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雨晨 《新闻世界》2011,(8):238-239
媒介社会责任的概念已被传媒业和大众认知,媒体在报道新闻、传播广告时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已成为从业者的共识,无论从社会责任论还是实践中媒介的社会影响来说,媒介承担社会责任是毋庸置疑的,2010年中国媒介社会责任研究着眼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以及怎样才能切实加强媒介的社会责任,并用大篇幅从不同视角分析媒介社会责任的担当等。  相似文献   

2.
赵乾坤 《新闻世界》2011,(6):237-238
2010年中国媒介社会责任研究中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以及怎样才能切实加强媒介的社会责任进行了研究,而且2010年很多学者用了很大篇幅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媒介社会责任的担当,针对当前的热点话题,比如富士康事件、张悟本事件、以及现在收视率飙升的非诚勿扰相亲类节目中媒介社会责任的缺失以及原因,学界和业界都做了深刻研究。2010年中国的媒介社会责任论研究大致就是沿着这几个思路展开的。  相似文献   

3.
王林 《新闻窗》2013,(2):10-11
进入数字化和多媒体的传播时代,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新媒体自出现后,就使整个新闻传播生态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然而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多次正面交锋后,大众媒体的生态格局并没有像部分预言所形容的成为网络媒体的一统天下。相反的,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泾渭分明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同为信息提供者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两者间的媒介融合也已凸现威力。本文主要对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进行阐述,分析并研究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对接方式,为传统媒体提供一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佟欣 《新闻通讯》2010,(6):31-32
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推动,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传统媒体不但没有像一些业界人士预言的那样在新媒体冲击下走入寒冬,反而发挥了自身独特的优势,同网络媒体一起迎来了媒介融合的暖春。“媒介融合”简单说就是把各种不同的媒介集合在一起。现实中存在着这几种“媒介融合”的例子,如报业集团、媒体联盟以及平面媒体电子化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的趋势给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上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诸多影响传统媒体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社会文化、媒介环境以及体制机制层面的影响因素如何最终影响到传统媒体在生产实践层面的舆论引导,以及是否还存在新的因素成为本文回答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调查对北京地区的六家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实践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在舆论宣传管理、内容生产、传播路径、版权保护、技术困境以及与网络媒体关系等方面对传统媒体在当下发挥舆论引导功能所面临的实际障碍形成了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并获得了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科技在文化领域和传媒领域不断延伸,促使我们的传媒媒介形态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传统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都在向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发展。网路媒体的低门槛、零时差、多元化等特性非常迎合当下社会媒体受众的需求,从而使他们从传统媒体受众转为网络媒体受众。这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类的节目冲击非常大,所以新闻节目媒介融合是必然的,本文重点研究在媒介融合这个大潮流中新闻节目的形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社交媒体、网络媒体等基于互联网技术传播的媒介形式,可以统称中文语境中的"新媒体"。日本的新媒体普极较早,社会信息系统中,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顺应互联网发展不断变革,走向数字化或在线播出,新媒体则在保持发展势头的同时兼顾着传统媒体的利益,形成了当下日本较为良好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竞争中合作的媒介生态。传统媒体在公信力、运营体制和受众粘度方面仍优势明显。日本新老媒体协同共进的现实,对中国媒体很有启示意义。媒介融合是大方向,但又是渐进的过程;建立在传统传播基础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也需在稳定中求变;未来传播是新媒体主导,但变革不仅是传播介质的改造;应立法保护纸媒内容原创,终结免费午餐,否则传统媒体难以为继,新媒体的创造力也难以激发。  相似文献   

8.
在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寻求自身的突破,迫切需要与新媒体求合作共发展。“全媒体”是新旧媒体走向融合后“跨媒介”的产物。这时二维码充当一个桥梁的作用,连接起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平面媒体与手机、网络媒体,实现了媒介融合,并为广告等领域增添新的活力。二维码技术在诸多领域的广泛运用,为实现媒介融合及全媒体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主要对二维码在纸媒、电视、广告等领域的运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有线电视是网络媒体的主体 中国有线电视正处于一个历史的关口,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既有传统媒体特点又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的网络媒体。这一跨越如能成功,中国有线电视的发展会进入更广阔的天空,在中国的传播领域担当起更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有线电视是网络媒体的主体 中国有线电视正处于一个历史的关口,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既有传统媒体特点又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的网络媒体.这一跨越如能成功,中国有线电视的发展会进入更广阔的天空,在中国的传播领域担当起更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王漱蔚 《今传媒》2014,(7):126-127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的前景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则直接加速了国内媒介融合的步伐。新媒介的出现打破了媒介间的壁垒,为不同的传媒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平台和基础,媒介融合成为了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具有跨媒体能力的全能型记者目前在我国十分匮乏。在此背景下,电视记者作为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电视媒介的记者除了应该拥有专业基本素养之外还应掌握多种媒体技能,要力图成为全能型记者,唯此,才能在竞争中力拔头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传播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有必要对网络受众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本文试图从网络媒体及互联网传播的特性入手,进而探讨网络受众不同于传统媒体受众的一些新特点,从而对网络受众的媒介素养培育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传统媒体如何应用微博实现共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是一种全新的媒介技术和平台,一方面,其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另一方面,微博也给传统媒体和很多“自媒体”提供了平台,这两方面的影响给传统媒体带来了重大冲击.这种冲击首先体现在部分受众的第一阅读入口从传统媒体转变为网络媒体,再转变为以微博为代表的“关系”社交网络媒体;其次,微博具有海量、便捷、互动性强等优势,高速发展的用户群也在分流着传统媒体的用户.  相似文献   

14.
石晓峰 《新闻窗》2013,(1):54-54
媒介公信力,是媒介为公众信任的程度,是媒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社会和受众中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它是媒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今,随着以微博所代表的新媒体的日益兴起,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受到挑战。据《小康》2012媒体信用调查显示,在“公众心目中公信力最强的主流网络媒体”排行中,  相似文献   

15.
陶薇 《新闻窗》2013,(1):37-38
网络媒体作为数字媒体发展的先锋和集大成者,是媒介融合关注的焦点。传统媒体“触网”已经不再是新鲜事,很多媒体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都是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全部价值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媒体网站有效盈利模式,形成了独特的市场竞争力。但是,也有很多媒体网站经营惨淡,仅仅是传统媒体的附庸。  相似文献   

16.
赖小兵 《出版广角》2016,(17):28-31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发出的声音逐渐被网络媒体与自媒体掩盖,以传递社会信息、引导舆论走向为目的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都在发展方向上摸索着前进。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尽管当下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传统媒体仍有新媒体取代不了的规范性与权威性。笔者结合我国新出台的媒介融合发展战略,通过分析新华全媒头条融合和创新的案例,提出媒介融合的路径与方法,与业内同人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议论焦点,然而新媒体视角下的新闻管理体制改革鲜有提及。媒介融合,管理先行。当前关于新闻管理体制改革的学术探讨聚焦于新闻法规和管理放权两方面,这两方面既是传统媒体时代的遗留问题,也是媒介融合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闻资讯和公众生活息息相关,传播新闻资讯的媒介自然就成为公众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新闻资讯传播媒介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产生了网络媒介,两者的发展关系对公众获取新闻资讯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首先概述了网络与传统新闻传播媒介,论述了网络与传统媒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差异性,探讨了网络与传统媒介新闻传播发展关系,旨在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介.与传统媒体相比,在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从积极的一面看,网络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舆论的绝对控制和对信息的垄断,增强了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自由和平等权利.这无疑有利于反映来自公众的呼声、愿望、意见和要求,有利于产生舆论监督力量.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2009年对上海市城市居民所展开的问卷调查数据(n=2,910),比较网民和非网民之间的(1)人口和社会地位特征,(2)媒介使用频率和时间,以及(3)对媒体表现的评价.这项研究涉及"数码沟"、媒体间的竞争或补充关系、媒体评价等理论问题,并从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这个角度探讨这些问题.结果显示,网民比非网民拥有更多的经济和教育资源,也更年轻;网民与非网民收看电视时间相当,但网民比非网民使用其它传统媒体的频率和时间都高于非网民;网民与非网民对媒体的评价都倾向正面,但网民对网络的评价比非网民更高;网民对网络论坛或博客在体现民众利益和表达民众心声这两方面的评价高于他们对传统媒体在相同方面的评价.这些结果说明,一方面,网络媒体资源的分布体现了社会经济不平等的结构性特征: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普及也丰富了人们的媒介储备(media repertoire),并通过人们的使用经验而影响他们在评价媒体时所考虑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