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树 《出版广角》2018,(8):36-38,62
目前,童书在中国图书市场占据了重要位置,中国步入童书出版大国.在童书出版领域,少儿科普图书出版近年来发展迅速.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数据的统计,对2017年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出版大局、引进版和输出版少儿科普图书发展现状,以及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与分析,以期为业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袁潇 《当代传播》2023,(4):101-104
虚拟现实技术在科普出版领域中的应用为科普实践与知识传播提供了创新路径。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传播契合场景化的传播形式,为读者提供科学体验与意义建构的情境。读者能感受到虚拟场景与真实体验相互交融带来的科普认知经历。虚拟现实技术用开放式、动态性、多线程的阅读模式摈弃了原有“闭环式”的图书体系,并且可以仿真实验操作步骤环节与动态过程,读者在“具身化叙事”阅读中建构着科学精神。基于虚拟现实的科普阅读能够帮助读者建构知识体系,丰富想象空间,提升科普工作的效能与品质。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通信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3G和4G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的推动,各种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产品和应用日益涌现,在科普事业发展繁荣的今天,我国科普事业如何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如何掌握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科普产品开发规律和运行机制,如何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科普产品发展等问题都成为科普事业发展的新契机,也是科普从业机构和科普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移动互联网科普行业的发展思路和实施策略做出了一定的讨论,研究了科普手机报、科普教育游戏、科普教育动画三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科普模式。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为开展移动互联网科普业务提供相关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与出版是推动我国科普图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聚焦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研究梳理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的现状与趋势,调研分析科学家创作的科普图书作品在获评奖项、市场反馈、原创与引进以及内容主题分布等方面的现状与特点,探讨分析优秀科普图书创作的经验模式,并从科学家科普创作良好环境营造、科学家科普创作能力水平提升、科学家科普图书创作出版新模式构建3个角度出发,为后续科学家群体更好地从事科普图书创作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科普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娥 《新闻世界》2009,(8):26-27
本文以《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科普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通过对两报进行指标的设定和分析,归纳总结出我国从1998年到2007年报纸科普的发展概况,指出报纸科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持续增加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但以科技馆、科技 类博物馆为代表的科普资源短缺,西部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基础设施匮乏,国家科普能力仍较 为薄弱,难以满足公众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科普能力发展现状,就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我国的科普工作都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很大程度上依存于政府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这样一种制度设定在计划经济时期显然有其不可忽视的优越性,但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这种制度设定也呈现出日益增大的不适应性,由此也导致了我国科普工作陷入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因此,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如何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出发,确立现代科普制度,特别是确立媒体介入科普工作的市场机制,将是我国传播工作所面临的一个至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开发科研仪器与设施的科普功能,合理利用相关物资与设施,对于加快新时期我国科普资源建设,增强国 家科普能力,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在对我国科普资源建设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 主要问题及原因。从制定政策、投入保障、明晰各方责任、促进旅游科普功能开发、开展绩效考核等方面提出拓展和 丰富我国科普资源的主要途径。 及高效合理使用对于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和发 展,推动了科技资源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了开放共享水平的提高。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工作的进展,分析了平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阐述了新时期进一步加强科技平台工作的重要意义,研究提出 应围绕管好用好国家科技资源、加强科技资源全链条管理和分级分类管理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科普研究与实践,深入剖析科普智库建设的现实逻辑,指出专业科普智库缺乏,影响了支撑覆盖广泛的、庞大的现代科技馆体系作用的发挥。鉴于科普具有非常明显的跨领域、跨学科的特征以及决策影响的广泛性,提出了科普智库的定位和内涵等基本要素。根据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要求,分析了科普智库建设的人才、内容生产和考核评价三个关键要素,提出要加强对科普智库建设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思考,科普智库需针对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和科普产业需求的全局性问题、重大问题等开展前瞻性、长期稳定性研究,推动我国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科普图书的出版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初步统计,目前出版科普图书的出版社有300余家,每年出版的科普图书约有8000余种。无论是国外引进还是国内原创,出版观念还是选题范围都有了极大变化,内容涵盖了科学人文、科普知识、科学家传记、科普随笔、少儿科普、环保科普、IT文化等。其中许多科普图书在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表达形式、版式设计、印装质量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少翻译作品对推动我国科普出版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既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又有较深刻的文化思考的有成就有作为的科普出版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科普应遵循一定的伦理规范。这种规范与科技伦理、传播伦理、教育伦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回顾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对“科普伦理”这一概念的定义并加以辨析,就我国语境下科普应当遵循的伦理规范的概念与内涵进行思考,提出在我国更适宜将科普应遵循的伦理规范定义为“科普伦理”。  相似文献   

12.
高校博物馆是教育系统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科普基础设施,如何促进高校博物馆建设对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了制约高校博物馆发展的成因,提出促进高校博物馆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科普存在学术内涵和政策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科普的需求普遍增长,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出现了普及内容前移、传播手段现代化、参与主体多元化等新特点与新挑战,科普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伦理问题,这就要求对科普工作应该确立何种伦理立场进行深入思考。本研究基于对科普的学术内涵和政策内涵的辨析,结合当代科普的新特点分析其面临的伦理问题,从功利论、义务论、契约论、德性论等提出科普应坚持的伦理立场,提出将负责任的科普从倡议落实到行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学和艺术产生的根源是大自然。本文对于实践、大脑活动对科学艺术形成和发展的作用,财富对科学和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对科学和艺术的效益,科学和艺术的相互影响,以及科学和艺术相互结合对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萧江 《编辑学报》2003,15(5):324-325
指出将科普期刊的普及性等同于普通、普遍、平庸、平均的误区,论述科普期刊普及性实现的9种主要途径,即寓普及于特殊之中、寓科学于生活当中、科学的叙事化和寓面于点。  相似文献   

16.
科普教育是图书馆的重要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新形势下加强科普教育的内容,图书馆科普教育的定位以及科普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医精诚 无问西东: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作为中国科技馆2020年策划并推出的应急科普展览,是快速开发应急科普展览的一次成功尝试。本文总结和梳理了该展览在主题提炼、设计思路、形式设计、展品征集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对于应急科普展览在策展机制、选题策划、展览内容和形式以及延伸传播方式等问题的思考和对策,以期为科技馆界进一步做好应急科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现代科技馆体系迎来了新的时代机遇与挑战,亟待实施科普资源的供给侧改革。改革应当向着促进公众参与、加强跨界融合、应用新兴科技、推动科普产业、深化国际合作的共同方向,优化展览展示的水平和质量、深化教育资源多元与创新、细化观众需求探知与响应、强化学术建设与成果转化,从而提升展览吸引力、科学传播力、精准服务力与创新驱动力,踏上高质量、高效能的现代科技馆之路。  相似文献   

19.
分析科学传播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从采集科学信息、培养作者群体、搭建研究与普及桥梁等方面探讨高校学术期刊对科学传播理论研究的促进作用,从期刊编辑、期刊内容策划、期刊数字化推广等角度提出高校学术期刊推动科学传播理论研究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