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刊登在《吉林日报》2002年12月21日上的评论《金怀银杯,不如百姓口碑》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评论二等奖。这是一篇可读性强的好评论。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我们生活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现在各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言论(评论)作为媒体的旗  相似文献   

2.
现在报刊上的评论越来越多了,这是好现象。但是,评论的题目怎样选择好,怎样选择才是人们想看爱看的主题,这就要下番工夫了。《新华每日电讯》的“新华时评”言论专栏就比较注意这一点。最近刊登的时评《教育学生,不妨“蹲下来聆听”》(见《新华每日电讯》3月26日第二版)就是一篇角度新颖、来自现实生活的好题目、好评论。这篇由新华社国内部鹿永建执笔的“时评”,它好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5月17日第14版在“市场漫步”的专栏里,刊登了署名百合写的评论“正确消费莫浪费》。这篇1100多字的章,写得有理、有力、有情,是一篇非常有针对性的好稿。从写作上来看,段段紧扣主题,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4.
与同行论及新闻评论,几乎没有不说难写的;写异国他乡之事的国际评论,又能引来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那就更得难上几分。《两种历史观的较量》这篇国际评论,在人民日报上刊发后,得到各方认同:2002年,它在第7届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中又荣获一等奖。这就不能不叫人品味一下:它究竟好在哪里?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媒上的评论所评论的事实,要与人民群众有密切的关系.是群众欲知、未知、愿知的事。新闻传媒上多反映群众的意愿、群众的要求、群众的利益,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必然会得到他们的喜爱,刊登在浙江省《宁波日报》2002年5月28日上的《再反一次党八股》一稿.就是一篇受到群众欢迎的好评论。这篇评论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深恶痛绝的新闻报道、领导讲话、机关公文以及会议中的八股现  相似文献   

6.
在刚刚结束的2003年度河南省好新闻评选中,《许昌日报》刊发的评论《要高度重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肯定,被评为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并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角逐。一篇评论缘何能够博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作为本文的作者,我们的体会是这篇评论主题抓得准、政策吃  相似文献   

7.
李林 《新闻三昧》2003,(1):49-49
2000年11月中旬,《工人日报》第三刊登了一则消息:68万脱下路服,905亿资产剥离,五大直属企业11月底与铁道部彻底脱钩。看完这则消息,我立即记下了《脱掉路服,按需裁“衣”》的评论题目,并以半个上午时间,写出了这篇不足800字的新闻评论,发表于《铁路建设报》的2000年12月1日第一版。  相似文献   

8.
加强媒体自身的荣辱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14日,解放日报的“中国新闻名专栏”《解放论坛》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媒体自身也要讲荣辱观》。此文甫一发表,便在新闻界和社会各界产生广泛影响。中央领导同志做出批示,要求把新闻媒体自身的荣辱观教育引向深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童兵认为,媒体自身的荣辱观建设的确是当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正人先须正己,这篇评论说得很及时,讲得很到位。不少读者也纷纷致信报社,对这篇评论的观点表示认同,希望媒体加强自身的荣辱观建设,为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著名记者郭玲春曾谈到她对新闻写作的自我要求——“我要写得与别人不一样”。同样,“你写的评论写得同大家不一样,你的评论就是最好的评论”——新闻界前辈这样认为。这里所说的不一样,就是说要有新意。新闻要新,评论更要新。1999年8月,我撰写的评论《踢好“后三脚”》,在铜山日报综合新闻版头条发表后,同年8月24日的经济日报、第10期《党的生活》杂志等报刊也先后刊出。这篇评论先后5次获奖,其中一等奖两次(获徐州市好新闻一等奖,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内工作部等四单位联合举办的征文一等奖)、二等奖3次,是当…  相似文献   

10.
李立刚 《新闻知识》2004,(9):42-43,8
西安市新闻工作者协会、长安作家协会为祝贺薛亚利同志的系列评论《实践“三个代表”加快长安发展一至九论》荣获《中国新世纪大风采》金奖和全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及时组织座谈并编辑出版了《金灿灿的谷穗》一书。该书的内容相当丰富,除了与会同志发表的20篇有关评论,还  相似文献   

11.
木东  力茗  柯根松   《今传媒》2006,(4X):9-10
赵振宇。辽宁人。满族。2001年从长江日报社调入华中科技大学。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团长、新闻媒体研究所所长、新闻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此前,曾任长江日报社理论评论部主任、《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有多篇作品获全国和湖北省好新闻一等奖、特等奖。撰写《应用新闻论》《现代新闻新闻评论》《新闻传播划导论》等作多部。  相似文献   

12.
《必须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发表在1987年12月22日《新疆日报》一版头题位置。这是一篇论题抓得好,论理清晰透彻,文风朴实的好社论。因而在不久前举行的自治区笫三届报纸好新闻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本文想就任怀义同志执笔的这篇社论讲一点个人的看法。人们评价一篇评论写得好坏,一般地说,首先看它的论题是不是抓得好。论题抓得好,就是说抓住了重要的、新鲜的,在当时现实中确实存在、人们所关心、所急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十分重视粮食生产》这个论题,如果把它作为一项工作、一项生产任务,就工作谈工作,就生产谈生产那就没有  相似文献   

13.
《当代传播》2011,(5):44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保全研究员编著的《获奖评论赏析——兼谈评论的写作技巧》、《获奖通讯赏析——兼论通讯的写作技巧》两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获奖评论赏析——兼谈评论的写作技巧》收入了1980-1987年"全国好新闻奖"评论作品及"赏析"文章共16篇;收入了1-19  相似文献   

14.
《长沙晚报》于2005年9月7、8、9日,连续推出一组评论,题目分别为《文明创建参与为荣》、《百姓受益是最大的欣慰》、《不甘人后再创辉煌》。该组评论发表后,很快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和新闻纵横:青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新闻会客厅节目、新华社通讯和新华时评等,都对《长沙晚报》三篇评论所采取的立场和观点给予了充分肯定。与此同时,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央视国际网站、中国精神文明网等,也刊发了《长沙晚报》的三篇评论。长沙市委宣传部、湖南省委宣传部和中宣部新闻局都专门为此作出批示,赞扬三篇评论写得好。人们不禁要问:全国大小城市那么多,为什么长沙市委机关报、一个地方报纸的评论能够引起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关注呢?《长沙晚报》三篇评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其奥秘究竟在哪里呢?本文将就此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5.
获得全国第12届好新闻二等奖的《制止国有资产无偿量化给个人》(以下简称“无偿”篇)一文,作者是新华社国内部记者贺劲松同志以新华社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见《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8月29日一版)。这篇1200字的评论,写得铿锵有力,观点鲜明、评论公正、以理服人,发挥了很好的舆论监督的作用。全文共分6段,衔接紧凑,论述一层深似一层。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呢?首先,开门点题,指明要害。评论一开头就紧紧切题,单刀直入地把反面论点拎了出来:一些企业把  相似文献   

16.
与同行论及新闻评论,几乎没有不说难写的;写异国他乡之事的国际评论,又能引来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那就更得难上几分.<两种历史观的较量>(下页附作品)这篇国际评论,在人民日报(2001年3月2日,第三版)上刊发后,得到各方认同,它在第7届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这就不能不叫人品味一下:它究竟好在哪里?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文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在报社工作期间,多篇作品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湖北好新闻一等奖及特别奖。调入大学后,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撰写的《新闻报道策划》和《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均已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0年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新闻评论》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18.
在2003年度河南省新闻奖评选中,《许昌日报》刊发的评论《要高度重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荣获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角逐。一篇评论缘何能够博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我们的体会是这篇评论主题抓得准、政策吃得透、引导效果好。抓准主题倾注对农民 的挚爱真情去年8月份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在岁末年终,播发了撰写评论的记们合写的一篇题为《2003,因你而感动》的言论(见《新华日报》12月24日第四版),篇幅较小,立意高远,感情充沛,通篇洋溢着抒情的气息,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20.
刘辉 《新闻知识》2004,(5):51-53
2003年6月18日和19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先后在一版显位置推出了长篇通讯——《白鹿原上的好法官李增亮》。这篇长达万余字的通讯是笔与报社其他同事共同努力的结果。章发表后在省内外、全国引起强烈反响,通讯中的主人公一一蓝田县人民法院鹿原法庭审判员李增亮不计个人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