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9年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学术会议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开放论坛于11月28-29日在北京大学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等七家图书馆学博士点的师生代表,以及来自图书馆业界、图情期刊界的代表共百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为:社会转型与图书馆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优先出版与印刷出版的冲突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学术会议与期刊的关系,分别从学术会议与期刊的起源、组织和交流形式、内容和功能上分析其共同点、特点和联系点,从而揭示学术会议与期刊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学术会议与期刊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各自的优势.认为它们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信息传播、学术交流和推动科学发展的不同方面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推动期刊创新发展的新阶段,科技期刊编辑要积极探索新思想、新路径,主办学术会议是推动期刊发展的一个有效路径.传统的学术会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科研人员的需求,科技期刊主办学术会议应该采取新手段,利用新媒体和新资源.通过分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参与主办的"地球科学前沿论坛"学术活动,梳理了期刊主办学术会议的运作流程,总结利用期刊资源创办品牌学术会议的经验,找出通过学术会议树立期刊品牌的有效途径,以增强科技期刊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品牌是科技期刊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是衡量科技期刊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树立品牌科技期刊有利于凝练核心价值,提升期刊竞争力、影响力。科技期刊和学术会议都是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当前国内科技期刊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借助学术会议来发展期刊,提升期刊影响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以《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为例,总结并分享其通过举办大型高端会议、靶向会议、平台系列会议等特色学术会议,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综合影响力,实施品牌战略的相关措施,旨在为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举办学术会议是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的重要形式之一,而学术会议最主要的召集形式则是将其信息刊载于各类公开发行的期刊上.因此,在图书馆工作中,对会议信息进行专题报道成为期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会议预报,正是此项工作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6.
黄英娟 《编辑学报》2018,30(6):658-660
优秀作者群是提升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保障。数字出版时代下,英文版科技期刊编辑应善于发现和培养优秀作者群。针对国内外不同的作者群,本文采用了不同的培养策略:举办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培训班、稿件处理过程中与作者互动、移动平台等方式培养国内优秀作者群;发挥国际编委主动性、期刊带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选取重要国外作者为审稿人以及科技期刊编辑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培养国外优秀作者群。  相似文献   

7.
期刊作为重要的情报源,早已被世人瞩目。期刊情报源的开发利用,业已成为国内外图书馆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高校期刊工作实践的热点。这一热点的出现,首先引起我们对其背景的注意、对其重要环节的探讨,以及对未来期刊的开发利用的思考。本结合我馆期刊开发利用实践,对上述三个问题作一浅述,聊作引玉之砖,旨在活跃期刊开发研讨之气氛。  相似文献   

8.
徐军 《编辑学报》2022,34(1):88-92
我国科技期刊的专刊、专栏出版是争取优秀稿源,鼓励国内学者将论文发表在中国期刊,吸引国际学者更多关注中国研究成果,进而提升我国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抓手。本文详细阐述了《Friction》近10年来策划专刊、专栏吸引优质稿件的实践经验,包括追踪研究前沿、依托单位学科优势、参加重大学术会议及重视热点专刊延续等;总结了组织专刊、专栏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取舍稿件品质先行、周密布局精心组合、合理安排快速出版、重视宣传融合推广。  相似文献   

9.
蔡斐  苏磊  李世秋 《编辑学报》2018,30(4):416-419
针对当前许多科技期刊存在的稿源不足、稿件质量下降、优秀稿源外流、稿件同质化等问题,本文指出策划出版专刊/专栏是科技期刊争取优秀稿源的重要抓手,是期刊从同类期刊中脱颖而出的有效手段。出版专刊/专栏的途径包括:跟踪国家重大专项,追踪行业热点;发挥编委作用,跟踪研究前沿;参加高端学术会议,出版会议专栏;走访实验室,与一线科研人员合作出版专栏;围绕期刊或行业重大事件开展选题策划等。以《航空学报》为例,分别针对上述途径进行阐述。通过成效分析表明,出版优秀专刊/专栏可为科技期刊争取优质稿源,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并引领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统计分析了中华医学会第1-15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篇数、核心作者、高产单位、研究热点、研究水平等指标,探讨了医学信息学学术会议的地位、核心作者在本单位及学术界的作用及影响力,论文增长曲线变化原因以及研究热点的分布,以期为我国医学信息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合作办会探索科技期刊多种经营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澜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08,20(6):521-522
与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合作举办学术会议,不仅发挥了各自所长,也为期刊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学术资源的充分利用、专家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读者作者关系网的建立、编辑专业素质的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等几方面,阐述合作办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长尾理论对药学期刊作者队伍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黄文龙 《编辑学报》2010,22(4):297-299
利用经济学中的2个重要定律--帕累托定律和长尾理论分析药学核心科技期刊作者队伍分布的状况,并从中得到药学科技期刊作者队伍建设的启示.认为在科技期刊作者队伍建设中,科技期刊编辑应针对核心作者和潜在作者做到有所为,大有可为.从退修技巧、学术沟通、期刊网站建设、参加学术会议、构建作者档案平台等多方面出发,建设药学科技期刊作者队伍,使其日益稳定充实、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3.
办好学术会议促进期刊发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介绍利用学术期刊的品牌资源举办行业学术会议的优势:办好行业学术会议,扩大了期刊的知名度,强化了期刊的作者队伍建设,组织了优秀的稿件,完善了审稿专家数据库,调动了编辑和编委的竞争意识并增强了竞争能力,从而提升了学术期刊的无形资产价值.指出了办好学术会议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期刊为例,展示在近年来学术会议中的宣传成果,探讨在学术会议宣传中学科编辑如何提高宣传效率.通过介绍参会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包括前期准备、现场展示和会后跟踪等,总结不同阶段学科编辑的参会方法以及应重点完成的事项.前期准备是基础,现场展示是关键,会后跟踪是重点,做到这3个方面的周全考虑,可大大提高参会的宣传效率.合理利用学术会议的机会,可以高效地实现期刊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5.
编辑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刍议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曾星 《编辑学报》2001,13(1):50-51
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是提高编辑业务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编辑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有5点益处:有助于选题、组稿;有助于发现审者和作者;有助于提高对文稿的鉴别为;有助于锻炼公关能力;有助于扩大期刊影响。影响编辑参加学术会议积极性和效果的3个问题是:工作忙,惰性心理,会期短与任务重的矛盾。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如何通过学术会议促进组稿和审稿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加学术会议是科技期刊编辑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编辑参加学术会议从会前调研准备、会间工作开展及会后信息整理和跟踪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并认为编辑参加学术会议要有主动性和计划性。  相似文献   

17.
张琳琳  游苏宁  高宏 《编辑学报》2018,30(5):506-509
学术会议在科技期刊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华放射学杂志》在办刊过程中举办了众多品牌学术会议,本文系统总结了本刊所举办的会议,包括:1)寻找热点,传播创新成果;2)把握方向,促进学科发展;3)搭建平台,培养青年人才;4)针对不足,助力专家成长;5)了解需求,与企业合作共赢。最后对学术期刊举办学术会议进行了思考总结。  相似文献   

18.
张玉琳  毛蜀  赵蕾  王雪梅  陈敏 《编辑学报》2015,27(3):241-243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的办刊特色是通过会议邀约高质量文章和提升期刊学术质量,进一步扩大期刊影响力.文章从编辑参加会议约稿着手,分析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的优点,阐述会议约稿的特点,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主动出击,找米下锅;真诚打动作者,服务赢得市场3方面谈及会议约稿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包丽芹  张兰  张帆 《编辑学报》2016,28(1):82-83
以《护理学报》为例,介绍其对读者和作者采取多方式开展继续教育以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实践和体会.以刊授为基础对读者和作者进行继续教育、以举办学习班和学术会议的形式举办继续教育项目、派资深编辑外出进行论文写作指导与现场点评,在提高读者和作者专业理论水平及科研素养的基础上,提高了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更好地发挥了科技期刊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科技期刊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