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一个连班长都没有干过的“小兵”,因为一本名为《欧阳海之歌》的小说突然被人推上了权力的颠峰,周旋于政治大人物之间,是什么感觉?金敬迈对此慢慢吐出四个字:“如履薄冰”  相似文献   

2.
今年夏天,有个晚上,我依约去看部队的一位老友。他正皱着眉头抱着本书在看。看什么呢,这么入神?我问他。他抬起头来,没回答我的问题,反而长叹一声,唉——老迈啊老迈! 老迈是谁?还记得金敬迈吗?《欧阳海之歌》?记得记得,金敬迈,他还活着吗?活着,活着……  相似文献   

3.
《欧阳海之歌》为谁而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海之歌》是一部描写解放军战士欧阳海从童年到参军、直到为抢救一列火车去推惊马而牺牲的成长历程的小说。这部小说于文革前的1965年正式出版,发行量达3000万(据不完全统计),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但《欧阳海之歌》在出版前和出版后,都有过重大修改。  相似文献   

4.
阿元 《档案时空》2006,(11):41-42
我最早读到《欧阳海之歌》这本小说,是在1966年上半年高中二年二期的时候。不久,“文革”爆发,有人在借题发挥,大做文章,说什么“郭沫若题写书名《欧阳海之歌》中的“海”字,从背面看,隐藏着‘反对毛泽东’。”出于好奇,当时我们好些同学围在一起左看右看,横看竖看,也没发现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5.
1965年7月,大型文学刊物《收获》第4期刊登了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描写的是解放军战士欧阳海从童年到参军、直到为抢救一列火车去推开受惊的军马而牺牲的成长历程。由于小说的巨大成功,使得欧阳海成为继雷锋之后又一座精神丰碑,在上世纪60年代,雷锋、欧阳海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  相似文献   

6.
谢芳 《档案天地》2009,(5):6-10
我与《青春之歌》相遇 1959年年初.剧院正准备组织小分队.奔赴福建前线进行慰问演出。有一天我站在宿舍的沙门里随意往外看去.只见一辆小汽车停在了剧院的球场上.从里面走出一个人.直奔院部去了,不知是做什么的。不久便听说北京电影制片厂欲将小说《青春之歌》拍成电影.想让我去试一下林道静这个角色。来人是该片的副导演刘春霖。  相似文献   

7.
一片新天地     
岁月无痕,悄悄地从身边滑过,生命中曾有过的许多事渐渐地变得模糊,然而少年时代开启心智的那些书却永远不会磨灭。 记得那时,我将上学以外的时间全部献给了书。一本《欧阳海之歌》读了又读,我为欧阳海出身贫寒,最终成为舍身救火车的英雄而感慨万千;《简·爱》一书中女主人公的自立、自强的精神也折服了我,我为简·爱的睿智而喝彩,为她与罗切思特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欢欣鼓舞;当《牛虻》一书中青年亚瑟精神崩溃时,我为命运的不公而愤慨,而当读到雷瓦列斯(即中年亚  相似文献   

8.
最早记日记是在高中的时候。上世纪60年代,全国学雷锋。我那时正在积极争取入党,受雷锋日记的影响,我也想记下自己革命的思想。我买来一本红色塑料封面的本子,上面印着的图案如今已经褪色,隐隐约约可见白色的海鸥在波涛汹涌的蓝色海面上飞翔。我在本子的扉面上端端正正写下两条毛泽东语录,还抄了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里的一句名言:“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变更,生态纪录片的样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对待生态纪录片的态度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是网络时代赋予人们的一种反思精神的必然结果。我国首部大型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诞生在"后现代"的今天,它会用什么样的姿态引领我们去思考"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呢?本文将以《森林之歌》的第3集《森林之歌——容颜:绿色版图》为例来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变更,生态纪录片的样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对待生态纪录片的态度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是网络时代赋予人们的一种反思精神的必然结果。我国首部大型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诞生在"后现代"的今天,它会用什么样的姿态引领我们去思考"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呢?本文将以《森林之歌》的第3集《森林之歌——容颜:绿色版图》为例来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鸣 《图书馆》1991,(2):74-76
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的图书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图书馆的根本任务。我们湘潭市图书馆始终把导读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我馆的导读工作主要是通过群众性书评活动来进行,十分重视群众性的书评活动。早在五、六十年代我馆就成立了读书小组,并举办了《把一切献给党》《海鸥》和《欧阳海之歌》的读书座谈会和报告会等多种活动。进入八十年代后,我馆逐步加强了导读工作。1982年3月,我馆举办了第一次《怎样写书评》讲座,至1989年底,共举办这类讲座8次,并且把讲台从图书馆的报告厅搬到了工厂和学校,从而培养了一大  相似文献   

12.
执着阅读     
余华 《出版参考》2010,(10):5-5
在小学毕业的那一年,应该是1973年.县里的图书馆重新对外开放.我父亲为我和哥哥弄了一张借书证.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阅读小说了.尤其是长篇小说。我把那个时代所有的作品几乎都读了一遍: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还有《牛田洋》、《虹南作战史》、《新桥》、《矿山风云》、《飞雪迎春》、《闪闪的红星》……当时我最喜欢的书是《闪闪的红星》,然后是《矿山风云》。  相似文献   

13.
当我的《托起太阳--图书馆之歌》在《世纪之声》一书发表时,我并不感到意外,歌中表达的是我的心声.我的职责是少儿阅读辅导,我很热爱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14.
流淌的记忆——评《再说长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鸿 《现代传播》2006,(4):56-57
1983年,大型电视专题纪录片《话说长江》出现在中央电视台荧屏上。在当时那个全民奔向“四个现代化”的宏大背景下,这部充满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热情以及文化反思精神的电视作品,立即成了大众寄托现代化梦想的最好载体。“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电视片中的这一曲《长江之歌》几乎被当作了“中国之歌”,在各种公众场合、各种仪式场合、各种激情场合被反复颂唱并作为哪个时代的音乐记忆之一流传至今。在当时“现代化中国”的伟大进程中,《话…  相似文献   

15.
我与小说播讲关山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如果你为这块苑地曾付出过辛劳与汗水,曾结出过累累硕果,那么不论光阴流逝多么久远,人们是不会忘记的。1956年,我当了播音员,三年之后,在正常播音之余.又录开了长篇小说,从《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铁道...  相似文献   

16.
“自传体”文学作品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其是否反映了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本身的历史意义。《血色浪漫》是一部有着浓重自传性质的小说——尽管作者都梁没有承认过,但也没有否认过。这部小说讲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北京“玩主”钟跃民及其伙伴从“文革”到当代社会的生活经历。“玩主”这个概念,最先出现在王朔的笔下。不过是写作“顽主”。在《血色浪漫》中,都梁毫无  相似文献   

17.
刘汗青 《新闻世界》2012,(1):150-151
我国首部商业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于2007年在央视播映,引发了广大观众对于自然类纪录片,确切说是国产自然类纪录片的关注,热播同时也引发了纪录片领域对于《森林之歌》的分析。笔者以《森林之歌》与法国纪录片导演雅克贝汉的纪录片((微观世界》作比较,分析(《森林之歌》在纪录片叙事手法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我写的《农民识字歌》,荣获全国农村读物二等奖。在发奖大会上,邓力群同志亲自给我们颁发奖状,并鼓励我们说:“以自己的努力,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农村读物的编写出版工作。”这使我受到很大的鼓舞。我是怎样写起《农民识字歌》来的呢? 一、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写农民之所需。我是农民的儿子,不能忘了没有文化的农民。早在1960年,我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回来,我感到,党和人民给了我荣誉,自己应该百尺竿头更上  相似文献   

19.
吴芝兰 《出版史料》2008,(2):103-107
丽尼原名郭安仁,著名翻译家、散文家。屠格涅夫长篇小说《前夜》《贵族之家》,契诃夫剧本《万尼亚舅舅》等名著的译者,散文《黄昏之献》《鹰之歌》的作者。巴金老的朋友,他的小说《春天里的秋天》的原型之一。也是我们原中南文艺出版社的副总编辑兼副社长……  相似文献   

20.
《青春之歌》与郭开许多知识分子 ,经受了长期革命烈火的洗礼 ,有了相当的生活积累。新中国成立后 ,生活安定了 ,经过休养生息 ,不少人把这种经历通过艺术手段诉诸笔端 ,于是便出现了大量非同凡响的文艺作品 ,《青春之歌》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 ,1958年1月出版后 ,立即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知识青年的喜爱。《青春之歌》是写北京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斗争生活的 ,小说女主人公林道静的经历更引起青年学生的共鸣 ,一时被奉为偶像。孰料在一年后 ,却在报刊上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这个讨论是由郭开的一篇短文引发的 ,讨论的内容不外乎该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