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史家曾推测汉代已有邸报,但未能在献中找到确证。从已经发现的材料来看,邸报起始于唐代,是由藩镇在京师设置的进奏院发布的,“唐藩镇皆置邸京师,以大将领之,谓之‘上都留后’,后改为‘上都知进奏院’”。进奏院是中央与地方之间信息沟通的枢纽,进奏官邸吏代本镇呈递章奏、请示汇报,同时也把政府所公布的诏令、奏章及任免事项抄录下来,报告诸藩,于是有了邸报的产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清代部分 一、邸报--最早的报纸中国古代封建官报的通称.在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它有时也被别称为邸抄、邸钞、阁钞、杂报、朝报、京报、进奏院状、报状和除目.邸报起始于唐朝,由各地节度使派驻首都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  相似文献   

3.
邸报和新闻     
人们讲新闻史,一般都要提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邸报”。邸就是官邸,古代高级官员的住所。汉朝诸侯郡国一般都在京师置邸,唐朝的藩镇也是这样。邸除了“通奏报,待朝宿”外,还将朝廷特准抄发的一些诏令、章奏、官吏任免情况等官方文书,传达给在外地的诸侯王和藩王知晓,叫做邸报。邸报传达消息靠驿马、驿舟、车传、步传等。邸报一般是手抄的。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有可能用雕版印  相似文献   

4.
一、历史与现状 清代贤良祠有京师与地方之分,本文所指为雍正八年(1730)由清世宗颁谕敕建、十一年建成的京师贤良祠.清代贤良祠的满文译法有二,雍正朝建祠时为:"mergen sain tsitang"[睿智优良(者)的祠堂,[1]乾隆朝改定为:"mergen sain ambasai juktehen"(睿智优良众臣之祠),[2]后者较前者显然更为准确、贴切.清代,贤良祠与贤良寺常被混淆,文献记载也多见讹误.曾国藩入觐进京时在东城贤良寺居住时,就曾在日记中误记为"贤良祠".[3]实际上,贤良寺与贤良祠是不同时间与地点建造、功能与用途完全不同的两个建筑.贤良寺"旧在东安门外帅府胡同,雍正十二年建.本怡贤亲王故邸,舍地为寺……(乾隆)二十年移建于冰盏胡同."[4]位于帅府胡同的原贤良寺"以其地近东华,外省大吏入觐,辄喜驻此"[5]而逐渐成为来京官员的临时居所.而贤良祠则为雍正十一年(1733)建成于地安门外关帝庙西侧,系供奉、祭祀全节大功之臣之处,大门外有下马红柱,并设祠户20人(乾隆六年裁为10人)专门管理.  相似文献   

5.
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邸报是指由邸吏向地方传达朝政的官方文书"报告"或"情报"总称[1].有时也叫"朝报"、"杂报"、"条报"、"邸抄"、"阁钞"、"进奏院状报"、"状"、"报状"、"京报"等.邸报的主要内容为皇帝谕旨、谕书,朝廷的法令、公报,臣僚的奏章和官吏任免、奖罚情况等官方文书.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官报——邸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红 《出版史料》2005,(3):124-125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是西汉时朝觐京师的官员在京的住所,后来作为地方官员驻京的办事机构,是地方和中央之间沟通信息、传播信息的联络机构。由邸吏向地方传达朝政的“报告”或“情报”,这些官方文书(“报告”或“情报”)就称为“邸报”。西汉时的邸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官方文书发布制度,只是供地方机关长官及其幕僚阅读与了解,唐以后才逐渐成为政府的公报,由各地节度使派驻首都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它是我国官报的雏形。邸报不是一个报的专名,而是中国古代封建官报的通称,是封建王朝传知朝政和地方官员了解朝廷政情的工具。有时…  相似文献   

7.
清贝勒奕绘的侧福晋顾太清,原名西林春,又名顾春,号太清,是清代三大女词人之一.她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位女性小说家,晚年自号"云槎外史".有《天游阁集》《东海渔歌》等诗词作品传世.太清、奕绘二人短暂的十几年婚姻生活中,在北京城郊留下多处游迹可以考稽.二人游踪多保留在他们互相酬对的作品当中.可以说,联骑出游几乎成为夫妇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即便在奕绘去世后,顾太清仍然与身边侍女、闺中密友到京师一些名胜地游赏.他们或观海棠盛放或于河湖游弋或诣旧邸重访.我们不妨按时间顺序,跟随词人的笔触,领略道咸时期北京风景佳处的旖旎风光.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2版《全宋诗》第1册所收刘兼《初至郡界》七律诗,前四句为"嘉陵江畔接荣川,两岸旌旗下濑船。郡印已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其中"郡印"一词,在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全唐诗》点校排字本第22册上也作"郡印"(见该书第8699页)。按:"郡印"误,应是"郡卬"。"卬"音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据清康熙扬州诗局本出版的《全唐诗》下册上即是"郡卬"。据汉许慎《说文解字》匕部"卬"字的解释是:"望.欲有所庶及也。""郡卬"即是"郡望"。这诗句中当"郡望"讲的"郡印"不是一般辞书上所说的"郡  相似文献   

9.
明代文人倡复古之说,族姓动称郡望。所谓郡望是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世称,称为郡望。意思是说,某族姓世居某郡为当地人所仰望,如彭城刘、太原王等。作为出身寒门"匠户"的刻工、书工多少也受到一些时尚的影响,有时在印版题名时不直接题署籍贯名称,而以古郡名冠以姓名之前,以附风雅。明代苏州(古名"吴郡")雕版印刷业发达,刻工、书工名匠辈出,  相似文献   

10.
唐代的报纸传播与说书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梅 《现代传播》2004,(1):135-136
一、报纸 :新闻传播唐代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 ,报纸的出现开辟出专业性的新闻传播史。中国最早的报纸 ,通称为邸报。其名实关系须稍事分疏。关于汉代有无邸报 ,人们还有争论。窃以为虽无实物证明 ,但邸报之由邸发往藩的发行途径、传送情报的性质是与后来成熟的邸报完全相同的。唐代的进奏状起初也是只给自己的主子看 ,说进奏状是报纸 ,则汉代的邸报也该算报纸。反正都与现代大众传播的报纸不同。但现存的第一张报纸 ,还是出现在唐代。邸 ,本是战国时诸侯国在京师的客馆 ,在古汉语语境中 ,它还有王侯府第、旅店、茶馆酒店诸多意思。报 ,则有宣…  相似文献   

11.
胡祥雨 《历史档案》2007,52(2):42-52,60
对于清代京师地区所实行的初级审判制度及其在清前期的变化,就笔者所见,专门研究甚少[1].本文试利用相关文献记载并结合实际案例对此作一个较为具体的研究.大体而言,京师地区司法审判制度确定于乾隆年间,以后至清末新政之前,虽也有变更,但基本框架一直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2.
《北京档案史料》2017年第2辑共刊布了以下六组馆藏档案史料: 1917年京师地方教育史料一组/鹿璐选编 内容提要:本组史料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京师学务局印制的《京师地方教育处所一览表》,从中可见民国六年地方教育机构有公私立学校、女子学校、师范学校、国民学校、半日学校、蒙养园、实业学校、公众补习学校、通俗教育讲演所、公众阅书处、阅报处等多种形式;二为民国六年京师学务局所属各校上报有关附设露天学校的开办经过和实在情形的呈文.  相似文献   

13.
庚子赔款之后,美国出于"对华门户开放政策"考虑,先后两次退款于中国政府,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便是当时美国退款的历史产物,并设立专门机构管理退款.1925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与中国教育部协商订约,决定合办"国立京师图书馆".之后依教育部令,京师图书馆改为国立京师图书馆.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4.
韩铁 《档案天地》2014,(9):59-63
正宣化城历史悠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京师锁钥"、"神京屏翰"之称。尤其明代,宣府镇是生死攸关的边防重镇。198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始建于唐代,现存的宣化城建于明代初期,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城雄阔甲于他郡",素有"京西第一府"之称。这一座相当规模城池的兴建,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它是北方游牧民族  相似文献   

15.
咸丰初年,太平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长江中下游一带重要城镇,云南铜矿因水陆交通被太平军阻断,无法正常运京,户、工两部铸币原料奇缺。由于战争,清政府糜费巨大,而地方各项赋税收入锐减,国库度支告匮。为解决庞大的军饷及京师百官之俸饷,清政府于咸丰三年(1853年)采取发行纸币(户部官票、大清宝钞)及铸造高值大钱(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等)等措施,以"虚钱"代替"实钱",然仍难应付巨额开支,遂于咸丰四年筹议在京师鼓铸铁钱,以补制钱之不足。有关京师行铸铁钱之情形,由于史料的缺乏,以往文献中记载较为简略,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及内务府全宗档案中选辑有关史料,其中反映咸丰四年至九年间,北京地方筹铸、开铸、增铸、行使、减铸及停铸铁钱等各方面的详细情形,现予刊布,可供研究晚清货币史及北京金融史参考。  相似文献   

16.
燕山脚下是宝地,山青水秀,物华天宝,因而历代统治者都愿在这风光秀美之地建都立业.历史上曾有"燕京八景"之说,"燕京八景",即是京师的著名风景胜地,亦称之为"京师八景",或由皇帝钦赐其名,或由文人墨客豪兴所致.  相似文献   

17.
京师同文馆的开办揭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序幕.它的设立,表明中国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开始由观念变为现实.正是由于它的"头羊"作用,才有紧随其后一批外国语言学校的创立和众多其他类型洋务学堂的涌现.京师同文馆的创办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雍正初年,京师以及直省地方赌风猖獗,严重危害社会.雍正帝为之震怒,为刹住赌博之风,他接连颁发谕令,告诫官民"赌博之风,败坏品行,荡废家赀,其为害于人心风俗者,不可悉数."雍正四年(1726)九月,他通过内阁颁发谕旨:"赌博之事最坏人之品行.  相似文献   

19.
"邸报制度"与宋代新闻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报"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2世纪左右).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  相似文献   

20.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