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自己能办的不求领导.李瑞环就说过:"实际办事的人,一般不要给领导添麻烦,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惊动领导."一则领导有领导的事情,二则找领导办自己分管的事情,应被视为自己的无能.我们有时有一种错觉,以为凡大一点的事情就应请示,这是一种必要的尊重.如果从即时的、短期的情况看,可能是这样的;如果从长期的情况看,就不一定了,领导很可能得出结论,你没太大的本事,大主意都得领导亲自给拿,而且唯唯诺诺,没什么魄力.  相似文献   

2.
“路德式揭露”是恩格斯肯定的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1851年8月,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对比了马克思和威廉·沃尔弗(WilhelmWolff,1809-1864)的写作风格,写道:“如果你自己担任经理,毫无疑问,事情就会办得好些,就是说马上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同志在看望《大众日报》干部职工时讲的一席话,语重心长,切中时弊,为我日报坛吹术一股清新之风。这个讲话不长,不妨照录如下。吴官正说:“我来了以后,看到报纸上叠我太多了,我感到不安。从明天开始,我的活动报道,一个要减少次数,一个要减.少字《,不要太长。如果我讲长话,就不要登了。领导的长报告要尽量少爱,没人看,你们记者也不满意,只是不说而已。领导讲话发得蛮长,有些并不是领导的思想,是秘书写的。有些话是‘样极佳’,并不说明你的水平,老百姓并不照你这些东西。我看今后不要这样搞。…  相似文献   

4.
陈芬 《声屏世界》2007,(9):34-34
写好哪两种稿?一是写好给领导看的稿.二是写好给自己看的稿。树立哪四种品质?一是要有宏观的眼光.二是要有刻苦的精神,三是要有扎实的作风.四是要有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报刊是办给读者看的,办刊应有读者意识。为读者想周到,是检验刊物读者意识强不强的重要标志。手头订阅的刊物不下几十种,我以为《词刊》为读者想得是比较周到的。问刊尴得肯定和学习的至少有三,点:一是生僻字为读者注音释义。Ibwe1996年第4期《中国古代女词家系列——百里俟妻卜文.有4个生僻字都分别注舌并加了解释。(如:段,寺古,黑色的山羊。)这些生僻字如果由读者自己去查阅字典,费时不说.还不见得能查到。再说,现实生活中人们时间紧张,不少人难得有功夫去查阅字典.实际上地不是每人手头都有字典。即便有,也不可能随方…  相似文献   

6.
在期刊界,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即许多办刊人不看、或者说很少看自己办的刊物;当然就更谈不上深入研究了。主要表现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明确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县报的读者主要在农村,它的内容和形式都要适合农村读者的“口味”,才具有自己的特色。怎样才能办出这一特色呢?我有这样几点看法: 一是用群众的语言写新闻。我们《襄阳报》自1980年复刊后,就明确提出了“用本地群众的语言写本地新闻,让识字的能看懂,不识字的  相似文献   

8.
《出版参考》2004,(2):38-38
这一“墨菲定律”被广泛引用在与航天机械相关的领域。该定律的具体内容为:只要有出错的可能,就必定会出错(If anything can go wrong,it will)。多年过去了,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如“如果一个事情有多种出错的可能、那么最后发生的肯定是其中后果最严重的一种”;“如果一件事情无论如何都不会出错,那么它必定会出错”;“如果听之任之,事情总是从糟糕变成更糟糕”;“如果所有的事情看上去都进展顺利的话,那么你一定漏掉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作为通讯员,生活在最基层,天天接触的都是平凡的人和事,不可能也不会有重大新闻事件在自己的周围产生。就是产生了重大新闻事件,记者们便蜂拥而至,通讯员也是凑不上边的。因此,作为通讯员不要天天做重大新闻事件的梦。应该把写稿的主攻点放在身边的小事情上,通过小事情的挖掘,促其变成大主题,从而采写出独家的新闻来。 小事情,变成大主题这当然需要一番苦功夫。小事情只从表面上看是看不出大主题的。要透出表层看其实质,发现小事情和大主题的  相似文献   

10.
谢顾问:我是个民兵通讯员,在稿件采写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领导审阅通讯员的稿子时,总要通讯员加进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如果通讯员不同意加,他就不让发稿,可实践证明,他加的这些内容并不利于提高稿件质量。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对待这种情况呢?洛阳机车厂张为过张为激同志:你提的问题,不少通讯员都遇到过。处理这种事情,一定要头脑冷静,不要感情用事。首先,要冷静地想一想,领导之所以硬让这样写(包括增加或删掉一些内容)是否有道理。一般来讲,领导是站在全局和党的原则的立场上来看问题的,他之所以要这么写,往往是有其…  相似文献   

11.
有些通讯员写稿,一个通病就是“站在圈内写圈内”,从本单位的范围衡量新闻价值,这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有些事情在本单位看比较突出,但从宏观上看就没有什么意义。要改变这种情况,那就要把自己从圈内移到圈外,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对比、分析。如果事件比较突出,比较有意义,有特点,那就值得一写。比如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2006,(10):44-44
当在工作中出现意见分歧时.如果你对一个话题感觉强烈的话,不要一味地回避分歧。如果你的见解和同事相反.那么你有义务力申你的观点。但是.争论应谨慎为好。如果事情仅仅是因为办公室应储备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那么把这场争论留给别人吧。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说我既有近10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又任过组织科长、政治处主任等职,约我谈谈干好新闻工作与干好其它工作乃至领导工作的相通性,我感到很为难,日为自己这两方面干得都不要出色,只能拿别人的事实,谈一点成陋的一己之见。常听一些新闻战线的同志发牢骚,说现在有些人总认为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经历单一,素质“缺腿”,不够全面,难以往任其它工作或领导工作,这实在是一种偏见。别的不说,单从我们听到、看到、了解到的实际情况看,就足以证明:绝大多数从事过新闻工作的同志一旦改行,就如鱼得水,大显身手,在各行各业干出了令人…  相似文献   

14.
采访中,免不了向一些领导同志了解与采访内容有关的情况。一般说来,身居领导职位者谈的情况是可信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领导同志谈的情况有时也有失真的成分。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稿件就可能出问题。这就提醒采访者,对于领导者谈的情况,也应该尽可能做一些核实。如果这样做了,就会避免不准确的材料进入稿子里。 领导谈的情况不准确,往往有这样几种原因: 其一,谈真实情况,会给领导所分管的工作或给当地的形象抹黑。这在采访反面典型时多能遇到。前  相似文献   

15.
陈桂玉 《军事记者》2001,(10):39-39
我在解放军报社学习期间,接触了大量的来稿,通过自己看、编辑点、读评.发现相当一部分自然来稿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通病”——不顾新闻事实,强扭角度,将“金”想方设法往领导脸上“贴”。这种帮倒忙的做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沈兴耕 《传媒》2005,(1):48-50
读者为什么要看报纸?如果用最简洁的话回答,那就是为了获取有用的信息.至于其他方面,如欣赏版面等,即使有,也不可能是第一位的,更不可能是多数人所为.这一判断告诉我们,办报纸,什么时候都必须是内容第一.即便版面改革,也应该从稿件内容入手.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认认真真地研究自己的读者.  相似文献   

17.
胡传虎 《出版参考》2006,(11):30-31
有一次,我在书房写东西,就听到门铃响。老婆很谨慎,没有立即去开门.可能从猫眼里看了看。就听外面大声说:“我是来送广告的!”一个女孩子的声音。可能没有危险吧,就听老婆开了门。  相似文献   

18.
品牌,抢占节目生产的制高点。在媒介过剩、信息过剩的时代,品牌概念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电视节目的品牌有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知名度;二是有相对独特的风格的特点:三是有相对稳定的质量和标准。可以说.从文化角度上看:电视节目的品牌是电视文化的象征:从市场角度上看:电视节目的品牌是电视产品的拳头产品:从观众角度上看:电视节目的品牌是观众心中值得信赖.能给自己带来较大收益的消费对象。  相似文献   

19.
有些通讯员认为,自己生活在基层,对基层官兵的生活、思想及所做所为都比较了解,自己只要“随手拈来”就是篇好搞,用不着再专门去采访了。其实不然。采访,就是要挖掘事实的真相.掌握事情的全貌和本质。通讯员们亲眼见到的事,不一定知道事情的全貌;亲耳听到的,不一定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我们大家不要满足于身在基层所看到和亲耳听到的事情就动笔写稿子,如果这样,写出来的稿子就会肤浅、枯燥(没细节),谁出新意,打动不了读者。虽然是在基层写出的稿子,“活鱼”也会照样从自己手中溜掉的。通讯员们身在基层,决不能满足于对本…  相似文献   

20.
我曾有幸听过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教授上的一堂写作课。那堂课给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写作要有严谨屿态度,而不要宽容自己。“不要宽容自己”,这是朱教授在讲课中说的一句话。他在这堂课中自始至终贯穿了这一精神。朱教授说,他写文章时,每写完一句,都要从第一句开始读一遍或几遍,如果一篇文章写了一万句,就要读一万遍以至几万遍。这位老教授的教诲是很有道理的。不少人只知道写文章给别人看,而殊不知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