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新闻类APP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迅速崛起的商业媒体的新闻资讯类APP将主流媒体APP几乎挤到移动网络传播市场的边缘。主流媒体APP技术上并不落伍,关键在于如何面对用户化、个性化的移动网络传播市场从体制模式转换成市场模式,扼守内容制高点,巧用优势资源和市场方法占据新闻传播市场的主渠道。跟上技术步伐的网络传播顶层规制是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和提升传播价值的重要基础,主流媒体APP在公平规制下激活市场营运可望重塑移动网络传播的主流渠道。  相似文献   

2.
国际媒介     
移动网络终端作为一种新媒体正加速进行自身完善,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正在崛起,信息数字化生活已经来临,掌上新闻和娱乐的时代在向我们招手!这一切听起来是多么地令人激动和振奋。但由此产生的隐忧也接踵而至,纸质媒体将如何应对移动网络的挑战呢?请看《掌中媒体》。  相似文献   

3.
赵前卫 《今传媒》2016,(6):27-29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场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新特点。网络舆论从边缘步入中心,社交媒体平台成为舆论传播的主场;传播主体多员化,传统媒体主导的话语权转移到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影响力下降,网络社群力量开始兴起,并影响舆论形成;社交媒体信息把关能力的短板,导致舆情反转现象频现;不同移动互联网世代之间存在刻板印象和不通约的现象,给舆论引导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闫慧敏  谷学强 《传媒》2017,(19):44-46
移动社交媒体是集综合移动网络、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服务为一体的在线社交互动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社交媒体因其便利性、互动性和及时性深受大众青睐。其不仅加速了信息的流通,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的社交形态。而过度使用移动社交媒体会使人的主体性丧失,从而发生异化,成为移动社交媒体的附庸。  相似文献   

5.
杨牧群 《新闻世界》2013,(9):124-125
自社交网络兴起以来,人们对传统交往资源的依赖正在逐渐降低,对社交媒体的信任度不断提升。且随着手机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社交网络更是成为当今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影响着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本文从社交文化角度入手,分析了在后工业化时代松散的社交人际关系需求下,社交网络顺势兴起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社交网络大潮下出现的新的社交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与移动网络社交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交媒体以移动网络为载体,以人们的社会关系为纽带,以信息的即时交互为手段,正在改变着社会各行各业的生存与发展态势。新的社会与技术环境要求图书馆与移动网络社交媒体融合发展。本文分析与研究社交媒体与图书馆行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出社交媒体图书馆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林凌 《当代传播》2012,(5):27-29,38
移动互联网集传播工具属性、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于一体,使网络舆论在网络"熟人社会"中呈现出病毒式传播,给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崭新的研究课题。移动网络舆论具有随机性、碎片化和聚众传播特点,传播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破坏事实真相的完整性;隐形舆论的隐蔽性更强。因此,难以用引导PC网络舆论的方法有效引导移动网络舆论。必须加强移动网络舆情监测,及早引导移动网络舆论;用全面信息消除碎片化信息的负面影响;同时采用多种传播渠道引导移动网络舆论,提高其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利用网络渠道获取最新的影视节目和新闻信息,观看网络视频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随着笔记本、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网络视频对传统电视媒体产生严重冲击。笔者对网络视频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作分析和研究,并列举出一些科学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9.
熊宁 《报刊之友》2013,(10):101-103
随着媒介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移动媒介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剧。移动电子媒介已然成为人们生存环境的一部分,也带来了对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的负面影响。现实中的对媒介依赖的加剧,反映出移动媒体发展背后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介融合与信息互渗的时代,网络不仅成为媒体融合的中介,而且正成为一个数字化互动的复合媒体。在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网络与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共同构成了今天的新型媒体。在这一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文化不仅成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网络社会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移动网络直播的迅猛发展使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必定会改变现有的新闻生产方式,在这一风口之下,传统媒体该如何切实有效地利用移动直播技术加速媒体转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移动网络直播的现状,结合已经开始试水移动网络直播的媒体实例,试图探究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利用自身现有的优势,打造高水平移动网络直播内容和平台,实现媒体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终端、网络、用户、应用的不断发展,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移动互联网亟需拥有内容资源、公信力资源、行政资源.技术资源的媒体巨头来开拓。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作为地方媒体,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烟台圈”项目,以O2O模式打造本地化、精准化的移动社交、信息传播和电商商务平台,构建起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移动网络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终端、网络、用户、应用的不断发展,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移动互联网亟需拥有内容资源、公信力资源、行政资源、技术资源的媒体巨头来开拓。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作为地方媒体,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烟台圈"项目,以O2O模式打造本地化、精准化的移动社交、信息传播和电商商务平台,构建起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移动网络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4,(19):49-53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新的政治环境催生了舆论工作的新变化,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相生相伴,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作为舆情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积聚的突出反映。传统网络和微博平台作为快速发展的舆论思想阵地,形成的"民生舆论场"影响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在4G移动互联网时代,政治环境与媒体的移动趋势催生了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与舆情监控的新需求,已显现出了网络舆情的物质载体由PC转向智能手机,内容载体由图文转向视频,内容平台由社交化网络媒体转向视频社交移动APP终端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以来,随着网络流行语与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语境也受其影响发生变化。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中的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概括分析网络流行语与媒体相对发展的时代背景,从中探寻二者的时代渊源与发展轨迹;接着结合网络流行语与媒体截至2023年的最新发展动态,探析在进入移动化时代与短视频时代后,以及社会语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媒体如何利用网络流行语促进自身向新媒体转型。  相似文献   

16.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广告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规模和功能的不断发展,移动媒体有可能成为新一代广告媒体。由于传统媒体在广告经济中的角色长期以来一成不变,在推行整合营销传播的今天,迫切需要新媒体加入以注入新的活力。本文探讨的是能否把移动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广告结合起来互动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报纸、网络电视、网络杂志、网络广播、在线远程教育、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信息终端、数字电视、移动媒体等新媒介得以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是以新媒介为载体的文本、图片、音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媒体间的不断融合,诞生了一批新媒体。在一批数字媒体中,手机报发展迅速异军突起。手机报是报社、移动运营商和网络运营商共同打造的信息传播平台。虽然目前手机报已经逐渐发展成熟,但在媒体形式多元化的情况下,能否在市场占据有利地位,是否有其生存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印尧  陈华 《东南传播》2021,(9):123-126
媒介技术融合的演进使得"媒体"一词的概念日益宽泛,媒介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分析的运用促进了用户与媒体传播的对等平衡性.移动互联和智能终端的发展重构了社会的传播生态和连接逻辑,洞察用户情绪、建构用户场景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关键性思维方式.从用户定位到社群场景建构的演绎成为互联网思维下提升传播效果的最有效路径,传播技术的演进创造出新的传播形态,社交媒体的连接将人们在网络空间重新集聚,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实空间交流存在的时空距离以及身份差异带来的群体区隔.移动App基于用户使用惯习和分享动机的数据分析,建构了一种基于移动社交的全新社群模式.本文基于对网易云音乐App的媒介经营管理和社群营造体系的分析,探讨新媒体传播对网络社群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20.
何旭 《新闻战线》2012,(5):41-4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网民不断增多,微博、移动APP应用等成为业界关注的新型传播媒介。美国KPCB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提出了"SoLoMo"的概念,他把最热的三个关键词整合到了一起: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社交网络创新者正为用户重新想象和重新定义一个网络,这一网络超越文档和网站。"这一概念,展示了手机媒体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