书馆与人之间形成的特殊的序列关系。提出了如下几个新观点:文献是人类文化信息的体外存贮与传延的工具;图书馆的最本质的社会功能是文化信息的社会化存贮与传播;图书馆学是关于文献信息与人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一、网络环境下方志馆职能作用的转变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知识化的兴起,方志馆在加强其公益性职能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即社会性的社会信息服务职能。其社会属性也由单纯的公益性的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机构,演变为既有公益性又有社会性,即既有社会教育职能又有社会信息服务职能的社会教育、社会信息服务机构。在信息时代,必须要对方志馆档案咨询服务的社会职能和地位有一个新的认识。它不再是简单地收藏图书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9.
电视、报纸、书刊、互联网作为最主要的四类媒体,其形态也处于不断的演变甚至整合之中。这种演变和整合,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形态演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报纸:应该既有报纸的“皮”又有电子的“心” 20世纪中期,电视的出现大大  相似文献   

10.
王欣 《采.写.编》2020,(2):167-168
《汉宫秋》流传至今,作为一部脍炙人口的有影响力的戏剧佳作,从传播角度看,它的广泛传播既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有其必然性;既有一定的外部因素,也有一定的内部条件。首先王昭君形象的社会关注度极高。二是昭君题材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三是《汉宫秋》自身杰出的艺术成就。最后《汉宫秋》深刻的现实内涵也促进了该剧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论目录的文化功能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卿家康 《图书馆》1995,(1):26-28,68
目录具有文化积累功能,文化传播、交流功能,文化导读与文化开发功能,还具有文化控制功能,这四种功能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共同构成目录的文化功能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一般意义的书刊印刷是以纸张为介质的传播产业,因此在信息传播中,加快印刷速度,缩短出版周期也就有了相当重要的意义.在书刊印刷企业已广泛应用的激光照排技术(CTF)如今又受到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CTP)的影响,致使一些企业面临着或继续使用CTF或改用CTP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文化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化形态,既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审美性,又有商品的物质性、消费性,既有强制性、操纵性,又有迎合性、对抗性;既有同质性,又有多元性,既有类型性;又有创造性;既有娱乐功能,又有教化功能。电视文化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形态,涉及到的领域已远远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前三十年间,面向海外发行的新中国的书刊大都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特色,无论是风格还是装帧,都与西方社会迥然不同,可谓卓尔不群,独树一帜,因此被称为"红色书刊",销售、推广这些书刊的机构被称为"红色书店".这种海外传播方针有过教训,但也有一些值得今天借鉴的经验.这些向外发行传播的"红色书刊"曾经影响了一大批人,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这种效果是在当时国力远不如今天的情况下取得的,因此弥足珍贵.其中,在南亚的岛国斯里兰卡,一个普通青年成为"红色书店"经理的历程对时下正在讨论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有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我很喜欢《出版参考》。 《出版参考》有三个特点。一小,二丰,三实。说它“小”,是指篇幅不多,文章又大多短小精悍。人们日常工作都忙,既想多了解些信息,又希望尽可能少花些时间。“小”刊,正中下怀。说它“丰”,是指内容丰富,信息不少。如今是信息时代了,不掌握信息,几乎动弹不得。《出版参考》既有出版动态,又有专题探索,既有书刊巡礼,又有市场行情,既有国内掇闻,又有国际瞭望,多姿多彩。说它“实”,是指实在,不尚浮华,这在一片浮躁的当今,应属难得。如此之《出版参考》,受欢迎是很自然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政治传播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政府形象传播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国内传播学界的不断关注。曹劲松《政府形象传播》一书深入探究了政府形象传播的"道"与"术",书中既有切实可行的实战策略,又有体系完备的理论建树;既有典型个案的深入剖析,又有共通经验的深刻总结,可谓近年来中国政府形象传播研究领域的又一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17.
常常有人把“藏书”与“图书”混为一谈。笔者试图通过简单比较,以划清二者界线。一、概念不同《辞海》写道:“图书是用字、图记录知识的一种载体,是传播文化知识的一种工具”。关于“藏书”,则有多种论述,例如:“图书馆藏书是指图书馆所收藏的各种出版物的总和。它是以图书馆的类型、任务和读者对象为依据,经过全面筹划,系统搜集而逐步构成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书刊资料的综合体。”“藏书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社会上的书刊资料经过图书馆收集、整理、加工、组织,变成图书馆的藏书。”“总之,藏书是人们利用馆舍和设备有目的成体系地收藏、加工管理、组织借阅的出版物。”  相似文献   

18.
档案馆的功能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志才 《中国档案》2003,(12):30-30
(一)采集存贮功能。指广泛采集社会各方面档案信息,存贮人类文化遗产的功能。档案系人类实践活动产生的第一次文献,它是人们社会实践创造产生的,并有价值于人类各项活动的信息及其载体的统一体。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档案的新领域将进一步扩展,档案馆采集、存贮的信息内容也将发生深刻变化,档案信息资源将更加丰富。在存贮载体介质方面,由以印刷型纸质为主向缩微、机读、光盘等新型载体方面发展。21世纪的档案馆绝不只是按部就班地接收,而是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承担寄存、代管非公有制单位及个人档案的功能,同时档案馆采集存贮功能还…  相似文献   

19.
书刊编辑的社会职能,由低到高表现为四个层次。传播文化是其最低层次;较高层次是参与社会文化积累;更高层次则为社会文化开展的定向工作发挥力量,通常称作倡导学风,其最高层次则为鼓动、组织、促成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思潮。传播文化的职能是不言自明的,通过书刊作媒介将各种学科的知识和信息传播给群众的职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没有其他的传播手段所能完全代替。当所传播的知识具有生命力,足以代表一个时代、一个方面、一个社会意识的构成内容的菁英时,便会在精神产品的积累和淘汰的历史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编辑与读者需求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勇 《编辑学报》2001,13(Z1):13-15
编辑与读者对书刊的需求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差异.编辑与读者在追求书刊的真善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方面是一致的.编辑为书刊的生产者,读者为书刊的消费者,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书刊的需求也就存在差异.这主要表现在编辑选择的单一性与读者需求的多样性、编辑求稳忌乱与读者求新求异、编辑兴趣的相对稳定性与读者兴趣的多变性等几个方面.要生产出符合读者需要的优秀产品,就必须深刻了解和掌握编辑与读者需求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