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新论点击     
言论宣传如何入脑入心要使言论入目、入脑、入心,应从三个方面着力:1、注重政论性,表新闻未达之意。抓住当前的中心工作,针对当地百姓关注的事情展开评论,做到政论性和新闻性相融合。2、选题立论大局着眼,“小处”落笔。善于从政策、方针的贯彻过程中洞察矛盾的新苗头,或针对不断出现的思想疑点,适时提出“小”论题;善于从人们关心、领导关注之点着手提炼“小”题目。3、具有地方特色,适合百姓口味。内容上贴近地方实际,形式上坚持不拘一格,文风上力求生动活泼。(摘自《新闻战线》2002年第7期)新闻写作不一定都是“用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关注,经济宣传的地位也越加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虽然在新闻工作中不能简单化为“以经济报道为中心,”但无疑,它是当前新闻宣传中的重头戏。在每一部经济报道的电视作品中,记者都要面对着素材中无数个人点和出点。因此,找准出、入点是我们在宣传中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一、入点:要善于沉入宣传中去寻找视角在当前社会接轨、利益重构的关键阶段,电视经济宣传无疑应当聚焦“领导关注的中心工作”。但另一方面,“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也应是记者们“大写特写”的镜头,因此寻找一个好…  相似文献   

3.
我在先前说过,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从思维形态上说,它是杂文作家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矛盾运动,交叉融合的精神产物,是兼有文艺和政论双重体式的一种特殊的文体,是一种“脚踏两只船”的独特的文学样式。那么,杂文政论性的特色是什么呢? 这首先应当从思维形态上来加以考察。杂文的政论性,主要是逻辑思维的产物。它常常在提炼杂文主题,制约杂文结构上发挥其优势。杂文的主题,和其它文学作品的主题一样,是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是思想和观点,是理性的判断。它犹如人之灵魂,乃一身之主;犹如军之将帅,要统领兵  相似文献   

4.
小言论是融思想性与文艺性为一体的言论体裁,是一种带有散文味的“杂文”。因而它既不同于文艺评论,与政论文章也有区别。如何写小言论?笔者认为主要是要善于“联想”,因为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所谓联想就是根据事物之间都具有接近、相似或相对的特  相似文献   

5.
郭皓 《新闻实践》2005,(7):48-48
副刊是报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办好地方党报副刊,同样需要在增强“三贴近”上下功夫。一、增强服务性,使地方党报副刊贴近实际地方党报副刊要办得吸引人,应在增强服务性上下工夫,把视角停留在百姓关注的问题上,帮助百姓释疑解惑、提供服务。台州日报的《社会家庭》副刊之所以深受读者欢迎,就是因为该版的服务功能强,开设的如“家教一得”、“走近时尚”、“健身养生”、“家居天地”等都是服务读者的栏目。这些栏目中,既有作者教育子女的方法体会,对时尚流行走势的提示,又有保健养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吸引百姓的看点、媒体纷争的卖点和学界讨论的热点。它标举民生旗帜,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新闻的价值取向,内容上聚焦百姓的生活状态、生存空间,关注百姓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则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亲近性。应当说,  相似文献   

7.
夹叙夹议是政论性工作通讯的主要表达方法。“叙”是“议”的坚实基础,“议”是“叙”的自然引伸。——这是夹叙夹议要求做到的头一条。说“叙”是“议”的坚实基础,意味着写政论性工作通讯同写其他种类的通讯一样,主要靠事实说话,用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文中的名言来说,叫做“十分之九是实际事实之叙述”。用浮言空论掩盖事实的不足,乃政论性、工作通讯之大忌。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对比材料,运用背景的烘托说明,来阐明自己的观点,那就不必再发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实际是“社会新闻”在新时代“以人为本”语境下的一种演绎,其主要特征在于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做百姓的代言人,是民生新闻的基本精神内涵。本文从品牌价值中的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等几方面总结,阐述民生新闻节目的品牌化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9.
在台湾,以"政治新闻时事"讨论类型的谈话性节目最受欢迎,且甚至取代了原先制作成本较高的传统新闻节目。这些名嘴善于利用参与政论节目的讨论,争取在电视媒体上的曝光率,提升其知名度。基于此,探讨名嘴新兴之现象,归纳出名嘴的特性。因过去的研究多局限在记者的"商品化"上,除了关注于名嘴成为政论商品的特性之外,也将透过政论节目的个案分析,试图厘清名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加强新闻“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为广播电视工作者指明方向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目主持人也必须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把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紧扣群众思想脉搏,吸引群众参与,引起群众共鸣,实实在在为群众讲话,得到群众的拥护和信任。”节目主持人要实现“三贴近”,首先要做到“三深入”,即“心入、情入、身体力行投入”,没有这个前提条件,要使节目“三贴近”只能是空话、套话。一、要用心、尽心做到“心入…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在南阳日报社通讯员培训班上,我听了王大莹老师讲的“小题大做”,感到很新鲜,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生括中的小事件、小人物、小问题、小典型,按常理,应该是小事小报,但对新闻来说不仅大事要上大报,“小事”有对也能上大报。因为小事发生在百姓身边,离百姓最近,与百姓生活最密切,百姓的关注程度也最高。  相似文献   

12.
齐兵 《新闻世界》2011,(4):32-33
随着社会民主政治的进步,社会公众参与意识日渐成熟,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越来越关注,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公众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在监督中彰显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民生情怀,要善于研判,准确把握,主动介入,积极搭建反映和引导热点难点问题的引领性平台;要关注百姓生存、百姓意识、百姓情怀,整合各方力量助推热点难点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是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根本核心是民本取向,即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这种。民本”取向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真正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以百姓的视角去看问题;内容上锁定百姓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和百姓的距离。电视民生新闻的这些基本理念正好融合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言百姓事”、“说百姓话”,大到形势政策,小到柴米油盐,成为百姓的“信息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4.
这里介绍的《赫鲁晓夫——李普曼谈话录》(以下略称《谈话录》)是一篇获普利策奖的新闻作品,原载1961年7月14日纽约《先驱论坛报》。沃尔特·李普曼是“善于用新闻政论方式指导美国人民思想”的一代名记者和评论家。他的政论一般都能以冷静的态度,对事物作深入、全面的分析;他高瞻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央提出“三贴近”要求,为现阶段电视新闻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关注民生、体验民情、反映民意,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主题。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更多的把摄像机对准基层、聚焦百姓,把受众需求当作报道的“第一信号”,既要在内容上有变化,又要在形式上有创新,关注百姓身边的人和事,用百姓的眼光和话语表达百姓的情感、情怀和命运,反映民声、民意、民情、民怨,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关注弱势群体,真正体现新闻报道亲民、爱民、服务于民的宗旨。  相似文献   

16.
《邯郸晚报》开展的“优化经济环境大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组系列报道的成功策划给我们三个方面的启示:一是要善于识别新闻,新闻媒体要善于在政府关心、百姓关注、普遍存在的问题上选题目;二是把握好新闻刊发的时机,既不是“半夜鸡叫”,也不是“马后炮”,而是雄鸡报晓,恰到好处;三是要有良好的把握能力,系列报道要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把握好节奏,有层次地展开。  相似文献   

17.
“入职”一词,近年逐渐被我们所熟知。由于对入职的功能性有不同的理解,在实践中各有不同的安排。从功能的角度上看,有的把它当做了解一般信息、接受岗位任务的“告之”式措施;有的把它看做是从企业价值、组织文化、心理和工作方式上新员工“融入”的过程。本文讨论的问题都是基于这样的定义:所谓“入职”就是使新聘人员熟悉办事部门、掌握工作方式和了解同事、融入组织文化的过程。本文之所以对“入职”小题大做,是由于以下的实际意义:1.近年来编辑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编辑工作的专业性愈发明显。现在的编辑,尤其是中小出版社的编…  相似文献   

18.
投稿要求     
《东南传播》2010,(3):141-141
1.本刊以发表前瞻性的学理研究和来自新闻传播一线实践创新业务研究稿件为主,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文风。发表一些论题小而具体,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的研究性论文。倡导图文并茂,刊发好图片好文章。论文论题观点和统计数据材料或引用例证要新,拒绝空洞无物“大而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新兴媒钵蓬勃兴起.不同媒体组成的信息网络纵横交错,传统时代的“独家发现”、“率先刊登”新闻在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中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而电视新闻策划则异军突起,以其独特的角度、独特的见解、独特的思考,在同一新闻事实中。挖掘出不同的“独家报道”,增加了电视新闻的分量。电视新闻策划要从全局出发,围绕百姓关注的焦点、热点从关注角度、关注重心上提炼“独家视角”、“独家观点”。新闻事件发生后。地方电视新闻栏目要争夺“第一话语权”。创新求变是电视新闻策划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新闻报道范畴内,“百姓”、“民生”、“人性化”等成为最被大众关注的话题,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都相继推出最贴近广大受众的人物报道模式——“百姓故事”。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成为报纸人物专访版面的主角。这些百姓人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典型人物、先进模范,他们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很平凡,也许在他们的身上,广大读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