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经济在国际上正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的百姓也以各种方式,积极深入地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来。在这一背景下,媒体当以怎样的视角引领经济潮流,解读经济现象?在报道方法上又当以怎样的创新使百姓乐于接受并获益呢?本刊以怎样搞好,搞活经济报道为主题,特邀一批工作在编采第一线的经验丰富的从事财经报道的新闻人撰稿,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以思路上的拓宽或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向媒体从业人员提出新的挑战——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面前,我们不仅需要像传统新闻从业人员那样,告诉读者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更多时候,我们还需要告诉读者为什么要发生这样的事件?它所带来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在媒体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今天,相对于新闻事实而言,后两者——也就是媒体向读者提供的对于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更是媒体间新闻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以经济和人文多重专业视角审视经济新闻事件,以便向读者提供更趋科学、理性的价值判断,也便成了新的市场形势对于媒体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一、以专业视角客观描述新闻事实面对扑朔迷离的经济新闻事件,耍想对其进行客观的描述,仅仅看表象或者完全遵循采访对象的说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利用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剥开重重迷雾现出事件本质。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之后,受欧美核心资本充足率所限,高盛、JP摩根、花旗等第一轮中资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弃卒保车”,出让中资银行股份“套现自救”。同时,基于对中国经济和银行业的良好预期,新一轮的战略投资者入股已在低调启动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最大风险是7000亿美元的不良贷款。处理不好,经济改革的成本会吞没经济改革的成果。”今年5月,英国《金融时报》、高盛公司、穆迪公司、法国里昂证券同时发表了对中国银行业的研究报告,对不良贷款的现状发出警报。 7月25日,在高盛北京代表处古色古香的会客室里,中国《新闻周刊》就这一问题专访了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经济报道中经常是专家在唱“独角戏”。不可否认这种专业视角在经济报道中不可或缺.但如果仅仅只有专家视角却未免显得单薄。要真正学会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经济动态和经济现象,学会关注日常生活,关注细节,实现平民化视角与专家视角的融合,让读者在了解经济事件是什么的同时,也能了解这些事件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实际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经济新闻向来由于"冷、硬"而不受读者欢迎,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如何让经济新闻活起来、热起来,让读者不再冷眼相看,是时下经济新闻工作者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有不少业内人士提出经济新闻应凸显"民生视角",贴近百姓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喜闻乐见,这一观点得到很多专家的认同,一时间民生经济纷纷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7.
如何改进经济新闻的报道,使地市报的经济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百姓?怎样才能做出可读性强并具有生活化倾向的经济报道?这一点值得探索和努力。从2010年以来,贵州《黔西南日报》经济新闻部以百姓的视角为重点,切入经济活动与经济现象,把经济报道的"大问题"与读者的身边大事、小事结合起来,"大"题"小"做,从而使经济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生硬的经济报道通俗生动地呈现给读者,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最大风险是7000亿美元的不良贷款。处理不好,经济改革的成本会吞没经济改革的成果。”今年5月,英国《金融时报》、高盛公司、穆迪公司、法国里昂证券同时发表了对中国银行业的研究报告,对不良贷款的现状发出警报。  相似文献   

9.
刘良龙 《新闻知识》2007,(11):21-22
深圳商报定位为"以经济报道为主,以经济、文化为两大特色的综合性日报"。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黄扬略在深圳商报如何加强和突出经济报道的谈话中,多次提到经济报道要有国际视野、全国视野、百姓视野和经济学视野。这"四个视野"中的国际视野、全国视野是指要向读者提供深圳视角的国际和国内经济新闻以及国际和全国视角的深圳经济新闻,特别是对国内外比较重要的经济新闻要做大做深。深圳商报最近推出的"夏季达沃斯论坛"连续报道,便是做大做深国内经济要闻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0.
邵枫 《记者摇篮》2004,(12):44-44,46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将中国亿万家庭都卷入其中。国企改革的动向与趋势.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变化,消费、投资、理财等经济活动,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所有这一切,都与市民的生活休戚相关。经济新闻因而日益成为读者最为关注的媒体内容。因此.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改进经济宣传和经济报道,提高经济新闻的“含金量”,为读者提供对其生活、工作、学习、就业、  相似文献   

11.
卜玉超 《新闻记者》2003,(10):38-40
以“三抓”吸引读者 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中,浙江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了中国的第一个专业市场,创造出了生命力强盛的“温州模式”,出现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区域经济典型。因此,浙江可以说是一块经济报道的宝地,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报道资源。但是,经济报道如何才能吸引读者,如何才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我们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把经济报道的组织和  相似文献   

12.
经济新闻总是容易给读者过于深奥、枯燥和乏味的印象,然而,当都市类报纸发展到快读时代、娱乐化写作时代,经济新闻也顺应潮流,放下了晦涩难懂、高深莫测的架子。以更加亲民、更加明白晓畅的方式去“深度浅作”,以完全平民化的视角、简洁有力的述说,与读者共同感知生活的阴晴冷热。本文以《三峡商报》为例,就经济新闻中写作中的“深度浅作”的发展趋势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同时应该是党报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报道内涵在丰富,外延在扩大,经济与民生紧密融合。本文就经济新闻如何用百姓的视角来采写大家能读、爱读的新闻,使党报经济新闻成为争夺读者“眼球”的亮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何伟森 《新闻传播》2009,(11):42-42
在新闻采写的实践过程中.作者没有更好地转变采写思一路,拓宽报道领域,挖掘经济视角,掌握宣传时机是造成新闻报道(尤其是经济新闻报道)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鉴于此,本文仅从与经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法制、科技等领域入手,探讨如何挖掘经济视角,从而编织五光十色的新闻报道的“渔网”.捕捉到“活鱼”并“烹调”出令读者回味无穷的“新闻宴”来。  相似文献   

15.
经过出版界与经济学界两年多的通力合作,读者们期待已久的“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于近日出版。“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广东经济出版社组织全国25名知名学者、专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数以百计的经济学著...  相似文献   

16.
曾鸣 《声屏世界》2010,(5):31-32
经济报道中的经济通常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总称。经济报道的涉及面相当广阔,如工业经济、财政金融、商贸市场、交通城建等等。在人们的印象中,经济报道总是与大量的数字和图表联系在一起,加之一些令人费解的专业术语和大段政策法规在其中的引用、使得经济报道给人以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之感,似乎离百姓的生活很远。如何把经济报道做进百姓的生活里,让百姓想看爱看。本文拟以央视经济频道《中国财经报道》为例,探讨经济报道的独特视角和成功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从时代高度挖掘经济新闻报道深度用全球视角报道国内经济现象.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中国正从边缘走向中心,从配角转为主角.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从事经济报道,就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舆论大局,用国际视野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更加全面地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趋所势.  相似文献   

18.
杨正文 《新闻世界》2013,(10):50-51
党报的经济报道作为党报新闻产品的重要构成之一,落脚点在于为百姓提供有用有趣的经济信息服务。这就需要以百姓视角去关注经济生活中的本地人和本地事。报道要以人为本,从百姓关注出发,积极创新报道方式,下移视线,放低身段,善用数字,写人见事。只有这样生产出来的受众爱看、有用的新闻,才能赢得读者认同。  相似文献   

19.
短短16天的奥运比赛虽然结束了,但它带给中国和全世界的思考与冲击还远未停歇。暂不谈精神和文化层面的财富积累,后奥运时代中国经济将往何方发展?以同样的视角来观察中国民营书业,它的发展又将怎样?本期焦点故事推出《民营书业发展的空间和策略》,从稳定、特色与前沿三个层面给出了作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宫建华 《新闻世界》2013,(10):74-75
在经济报道中,马鞍山日报通过对经济类新闻事件的深度分析、背后真相的探索、新闻人物的深度挖掘,充分发挥经济新闻的分析、预测、指导功能,以点带面,以小见大,通过小视角,解读经济发展成就,剖析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探求有效解决问题的路径,为读者提供价值判断,日渐形成自己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